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回 伊兴额夜半惊魂,张洛行负伤遇害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一百一十四回 伊兴额夜半惊魂,张洛行负伤遇害 (第1/3页)

    此时的丰林也在暗想:“从刘多义的举动和表情来看,看来此事他真是出于无意,原因可能就出在我贴的他太近了,因而方发生此事。现在正是关键时刻,我可不能因小失大,酿出祸患。古人常说,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中能撑船,该忍让处就忍让吧,这次,就算我自己倒霉好了。”

    想到这里,丰林装作十分大度的样子,对刘多义说道:“刘守备,你就不必自责了,反正我丰林大人不记小人过就是了。我马上就到山西会馆去换身干净衣服,换好了衣服,我马上就回来!”

    刘多义也奉承丰林道:“你丰城门领不愧是皇上身边来的人,处事就是大度,只要你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不记小人过,我刘多义也就只好说声对不起了!”

    由于稀粥灌进衣服内特别的不好受,丰林不敢久留,只好撅起屁股,赶忙往东城门内的山西会馆跑去。

    待丰林走远以后,刘多义确认四周再无清妖的奸细后,这才将刘顺拉到一旁,把城外捻军就要开始攻城的消息,一五一十,全都告诉了刘顺。

    最后,刘多以告诉刘顺:“看来,伊兴额还是对我们绿营存有怀疑,他把狗奴才丰林派来盯梢,就是最好的例证。从现在起,我与你的接触必须尽量减少,以免引起丰林这条走狗的怀疑,弄不好我们里应外合的计划,就会功亏一篑,使城外的进攻受阻。”

    刘顺说:“有了丰林这条忠实的走狗,我们的一行一动都在他的监视之中,这确实是对我们的一个最大的威胁,为了安全起见,为确保里应外合计划获得成功,我看必要时可以将丰林此贼立即铲除。不知刘守备有什么不同意见?”

    刘多义回答说:“铲除丰林,不失为是最佳选择。不过,一定要掌握好时机,早了,容易暴露我们的身份,晚了,容易给攻城部队造成损失。我看这样吧,何时对丰林动手,咱们不必用语言来传达,咱就用无声的手势来说话好了。你组织好得力杀手,要不离丰林身边,只要看见我用右手一模后脑勺,就让弟兄们快速动手,切不可给丰林留下喘息的机会。因为丰林一直在北京城负责皇上的护卫工作,他的武功也十分了得,可以说,此人的武功,只在你我之上,不在你我之下。一旦让他有了出手的机会,恐怕遭受损失的就轮到我们头上了。刘顺兄弟,你千万要牢记!”

    就在二人说话之间,就见丰林晃晃悠悠,迅速从远方走了来。刘多义对刘顺说了声:“赶紧散!否则,就会引起丰林的怀疑了!”

    刘多义的话音刚落,就见丰林已经走进饭厅。丰林首先用老鼠般的眼睛往饭厅内扫了一眼,见刘多义正坐在一张桌子旁低头吃饽饽,便迅速收起鼠光,一屁股坐在了刘多义身旁。

    刘多义吃过饭后,悻悻的对丰林说道:“丰城门领,我刘多义有一事不明,想向你请教,不知丰大人能不能给我刘多义这个面子?”

    丰林紧盯着刘多义的双眼,闭口不作回答。

    刘多义接着又说道:“不知我刘多义在哪里得罪了你丰大人,或者我做错了什么事情,以致才使丰大人如此煞费心思,要形影不离的跟随着我刘多义?恕我刘多义说话不好听,你这样做,不就是在监视我吗?”

    丰林把耗子眼一瞪,毫不隐晦的回答说:“这个,还真叫刘守备你说对了!现在,临涣城外张洛行的捻匪,将我等围困的铁桶般相似,他们对临涣城发起进攻,也是早晚的事情。伊兴额将军怕你们绿营蠢蠢欲动,一旦有人与城外的捻匪内外勾结,来一个里应外合什么的,这临涣城可就危在旦夕了。为了防止不虞事件的发生,因此,伊兴额将军才责令本城门领来监视你们绿营!”

    因为刘多义对这件事情早就有所觉察,所以他对丰林的话并未感到惊讶,他平静的对丰林说道:“原来是这样!看来,你和伊兴额将军可谓是煞费苦心了,既然你们连自己人都不相信,那我刘多义还这样兢兢业业的干什么?丰林,你该知道,一个人,当他被自己人所怀疑的时候,该是什么样的心情吗?我说我此时的心情犹如油煎,你可能仍然不相信吧?不过,事实就是如此!丰林,我劳累辛苦了快一整天了,实在是无法再支撑下去了,这城墙上的事情,我就全权委托给你了,我要回营房去休息片刻!”

    丰林固执的说道:“这守护城头的事情,本是你刘多义的责任,我丰林只是负责监督你们而已,我怎能敢越俎代庖呢?伊兴额将军吩咐,你刘多义走到哪里,我丰林必须跟到哪里。你说,你要回营房去休息,对不起,那我也只好跟随你到营房去了!”

    刘多义无可奈何的对丰林说道:“既然丰城门领不嫌麻烦,那你就跟随本守备回营房去好了。通过丰大人今天的行动,我刘多义可真就领教到了什么才叫做忠诚,你丰大人恪尽职守,可谓细致入微,不辞辛苦,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你这种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精神,真使我五体投地的佩服啊。”

    二人并肩往前行走,不知不觉间,在前面出现了一户人家,只见青砖垒墙,灰瓦盖顶,黑漆的两扇大门大开着,门口左右两旁各有一只呲牙咧嘴的石雕大狮子,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寒冬腊月,它们都经年累月的在履行着他们为主人看家护院的职责。

    刘多义停住脚步,面带微笑,仔细的端详起两只石狮子起来。

    丰林见刘多义停住了脚步,痴痴地盯着两只虽然雄壮威武,但却一动不动的石狮子发呆,便不解的问刘多义:“刘守备,此乃两只不会说话的死狮子而已,难道你没有见过,也值得你驻足观看吗?”

