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缥缈外史》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关于《缥缈外史》 (第1/3页)

    有很多人问我《缥缈外史》跟《飘邈之旅》的关系,笔者在此说明这两本书完全没有任何关系,本书前身叫《莲花》,笔者笔名叫正愁杨花落尽,在创世上连载,本来只是准备写玄奘的一本历史题材的小说,但是到后来便写不下去,玄奘法师这一生经历太过丰富多姿,笔者才薄,不能言其一二,到后来也就放弃了。

    后来寒假,百无聊赖,就想为什么不把没有作完的作完,玄奘写不了为什么不写我比较感兴趣的东方武侠,仙侠,于是便有了此书。

    《缥缈外史》本来取名为《缥缈孤鸿》,取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之谐,但大概这名字被别人用过吧,没办法用,便有了《缥缈外史》这名字。

    这小说是很早之前写的短篇变化而来,文中一些诗词本为后世之人所做,笔者才薄,在后来重新看的时候才发现,有些已经修改,但有一些却想不出更好的,于是暂时不做休整,只是在文后提示,等全文写完时再统一做出休整。

    树下野狐与金庸都是笔者素喜的作家,笔者第一次写这种长篇小说,不可避免的受到其影响,如文中“上巳斗剑”的灵感便来自于金庸的“华山论剑”与树下野狐的“重阳斗剑”

    笔者从初中开始看树下野狐的小说,读到搜神记洞庭风雨时候不自觉的竟想起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他那种汪洋肆意,雄奇诡谲的浪漫风格不就正像是屈原,李白么?

    这篇小说本是模仿树下野狐写的,本已写了三十来万字,接近全文的三分之二,但寒假时候,我看了凤歌昆仑与古龙一些小说,好似已无法再这样写下去,于是想换种写法,于是重新开始架构,中规中矩,好在全文脉络没变,只是叙事方法等上面做了变动,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笔者才薄,难言一二。

    这个简介,网站规定得写2500字,唉,又不能删除,附上前段时间去成都时模仿树下野狐写的断章,满纸废言,与本小说全文无关,看与不看,悉随君便,揶揄戏谑,博君一笑。

    ****************************

    少年游

    开元六年,黄昏,峨眉山。

    艳阳如豆,云海茫茫。险峰破云,参差傲立,在夕辉映照下,闪耀着淡淡的金光,仿佛海中仙山,壮丽而飘渺。

    大峨山中,悬崖峭壁如刀削斧砍,突兀嶙峋,孑然天半。一条窄狭的山道沿着山势,向上蜿蜒延绵,直没入云霞深处。

    两侧雪松青翠,虬枝横生,郁郁青青如绿云碧雾。空谷幽深,森林寂静,鸟鸣寂寥,巨石青苔上阳光洒落斑斑点点,闪烁不定。

    山风吹舞,枝叶摇摆一地,阳光灿灿闪耀,远远地,传来一阵清亮的歌声“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声音清越悦耳,极为好听。

    两侧险峰如刀削,林海起伏。狭窄蜿蜒的山路上,长草摇曳,一个少年一手拿着葫芦,一手握着长剑,一边猛往口中灌酒,一边大笑着歌唱。

    他神色从容洒脱,怡然自得,丝毫没有被这险峻蜿蜒的山道所影响。阳光散落,山风吹鼓,只见那少年面目清秀,长眉星目,头巾飘飞,灰布长袍猎猎翻卷,竟只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书生。

    山路狭窄,最宽处也不过四脚并行,林间各色杜鹃次第盛开,仿佛五色彩带,各色纷呈,几只棕色的猴子从一棵雪松飞快的跳上另一棵,吱吱乱叫,林木间飞鸟惊飞哀鸣,似有若无,到了前处,山势顿止,两峰相望,少说也有七八十丈宽,棕猴趴在树上,与对面山上的猴子鸣啼欢叫。

    深壑幽幽,不知多少深浅,周围青苔遍生,草木悠悠,一条三尺来宽的铁索桥横亘在两峰之间,少年跳上铁索桥,朝下俯瞰,只见浓雾深深,冷风习习,他兀地打了个冷颤,哈哈大笑,呢喃道“常听人道,峨眉乃是佛门圣地,寺庙林立,名僧辈出,就算当今道教大昌,也不会一个和尚也见不到啊。”

    他看了看前方,只见山峰阴处似有诵经梵唱声传来,似有若无,鼻息间也仿佛闻到了香味,只是山峰高险,云雾弥漫,飞鸟猿啼之声不绝于耳,杜鹃花香阵阵,一时间也瞧不真切,听不真切,闻不真切,少年扬起酒葫芦,猛灌了好几口,大笑着歌唱道“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攀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悲啼色,愁空山。”

    呢喃道“当年玄奘法师只身西去,想来所见至险也不过此山吧?”

    前方幽林深深,山峰叠嶂,一座数十上百丈高的悬崖倚在山上,山溪奔流,悬崖高险,一条白色匹练悬挂崖边,山涧落地声如万雷并奏,百兽奔腾,震耳欲溃,一棵三丈粗细的枯木从崖边延伸出来,崖色翠深,仿佛化为一体,苍劲虬结。

    少年大笑歌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走过树峰,只见山林隐隐,梵唱阵阵,檀木香味飘扬,山路延绵到一座寺庙山门前而止,门匾上书“白莲寺”三个苍劲大字,笔力虬深。山门半开,落叶遍地,极为幽静。

    少年喃喃道“峨眉寺庙林立,这白莲寺传说为南海观音到此处所留,剑法一绝,历来被称为“小慈航剑斋”僧尼均有,在峨眉七十二寺中颇为异类,今日到此,不如进去上香拜访?”

