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四章 拆了长城修水渠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八五四章 拆了长城修水渠 (第1/3页)

    赵兴在美稷城内停留数日,与前来拜见的云中郡太守王门、五原郡太守关纯、朔方郡太守耿武等地方官员一一相见之后,便向东而行,数度穿越长城内外,目标直指大青山。

    之所以说赵兴的队伍会数度穿越秦长城,只因晋国北部的这段长城乃是从雁门蜿蜒向着西南部的上郡而来,从地图上看许多地方并非自东向西的走势,而是从北到南的摆位。赵兴的队伍因此要在定襄郡内由西向东横穿一次长城,然后到了代郡高柳一带又要自南向北穿越一次长城。

    在前往大青山的一路上,赵兴总能看到不远处的长城横亘在道路一侧,那历尽沧桑的轮廓似乎在向赵兴述说着许多峥嵘岁月中的沉重记忆。

    作为穿越者,赵兴当然知道长城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民族象征,但此时显然还没有上升到那种高度,也无需上升的这种高度。

    “中华”一词,是公元300年魏晋时期钟信“天人合一”观念的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而“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则是梁启超在1902年《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中才提出,是对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

    中华民族这个充满了上下五千年历史沧桑感的称呼,实际上,从提出再到后来被国人认可,只有区区一百余年的时间。既然在汉代时尚无中华民族的概念,那么长城便只是一道保守的防御工事,并没有承载起更多人为赋予的精神内涵。

    汉人的民族主义形成或者说是觉醒,是在后世南北宋时期被北方各族屡屡侵略欺凌之后才真正开始。在秦汉时代,并没有纯粹的民族主义,许多异族只要表示服从王化,愿意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思想文化,他们便可以被帝国吸纳进来,成为正式的国民。

    金日(mì)磾(dī),字翁叔,是汉武帝十分喜爱的一位大臣。他却是地道的驻牧武威的匈奴休屠王太子,汉武帝因获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故赐其姓为金。汉武帝病重时,托霍光与金日磾辅佐太子刘弗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