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隐患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三十九章 隐患 (第1/3页)

    华灯初上,秃头四合小院中,刘斩山杏和四师叔三人围坐岸桌前,有说有笑的,互相客气着。岸桌上摆上了十几道丰盛的菜肴,缕缕香气,直入心肺,隔着老远,都能闻见。跟约定的那样,二公子段毅没有来,这道省去了刘斩不少烦心。

    咕~咕~。

    不知是山杏的肚子,还是刘斩的,发出了饿的提示。

    四师叔一听便知,这两个小家伙,说到底,还是太年轻了,于是一抬手,浅浅的笑道:“两位,请,不要客气。”四师叔示意道。

    刘斩歉意的点了点头,端起了身前的一碗米饭,闻了闻,好香啊!真是好久没吃到米饭了!

    要说这栗米做的饭,这在三国时期,平常人家可是不多见,为什么呢?

    据《汉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三国时期,全国十三洲,总人口也就一千多万人,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地级市的人口。在哪个地广人稀,野兽鸟虫横行,天灾不断,十里无人烟的年代,想要种出一片像样的栗谷,是十分困难的,往往还没种出来,就被鸟虫给吃光了。加上种子的原因,那时可没有袁隆平这位大神,栗谷的种子,都是农民自己一代一代保存和传下来的。

    先不说基因的优良与否,就这抗病虫害的能力,就十分低下,一亩田最多年产百斤栗米,已经算不错了,如果遇上天灾,甚至颗粒无收,还得饿肚子过日子。

    在后代出土的有数的汉代文学中,有提到当时百姓想要吃上栗米,是要花二十斤或者五十斤肉,才能换到一斤栗米的。

    在三国,只有那些大的奴隶主,才会圈养佃农来种植栗米,也只有世家门阀才有资格拿出少许来酿酒,而且还是发酵的米酒。在后来我们能看见影视剧中一人豪饮数坛美酒的乔峰大侠,就是那种米酒。

    那你可能会说,既然野兽众多,为什么我们不一直打猎吃肉呢,吃肉也不错的嘛。

    可是,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设备低下,打猎,可不是你想的那么容易。

    首先,这带铁质的箭头,在当时,只有官府和军队能拥有,私人炼制,那可是大罪,是要杀头的。故而,一般的猎户,都是木质的弓箭,这种弓箭,不仅射的距离近,而且射中也难以杀死,只有设陷阱和兽笼,才能抓获野物。

    如果你看过动物世界的非洲原始人部落的生活方式,你就会明白,当时三国的百姓的生活。

    所以,影视剧中每次打仗前几十几百万担的栗米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