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赠-拳谚+习武心得

    附赠-拳谚+习武心得 (第2/3页)

 前踢接后踢,总有个碾脚、拧腰、掉臀的动作过度,然后后腿才起,所以,行家总结出这条谚语,以助人识别戳脚。

    十六、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

    这是技击心诀,也就是在技击中对自身的一种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可以消除由于对手身高、体壮、技强、声望大而使自己产生的压抑、忧虑、紧张等心理负担,使自己精神放松,情绪稳定,意志坚强,如入无人之境,从而产生必胜的信念,在竞技过程中可以毫不受外界干扰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十七、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这里的“长”和“短”指的是自己与敌人之间的距离。

    十八、有攻无守,破釜沉舟;有守无攻,坐以待毙。

    十九、南拳北腿,东枪西棍。

    说的是中国各地域武术的特点和优势。

    几种错误的观念:

    1,功夫再高也怕菜刀

    同等水平下,空手的怕有武器的,这是没错,但是如果水平差距过大,即使你拿着枪,对面都能把你的枪给夺下来,更别提刀了。

    2,练三年武不如打一年架

    能验证这句话的人,都是没好好练过武的人,武术训练不仅是要学招式,还有练力量,也有对抗训练,所谓的对抗训练,和打架其实是差不多的。

    3,街头自卫术才是最厉害的武术

    最厉害的武术应该是泰拳、各国秘传的军队格斗术、太极拳,排名不分先后。

    4,一力降十会

    “一力降十会”和“尚力非拳”的观点都是走极端,看看《易》吧!千斤可以破四两,四两也可以拨千斤,同等力量下,会拨的胜出,同等技术下,力量大的胜出。

    5,中国武术都是花拳绣腿,那些说国术厉害的人都喜欢拿掏裆插眼说事,南拳北腿只是电影里的东西

    看小说吧。

    6,练国术对身体伤害很大

    中国的武术建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上,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自保,是防御,而西方文化强调的是进攻,是破坏。

    练西洋武术的时候,心中想的应该是击杀敌人,但是在练国术的时候,一定要抱着“我练武只是为了强身健体”的心态,不然你练不好。

    而事实上,修炼国术本来就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修炼国术不仅不会伤害身体,而且还可以强健体魄,祛百病,这是华夏文化决定的。

    7,散打不是国术

    散打古称“散手”,谁说不是国术?

    8,国术的衰落就是它不实用最好的证明

    国术的衰落原因是大多数人不愿意练不能速成的武功,而人们不愿意练不能速成的武功,原因有四个:

    (1)懒惰

    (2)没时间

    (3)追逐蝇头小利

    (4)对国术缺乏了解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大多数人都是追求效率的,国术是一个系统,而跆拳道、空手道等武术不是,练国术属于“投资”,练速成武术属于“投机”,而大部分人就不喜欢投资,也不擅长投资。

    而懒惰是人的天性,枪被人称为百兵之王,历朝历代的名将基本上都善于使枪,可是枪法极其难练,武术界有“年拳,月棒,百年枪”的说法,枪法练成了很牛逼,这是经过验证的,但是现在人都喜欢练刀练剑,因为枪法“出功夫慢”,因为玩刀玩剑比较帅,枪法牛逼的威力吸引不到投资者。

    归根结底,国术的衰落是因为国人的堕落,而不是它本身缺乏实用性。

    9,未学功夫,先学挨打

    这句话原为“未学功夫,先学跌打”。

    跌打是指跳跃、腾空、翻滚、扑跌等技巧动作的总称,包括吊毛、枪背、空翻、侧翻、滚地雷、仙人跳、鲤鱼打挺、狸猫上树等许多招式动作,练跌打既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又可以增强练习高难度动作的能力,既可以奠定练习地躺类拳术的基础,又可以加强实战时的自我保护。

    这句话传着传着,不知道怎么就变成了“未练功夫,先学挨打”,改编这句话的人绝对是个抖M。

    10,扎马步屁用都没有

    马步可是五大步型之一,五大步型是弓、马、仆、虚、歇,而步型又是步法的基础,你说要不要练?

    作者的习武心得:

    1,速度高于力量,而且黄种人的优势也是速度而不是力量。

    2,速度不是靠双臂和力量提升的,而是靠心(飞虎神鹰前传中,燕双鹰的台词,我很赞同)。

    3,同样是高低肩、驼背,练形体和舞蹈练半年都无法矫正,但是只要站军姿站一个星期,保你英姿勃发。

    4,完全冷静的人是无法和别人打起来的,打架或多或少的需要一点冲动。俗话说“冲动是魔鬼”,但是不冲动也许会后悔,有些人正是因为不想让自己后悔,所以才会去战斗。

    冷静,不代表犹豫,冷静,是在遇到危机的时候要镇定,不要明明处于劣势还冲上去干,这样做无异于送死,你要先想出一套保护自己、击败敌人的方案。

    冲动,是想出了一套应对危机的方案之后,就要立刻去执行,如果为了保险起见思考再三,就很容易错过时机,而错过时机的后果,就是你会后悔。

    5,真正的勇气,不应该是“我不怕”,而应该是“我怕,但我仍然做”。

    你随着年龄的增长,看清了生活的真相,明白了什么是现实,也学会了世故和圆滑,但是你依然能看到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仍然热爱生活,这,就是勇气。

    有些女人被男人伤害过,看到了爱情黑暗的一面,于是再也不相信爱情,认为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这是懦弱的表现,这种女人,本作者不喜欢。

    6,试了未必成功,不试一定失败。

    不要怕挨打,打架输了不丢人,怂了才丢人,你和一个人打一次,输了,不代表第二次仍然会输,风水轮流转,说不定你第二次就赢了呢?多尝试几次,说不定对方是个意志力薄弱的人,你赢一次他就怕你了呢?

    7,在任何人面前没有压力,并且不会让任何人产生压力;不接受任何人的恐吓,也不去恐吓任何人,这是强者的风范。

    相反的,一个喜欢主动攻击别人的人,必然是缺乏安全感、内心脆弱的人。

    8,关于武德,我想说的和老子一样,“德”是“道”的表现方式,符合“道”的做法就是德。

    9,明师喜欢因材施教,我的一位老师对我说过一番话,使我受益终生。

    他说:现在的老师和家长喜欢逼着小孩学,他们认为给了学生压力,学生才有动力,如果我的学生是一只羚羊,那么让一只老虎在后面追他,这样做没错,它的确可以跑的更快。

    但是如果我的学生是一头狮子,那我就必须拿肉在前面诱惑他,如果把他关在笼子里并且鞭打他,只会让他蜷缩在角落里,失去兽王的本性。

    10,要自信,出问题先找自己原因。

    我举个反例,拳谚有云: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在人前乱夸口,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不要随便吹牛逼,要是遇到一个打得过你的人,你就完蛋了。

    练武之人都好面子,创造这句拳谚的人不愿意把话说的太明白,他把打不过别人的原因归结为“我已经很厉害了,可是有人比我还厉害”,但是真相很可能是:这个人学艺不精,谁都打不过,所以只好闭嘴承认自己没本事。

    真正有本事的人各个都自信的很,拳谚有云: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

    唐太宗看中了王琬的青骢马,尉迟恭说,我可以带着两个人冲进敌阵中,把王琬的那匹青骢马夺过来,唐太宗认为尉迟恭做不到这件事,对尉迟恭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