    刘多义说道:“这对石狮子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栩栩如生,张牙舞爪、呲牙咧嘴的样子,却十分逗人喜爱。它们那威武雄壮的样子,我越看越觉得,它们恪尽职守的姿态,与你丰大人何其相似乃尔!不知我刘多义这个比喻,恰当不恰当?”

    二位陌生人的出现,惊动了院主人家的一条小狗,它汪汪的狂吠着,又是摇头,又是摆尾,呲牙咧嘴,对着门口两位陌生人狂叫不止。

    丰林一见小狗,觉得它十分逗人喜爱,一股爱意油然而生,他既虔诚,又谦虚的说道:“天子在上,臣子在下,我丰林岂敢与当今皇上相提并论?狮子乃吉祥之物,它威武雄壮,威风凛凛,乃是国家强悍无畏、大胆勇敢的象征,我一个微不足道的下等臣子,也无法与这对狮子相提并论。如果要比的话,我只能与这条爱犬相比了。我丰林这一生,如果能在皇宫门前做一条看家护院、忠心耿耿小狗,能受到当今皇上的宠爱,亦就心满意足了!”

    刘多义心想:“你丰林还算聪明!我本来想把你比做看门狗来着,因为怕过度刺激你,才临时改变主意,拿你与死狮子相比,没想到你出于对皇上主子的一片忠心,宁愿把自己比作一条看家犬,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你对你皇家主子的忠心与忠诚,也真叫人汗颜,无法相比!”

    刘多义离开这户人家,便径直回到营房,去修身养性去了。

    刘多义并没有对丰林说假话,他真的就回军营去蒙头大睡去了。这一下可就难坏了狗奴才丰林了。他有心离开吧,又怕自己离开后,反倒给刘多义增加了方便;有心陪刘多义一同睡觉吧,营房内又没有他丰林的位置。丰林左思右想,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还是让自己辛苦点。他找来一条板凳,横挡在营房门口,自己就坐在板凳上,死死盯住刘多义,寸步不离,在那里守护。

    只可惜他丰林也是肉身之躯,并非铁打钢铸的身体,也有疲乏劳累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他就进入了梦乡。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丰林自己也说不清自己睡了多久了,他突然被一阵惊天动地的炮火爆炸声所惊醒。丰林慌慌张张的站起身来,跑到刘多义床边一看,见刘多义还在呼呼大睡。

    丰林气急败坏的一把将刘多义的盖被扯掉,焦急的对刘多义说道:“刘多义,你是聋子吗?难道这激烈的炮火声你就没有到吗?为什么你毫不惊慌,还在这里呼呼大睡?我真无法想象,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心?”

    刘多义睡眼惺忪的从床铺上坐起身来,心不在焉的对丰林说道:“我刘多义的耳朵又不聋,我哪能听不见?这炮火都是在城外边响,离城里还远着呢,你着什么急?”

    丰林紧追不放:“刘多义,你说的可倒轻松!你现在不着急,难道等捻匪杀进城来,你再着急吗?恐怕到那时一切都晚了!”

    二人互不理睬,走出寝室,缓步朝城墙上走去,不久便爬上了城墙。

    刘多义举目朝城下望去,黑暗之中,见有数不清的火光,就像布满天空的星星似的,不停地在城外晃动,这显然是城外的捻军手持火烛在不停走动的缘故。奇怪的是,这时城外的捻军却突然停止了攻城。

    就在丰林胆战心惊的的时候,一阵紧似一阵的枪炮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突然又响了起来。在城东、城北、城西三个方向,炮火一阵紧似一阵,搞不清捻军进攻的重点在哪里。使丰林感到奇怪的是,唯独城南寂静无声。

    丰林此时的心情有无法言表的紧张,他手握一把锋利无比的钢刀,刀刃在炮火光亮映照下,发出耀眼的寒光,丰林用两只鼠眼紧紧盯着刘多义,唯恐刘多义会有什么异动,随时准备执行他那“杀无赦”的命令!

    此时的刘多义,表面上看起来沉着冷静,而他的内心中却在进行着翻江倒海般的剧烈翻动。使他焦急的是,宽阔平坦的城头上,竟然看不见一个守护的士兵,百夫长刘顺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目睹这种情形,丰林不禁气恼万分,他凶相毕露,手中的钢刀不停地在刘多义面前晃来晃去,并大声呵斥道:“刘多义,你是城中守备,你的部众加起来也有好几千人,为什么临到紧急关头,城墙上却看不见一个人影呢?你是不是诚心要将城外的捻贼放进城里来不成?”

    不成想正在此时,城外的捻军却突然对着城墙开起炮来,丰林一时被吓得全身颤抖,他六神无主,不知躲到哪里去是好。他更加气急败坏,对着刘多义发起了雷霆之怒。

    丰林责骂刘多义说:“刘多义,你身为一城守备,非但不积极组织城内军兵守卫城池,临到紧急关头,城墙上反而见不到你的一个人影,你到底安得是何种居心,难道你要谋反不成?”

    其实,刘多义也真不知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意外?以至城墙上的军兵都不见了踪影?正在刘多义焦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