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黄鹤楼顶搜贼子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百八十七章 黄鹤楼顶搜贼子 (第1/3页)

    唐崔颢有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里头的黄鹤楼,便是李秘如今见得的黄鹤楼了。

    这黄鹤楼一说原是建造于黄鹄矶上,鹄音近鹤,以讹传讹,黄鹄楼便成了黄鹤楼,当然了,也有说法是这黄鹤楼本是辛氏的一家酒楼,因为接待了一个仙人,仙人施展神术,而后又驾鹤而去才得名。

    这种说法虽然被后世写入了江夏县志,但没半点可信度,这黄鹤楼始建于三国黄武年,最起初该是用于军事战略目的。

    黄武乃是东吴大帝孙权所使用的第一个年号,而这黄鹤楼最早又是用于军事,这也是李秘为何要上来看看的原因了。

    不过看了之后,李秘也难免有些吃惊,因为后世的黄鹤楼已经气派恢弘,大气豪迈。

    然而彼时的黄鹤楼,却要更高更大,后世楼高五十米左右,可李秘看到的黄鹤楼却高达七十多米,金黄楼顶上甚至笼罩着云雾,不亏是与岳阳楼、滕王阁齐名的江南三大名楼!

    而黄鹤楼周遭还有不少附属建筑,诸如胜像宝塔、碑廊、山门等等,一层大堂里头是巨型的壁画,左右墙壁上所悬挂的尽是历年来文人墨客留下的传世佳作。

    当然了,这些都是赝品,供给游客观赏,真迹则在顶楼高阁之中,而且从二层开始,就有王府和地方官兵在把守,游客是上不去的。

    这八角楼比后世要更加的庞大和壮观,李秘也是早有所料的,毕竟黄鹤楼历经战火,武昌这边的人常有一种说法,说是“国运昌则楼运盛”,然而单单是明清时代,黄鹤楼就被毁了十几次,又重修了十几次,到了光绪年间,最后一座修建起来的黄鹤楼已经只剩下楼顶的黄铜盖子而已了。

    这些年黄鹤楼也经常变换位置,每次重修都几乎没有依照原址,到了新中国时代,修建长江大桥时占用了黄鹤楼原址,新楼只能另选地方。

    所以后世人所见的黄鹤楼,早已不是黄鹤楼,虽然照着清朝蓝本来仿造,但清朝的蓝本原就不是正宗。

    李秘此时看到的黄鹤楼,其实也是经过重建或者修葺过后的,因为嘉靖年间楚王府经常走水,而黄鹤楼也是多灾多难,楼被烧残不说,里头的孤本真迹更是被烧得十不存一,真真让人遗憾。

    不过李秘可不是真的要过来旅游观赏,前番也说过,李秘之所以要登山观楼,是因为这是东吴大帝孙权黄武年间建立的,又是以军事目的为主要作用。

    更重要的是,这是高观山的山巅,站在这黄鹤楼上,整个王府乃至于王城的布局都尽收眼底!

    所以面相王城的那一面已经封锁起来,寻常游客上山,只能呆在另一边,不得绕到东南面来,否则就有窥视王府之嫌了!

    当初甄宓逃走之时,李秘就怀疑她逃到了山上来,只是当时没有时间理会,她把康纯侠的烂摊子丢给了李秘,当时李秘急于应付,又人手不足,还要顾忌楚王等等因素,也就没有上山来搜捕。

    梁铜承和少年剑师虽然潜伏在匠房,但匠人到底是低等下作人,王府许多机密都接触不到,想要藏匿在王府之中,也不是如鱼入海河,既然他们能藏匿,估摸着也得了甄宓的暗中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