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9章 囚徒困境
第0259章 囚徒困境 (第2/3页)
“有一盗窃命案,张三和李四的盗窃罪证据确凿,但杀人罪证据不足。于是警方就将二人隔离审讯,分别对张三李四二人说:由于盗窃罪成立,你将面临一年的刑期,但可以做个交易,如果你承认杀人的罪行,可以视为立功,只需收监三个月,而你的同伙将判十年刑期,如果你不交代,而你的同伙交代了,则你将坐十年牢,你的同伙三个月后就可自由,如果你们两个都交代,那么你们各自服刑五年。很显然,张三李四都选择不交代,各自服刑一年是最好的结果。”
徐浩东说:“人的本性,决定了张三和李四都往会同一个方向上琢磨。”
“根据这位经济学家的择优分配理论,有理性的人都会从利己的立场出发,张三和李四两人都会这样盘算:‘假如他认了,我没认,我得蹲监十年,所以认了对自己有利,如果我交代了,他也交代了,我也是坐五年牢,也是交代了对自己有利,假使我承认了,而他抵赖,我就只要坐三个月,而他将坐十年牢狱,也是承认对自己有利。所以,不管他招不招,对我而言,都是交代了对自己有利。’最终,张三和李四二人都会选择招供,结果都获五年刑期,而对两人最有利的一年刑期不会出现。”
徐浩东嗯了一声,“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理性的人不会冒这个风险,只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也就是位经济学家说的择优分配,但得出的结果却是与他的结论完全相反,也与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相悖。斯密的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看不见的手会调节自利的个体以使整体取得最大利益。但斯密没考虑到,如果参与的个体数量不多,那么每一个决策者都会顾虑其他人的想法。所以,完全的市场经济在全球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商业博弈就行不通,那就需要另一套理论来指导了。”
徐浩东又点了点头,“说白了,他那一套也仅仅是一家之言,他与张三和李四差不了多少。”
“对,张三和李四能得到最好的结果的条件是串供,作为经济学家,邱与可竟然不懂纳什均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