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数败俱伤的结果

    第886章 数败俱伤的结果 (第2/3页)

将这些罪行与心怀不臣这样的大罪联系到了一起,直言天子若不严惩,便会让天下动荡,助涨地方藩王的不臣之心,说不定就会出现汉晋时七国八王之乱的局面了。

    这些弹劾可就太严重了,就是皇帝看了也是心惊不已。而且相关的话题更是不断地延伸,甚至都开始讨论起勋贵的种种问题来了。

    其实这也是皇帝在得知此事后打算大事化小的原因所在了。随着这几年里文官势力的不断提升,武将和勋贵势力不断被削弱,甚至有人都开始大做文章,想要让朝廷削减一些勋贵的数量和封地了,而对此,朱祁钰显然是不打算动的。因为这也算得上是大明的根基所在,若是一动,后患必然不小。

    而现在,事情果然就如他所担心般的爆发了,这叫皇帝越发的感到焦头烂额,也对陆缜的成见又深了几分。觉着这一切都是因他而起,他要是不跑这一趟,或是在查出真相后先报与自己,不就没这等事情了么?

    皇帝这边还在纠结呢,事情却越发的严重起来。就在几日后,锦衣卫那边居然就在京城里抓到了正和一些官员疏通关系,想让某些大人为自家王爷开脱说话的高恭!

    这一下,算是彻底把周王的罪名给坐实了。本来嘛,你要是不感到心虚,怎么可能派人跑到京城来活动,还又是送钱又是求情的呢?

    而在此事一经被曝出来后,本来还在观望的一众朝臣也彻底坐不住了,弹劾周王的奏疏就如雪片般直接飞进了皇宫。纵然皇帝有意保他,对此一直用的是留中之策,可在面对这汹汹之势时,还是有些招架不住了。

    如今这情况,只要陆缜再趁势把相关人等带进京城,则一切都将被定下来,甚至连天子都要落得个护短的不好名声了。事到如今,纵然再是不情愿,皇帝也不可能再维护于他了。

    而这时,远在开封的周王也终于把为自己开脱的奏疏给送了过来——本来他还指望高恭在京城里活动着将事情给压下去呢,结果事情越闹越大,连高恭都被下了大牢。得知此事后,他是再坐不住了,赶紧就把之前定好的策略付诸行动,将一切罪名都推到了朱辙等管事身上,直言自己也是受了他们的蒙蔽才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让他们干出了此等祸国殃民的举动来。

    皇帝当然是希望大家能接受这一说法,只是严惩那些周王府的家奴,却不要把过错推到周王身上。奈何群臣却不肯就此罢休,一道道驳斥其说法的奏疏又接连不断地送了上来,还有人就在朝会上向天子进言,大有一定要将周王定罪,甚至将其明正典刑的架势。

    事情到了这一步,皇帝知道已经无法再保护周王了。所以在一番考虑后,便宣布了最终的决定——

    朱辙等此番案子里的罪魁祸首,全部以谋反论处,通通斩立决,其家人子女则被流放边远,作为奴仆不得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