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坑

    第291章 坑 (第2/3页)

江东又毁约的话,诸葛亮也不担心。

    晒盐之法,其实很容易被“抄袭”的,这是根本是无法防备的。

    江东获得此法之后,最开始的三五年,确实能保持暴利。但是,随着曹操等人“抄袭”此法之后,整个天下的食盐产量必然暴增。

    到时候,食盐的价格必然暴跌,普通百姓都能食用得起。

    届时,汉中再用商队采购食盐,随便什么地方,其价格必然比目前的市场价都低。

    这也是诸葛亮爆出晒盐法的缘故。

    晒盐法一出,食盐的产量必然暴增,届时盐价就成了白菜价了。

    最终受惠的,还是广大百姓!

    后世,食盐的价格才两三块钱一斤,按照这个时代的货币价值,大约也就三五文钱。

    诸葛亮倒不奢求盐价能够降低到三五钱的,能够跌倒三十文钱一下,不仅汉中能随意购买食盐了,就连普通百姓,到时候都能吃得起盐了!

    目前来说,孙权肯定看不到这一点,等他回过神来看透此节时,只怕晒盐之法早已满天下都是了吧?而那时,诸葛亮还真不怕孙权毁约。

    ……

    听到可以商谈,孙权也松了口气。

    每年以成本价供应百万石食盐,孙权感觉亏得心慌。但是可以商谈的话,那就最好也不过了,最好能“商谈”到十万石一下,如此,他孙仲谋才不会觉得亏得太多。

    “如此,这一点可以定下。”

    孙权确定了这项“交易”,江东每年以成本价供应汉中食盐若干,换得诸葛孔明的晒盐之法。“至于食盐的具体数目,接下来由我江东其他官员与孔明先生详谈。”

    重新喝了一口清茶,孙权又问道:“那么,除开食盐之外,先生还有何事?”

    有了食盐“交换”晒盐法的先例,孙权觉得,诸葛孔明能再拿出几项这样的交换才好呢!

    还有什么事?

    自然是有的。

    不过,相较于最重要的食盐,接下来想要购买战船这件事情,反倒是可有可无了。

    当然,这不是说购买战船这件事情可有可无,而是江东同不同意出售战船,可有可无。

    大汉时代的战船,自然首选江东陆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