第五七八章:首次危机(二)

    第五七八章:首次危机(二) (第2/3页)

痪、混乱,以及倒退状态。

    而生产下降和失业激增,是任何一次战争前后经济危机的主要共同点,战前与战后不同之处,主要是在货币、金融方面,一般在在战前的危机中,通货紧缩,物价下跌,银根开始吃紧,利率就会上升,银行最后因为挤兑大批量倒闭,而在战后的危机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膨胀政策,以及一些其他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危机期间都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反常现象。

    但主要表现依然还是商品大量过剩,销售出现停滞,生产跟随着大幅度下降,企业开工不足倒闭,失业工人的数量剧增,企业因为资金周转不灵,加上银根紧缺,利率的上升,各国的信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银行最后只能纷纷宣布破产。

    致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出现后,首先就是解决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出现两大现象。

    没有了远东集团的石油供应,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也只能求助欧洲其他国家,因为想要和远东集团宣战,他们目前还不够实力,也还不敢这样做,于是在远东集团对德国、意大利、小日本进行封锁以后的第三个月,英、法与德、意召开了一次慕尼黑会议,这次英、法两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后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给德国的协定。

    为什么明明有求与英、法的德国和意大利,最后让英、法割地呢?

    为什么捷克斯洛伐克这个位于欧洲地区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最后被英法两国舍弃呢?

    因为早在纳粹德国上台以后,就拟订出了侵略捷克斯诺伐克的军事计划,而面对纳粹德国的扩张野心,英国、法国两国政府,却软弱的推行绥靖政策,企图牺牲捷克斯诺伐克的国家利益,将德国侵略的矛头引向东方,希望这样可以缓和他们与德国的矛盾,最后维护自身的安全,置身之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