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买楼

    第一百八十九章 买楼 (第2/3页)

声音。

    有的认为价值不大,吸引不了客人;有的担心投资过于巨大,市财政负担不起;有的认为兰花市现阶段的目标是国有企业解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来补位才是上策……

    关耳的一系列动作,报纸上不见之言片语,便是最好注解。

    未来兰花市的发展,靠什么?第一产业已退出历史舞台。第二产业由于陆路铁路的兴起,国有企业的优势也不复存在。唯有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带动兰花市突出周边县市的重围。

    可惜绝大多数人,都还抱着国企经过改制,可以重振雄风,带动兰花市迎来第二春的期望。

    当局者迷。

    若干年后,回看历史,许多人会为兰花市错失机遇后悔不迭。

    能够放眼未来,抓住机遇,引领潮流的人物,少之又少,大都成了风云人物。

    埋下一颗古城开发的种子,已殊为不易。要促使关耳,启动计划,唐峰自认还没有如此能耐。或许这些天,太理想化,太想当然了,以致接连受挫,行事还是不够稳重啊。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看兰花市的造化吧。

    唐峰在自省,在自责。

    胡军在郁闷,在烦恼。

    正月喜滋滋的邀请同学聚会,以老大自居。转眼间,一个后发先至,一骑绝尘;另一个乌鸡变凤凰,走近权力中心。

    世道变化太快。胡军差点适应不了。好在这俩是同学,也是兄弟。

    因为唐峰,成了电脑店名义上的老板,也算是城里的小名人。有了姚建,则可以第一手了解政府的政策动向。

    时间就是金钱,信息就是机会。

    就如最近,与徐斌一起,借钱收了几个房子,等待起飞。现在是止损还是等待,无端多了些烦恼。

    胡军还想听听姚建的判断,再做决定,便问道:“以你来看,偏向那种?”

    姚建才进入市府大院不久,正处在融入阶段,更不敢乱表态,直说到:“各方利益,错综复杂,圣意难测。”

    “奶奶的,本来就是赌嘛,又跌不到哪里去,买定离手,我全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