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汉语编程

    第034章 汉语编程 (第2/3页)

还有的人认为英文编程的关键字只有那么十几个,记忆量不大,而且仅仅是符号而已,编程人员不用花大力气学习英文编程,但他们仅仅是想当然,学习过编程的人都知道,随着编程的深入,会越來越多地接触到英文,很多资料都需要翻译大量的英文资料,因此有很多职业培训学校一开始都是进行外语方面的培训,有的甚至职业学习的前一两年都要进行的相关英语的培训,学校认为如果语言不过关,这些学生后继的编程学习一定学不好,学不好就不能找到工作,学习成本高,也就意味着资源的浪费,要花更多的金钱进行学习深化,与中国的“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创造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相去甚远,如果能省去学习英语的第一步,直接用母语进行思考,那么就更有可能在中国发展真正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中国的“信息技术”教科书中,大多教现成的软件如何使用,如.x,photoshop等,这些还不能称之为信息技术,这些只是学习了现成的流行软件,学生不能成为这些固化软件的学习工具,他们长大后可以用极短的时间学会,而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激发学生们的创造能力,

    一个汉语编程语言一定是博大的,是融合的,可以与其他语言互通互融,学习一种语言后,由于思想相通,因此可以很方便地转而学习其他语言,不存在学习汉语编程后再学习其他语言不行的情况,因为上期文章也说了,就是关键字是类似的,仅是思想的符号而已,

    也许有人又要跳出來驳斥王汉章的观点,“那为什么其他国家怎么沒有法语编程、德语编程。”

    在回答上述这个问題时,王汉章不想以他们都是英语语系所以用英语编程不存在这样粗浅的话敷衍大家,这个问題王汉章也思考了很长时间,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西方国家对东方国家的高科技是封锁的,而欧洲国家却可轻易得到,中国人学习英语要比西方国家付出更多成本,东西方文化是不同的,

    印度模式确实已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因此他们的这个优势只是表面现象,华为公司在印度建立分公司之后,深入调研才发现,印度外包发展地好不仅是语言的问題,而在于印度人已普遍接受了西方的文化思想,他们的思维习惯都是西方的,因此能很好地写出适合于西方的软件作品,人力资源的成本也低,西方国家也更愿意与他们进行合作,因此编程语言之争的焦点还在于文化之争,中国人有自己的思维习惯,因此大部分人都还在用中国的文化思想进行思考问題,沒有英语的环境,很难学好英语,而且一个国家,如果沒有自己本国的文化,不传承自己本国的文化,不仅会失去自我、急功近利、浮躁,而且也不能可在学术上有所成就,

    难道大家沒有发现吗,某个国家的最初发明,传到其他国家,就会有所发展,如足球最早是中国发明的,传到欧洲,就发展地比中国要好;乒乓球是英国发明的,传到中国,中国人人人都会打两下,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就发展地比其他地区都好,因此王汉章认为,编程虽然是外国人发明的,但传到中国來,中国人民以他们的聪明才智,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不仅沒有固步自封,而且会实现更大的融合,

    几十年前,有砖家叫兽预言,汉语不适合计算机,看,过了不久,计算机就可以显示汉字了,还有的专家说,中文输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