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青梅熟了

    第67章 青梅熟了 (第2/3页)

没有什么秘密,也无法保密,诸葛亮索性将农家肥的常识,都传授了出去。

    农家肥却是能使粮食增产,哪怕增产只有三五成,放眼整个荆襄,放眼整个天下,这就不是小数字了。同样是活人无数的功德,同样会受到气运所衷,诸葛亮顺势导之。

    身为修士,诸葛亮从来不会嫌弃气运太多的!

    ……

    阳光正好,鸟语花香。

    诸葛亮带着夫人,漫步在麦田中,身后还跟着几位老农。

    在一株异常的麦穗边站定,诸葛亮指着麦穗叮嘱道:“这样的麦穗,每块麦田中都有,收割的时候注意一下,将它们单独挑选出来,留着来年做麦种。”

    几位老农笑道:“孔明放心,主家交代的事情,咱们可从来不曾出过差错的。”

    “到时候,咱们几个老头子,专门负责收割这样的麦穗。”

    诸葛亮所指的麦穗,比其它麦穗长半寸左右,穗上的麦粒自然也多一些。普通的麦穗只有三十六七粒麦子,这种长麦穗上的麦粒,多在五十粒以上。

    这几位老农都是种庄稼的老手,庄稼中出现异常长势的麦穗、稻穗,他们是常见的。

    只不过,以前都是在地里刨食,哪里有心思去想这些麦穗和稻穗还有什么用。

    现在,诸葛亮只是提了一嘴,要将这些长势优异的麦穗收集在一起,留待来年做种子。老农们不是傻子,若整片麦田都是这样优异的麦穗,今年的麦子产量再增产五CD不是问题。

    所以,他们隐隐约约觉得,这或许又是诸葛亮的利民之举。

    虽然说,到时候功劳都是诸葛孔明的。

    但最终受惠的,不还是他们这些在田地里刨食的庄稼人么?

    所以,诸葛亮交代的事情,这几位老农欢天喜地的就应下了。

    再者说,诸葛亮还是他们的主家,主家交代的农活儿,佃户也是必须完成的,不是么?

    麦穗长势异常的,自然也不止是长得好的,也有越长越挫的麦穗。

    这等长得很挫的麦穗,自然就不在诸葛亮和老农们的讨论中。

    几位老农,欢天喜地的搜寻麦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