    一边想着,一边整理衣冠,朗声道“小子李白,慕名前来拜访白莲寺诸贤。”一连叫了几声都没人回应,少年李白大奇,道“在下慕名前来,不知是否能进寺一拜。”

    猿啼阵阵,似有一丝血腥气味传来,在这深山老林颇为怪异,李白心中一动,道“在下不远千里前来,对寺中诸位大师历来佩服,得罪了。”躬身鞠了一躬,进入山门。

    入门触目惊心,大殿之前,房屋碎木遍地,佛像残破,数十个少年和尚横七竖八的躺在殿里,浑身瞧去全无伤痕,只有脖子上血流不止,显然是刚死不久,连进几重大殿,依旧有数十和尚尸体,除此之外,寺内空空,浑然无迹,李白大惊,当今天下,儒家大兴,佛道争锋,天子笃信道门,佛门日益衰败,但峨眉依旧是佛教四大名山,佛门领袖,峨眉七十二寺同气连枝,怎么会有人能这般悄无声迹攻破白莲寺,若是白莲寺被攻破,莫非整个峨眉已被人攻陷,联想到之前在山中所见,一时间浑身冷汗涔涔。

    李白仔细查看那几具尸体,这些和尚身体早已变冷,双眼惊惧怒睁,脖颈处刀口平整且均入血口三分处,显然看到来人惊惧,被人忽然出手,一刀致命。

    其中一具尸体还算温热,他略一思索,打了个稽首道“事出无奈,得罪了。”并指划破那和尚的手腕,右手蘸血飞快在那和尚身上画了道符篆,左手在空中虚画了几圈,喝道“魂归指引,灵随意转,摄”一团碧青色的气体从其头顶泥丸宫飞出,汇入去眼睛中。

    李白双手疾划,喝到“炼虚返实,抽丝剥茧,疾”那和尚尸体双眼圆睁,两道青色光束从眼睛里射出,汇入空中光圈,光波如水荡漾,摇摇晃晃,好一会才稳定,只见一众僧沙正在殿中打扫,数十上百人忽然闯入,打扮各异,僧道皆有,众沙弥上前询问被为首一人随手气刀打飞,脖颈间血流不止,其他大殿众僧听到响动赶来,但寺中高手似乎并不在此,顷刻间便被制住,皆被一胖和尚用布袋装下,迅速出门,这和尚本来在内殿,被人气刀扫中,当场气绝。

    李白喃喃道“这和尚难道是江湖上新近成名的布袋和尚,只是他素来在昆仑山一带活动,怎么会来到蜀中?”

    一时间思绪万千,怎么也理不出头绪,忽地“嘭”的一声,那和尚泥丸宫爆炸,鲜红的血水混着这白色脑浆,炸裂一地,李白早已闪身飞退。

    李白刚刚施展的正是青城山天师道“招魂引”中的“收魂决”传说为天师道创派祖师张道陵所创,可以招引死人魂魄重生,传说当年魔门逞凶,酆都大帝一统魔门,为祸天下,张道陵于北邙山出世,修成“黄帝九鼎丹决”与酆都大帝决战于青城山,激斗两天三夜,击败后者,天下震惊,后来创建天师道,大破魔门,当时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张道陵悲天悯人,结庐救人,创出“招魂引”因其治病不收诊金,当时百姓均送其五斗米,所以天师道也叫“五斗米道”后来天师道几经兴衰,招魂引早已失传,化为青城山“收魂决”龙虎山“沥血阵”以及阁皂山灵宝派“招魂诀”等法术。

    他天资聪慧,饱读诗书,对道门玄学也颇有研究,五岁即能诵读六甲,十五岁便称道乡里,为人所推崇奖掖,同时学习道法,剑术。

    今年正是十八岁辞别家乡,遍游天下,先后前往了庞郡,江油,剑阁,梓州,青城等蜀中名家之地。

    外边猿声哀啼,似乎在为眼前这般景象哀嚎,思忱道,峨眉山七十二寺各有不凡,即便有人能攻破一座寺院,但他怎么也不能相信江湖上有什么组织能将整个峨眉攻破,当下决定前往“万年寺”告知主持眼前景象。

    计议即定,朝和尚的尸体微微黔首,向外而去,峨眉山险峻苍秀,分为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山中寺庙多建在大峨山中,最高处为万佛顶,为峨眉诸寺朝圣之地,金顶上的祖师殿供奉着普贤菩萨,周围又有华藏寺,光明寺等名寺,报国寺守在山脚,万年寺位于大峨山中峰,离此地不过五十余里。

    杜鹃娇艳,缤纷摇曳,山溪流淌,泉水叮咚,翠竹沙沙,雪松苍劲,猿猴飞跃,灵鸟轻歌。李白心忧白莲寺,再也不能静心观看。

    御风疾去,不一会儿便来到万年寺山门,万年寺相传为东晋时名僧慧持大师所建,原名普贤寺,后峨眉庙宇渐多,普贤寺几经磨难,易名万年寺,传到南北朝,灵舍法师功参造化,一举击败当时华藏寺妙悟大师,蜀中闻名,后在少林寺举办的盂兰盆节时先后击败五台山白莲禅师,并以剑拜谒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剑”的南海普陀落伽慈航剑斋孤鸿子,与其斗到六百七十八招的时候,以金刚指夹住后者七星剑,令后者弃剑下山,并且终身没有再踏足中原。

    后来其继任万年寺主持,收“起,承,转,合,生”五大弟子,各传其一项绝技,灵舍法师圆寂后,方起继任万年寺主持,方生创建“老一寺”,万年寺从此成为峨眉第一寺,大隋一统天下之时,魔门逞凶,正道群雄群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