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最是气盛少年郎

    第四十八章最是气盛少年郎 (第2/3页)

,身材瘦弱,但生就一副古道心肠,书院虽然是天下读书人的圣地,但不平之事仍有,而他与周子义相识便源自一次打抱不平,后来两人成为朋友,梁宽明里暗里也帮助了周子义不少。听到好友时刻不忘念叨这件事,梁宽打趣道:“怕是书院里还有大半的教习先生没弄清楚,你这还学两年就想弄懂?”

    实则梁宽这句话不尽详实,本来能入书院的不是天资卓越,就是学识渊博之辈,哪里会有只学了两年的说法。

    不去理会梁宽的打趣,周子义只是轻声问道:“今日院长大人要谈的话题是新旧之法?”

    梁宽摇摇头,看了一眼人群,说道:“此前这个消息倒是传的很广,宰辅大人的新政正好施行不久,此刻讲这新旧之法倒是与时势相宜,但是别忘了,书院不掺合政事早就是铁律,院长大人自然也不会违反,不然书院为何能够流传至今不倒?”

    周子义思考片刻,皱眉说道:“宰辅大人的眼界自然不是我们可以比拟的,只是院长大人既然能够看透,如何不能说与我们听,倒是让我们苦苦猜测这新政好处,实在是不知为何。”

    梁宽笑了笑,“自古变法者无论成败都无好下场倒是人人都知道的,自然宰辅大人敢做,自然就有敢做的道理。你我猜测也是枉然,好了,不说这个了,子义,倒是有一点咱们都愧对书院了。”

    周子义疑惑道:“哪一点?”

    梁宽指了指在场众人,轻声叹道:“往年离院的学子们总会有一两个惊才绝艳的,可观之我等同窗,倒是看不出谁有此兆头。”

    周子义点头,不置可否。

    梁宽想起一事,忽然开口问道:“子义,你家境贫寒,可为何我没在那二十分吏部调走的档案中看见你的?”

    周子义笑了笑,“院长大人在我的档案上点评了十七个字。”

    面对着好友,周子义倒是没有卖关子,只是缓缓说道:“天性质朴,不可为官,打磨十数载,或有可成。”

    梁宽有些可惜的说道:“你道德文章做的这么好,我还以为院长大人会觉得你是个做官的人才。”

    周子义不去理会,只是打趣道:“我听说你爹请了好些吏部官员,莫不是你想一步登天?”

    梁宽哈哈笑道:“我梁宽何曾如此行事过?”

    转过头来,梁宽看着周子义笑道:“我是要入朝,但是不是在陵安,在北境,随便一个小县就行。”

    周子义刚准备说话,便听见人群之中不知道是谁高呼一句院长到,站在院内的学子们便迅速站好,显得井然有序。

    一众书院教习和院长从人群中走过,走到人群最前面,院长大人看了两眼院内站着的众学子,忽然笑道:“今日无课,诸君为何到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