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惊诧乡邻的抓周

    第二章 惊诧乡邻的抓周 (第2/3页)

持续了足足七年。

    因为身子先天不足,我到三岁才会走路。三岁前的时光便一直在地上爬呀爬的。那时候农村的孩子都是小土娃,倒也没有脏不脏的。。母亲却每天晚上拿着我的衣服走到绕着村子那条山泉小溪边用‘棒’槌敲打干净。在村子里小孩子衣服都是大人穿不了的破衣服给改的,大大小小的补丁落在一起,记忆中小时候我虽然一直穿着补丁密布的衣服,却一直是穿的最干净的孩子。母亲一直是爱干净的,绝见不得我土猴儿一般。

    小孩子三岁时候有一项重大的习俗——抓周。孩子抓周的习俗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俗话说的三岁看老,抓周就是对孩子以后成就的一个企盼。小孩子到周岁时便会请来亲朋好友,大伙围成个圈子,把孩子放在圈子的一头儿,在另一头放一些物品来寓意着孩子长大后的成就。这一习俗在农村尤为重要。据祖父讲过我抓周时的经过,那可是着实的震惊乡里了一把。

    当时父亲抱着我走到乡亲围着的圈子内,把我放到了地上。圈的另一头摆着,“捕兽夹子、黄皮子‘毛’、银元等十余种东西,竟然还有从村子里老秀才借出来的宝贝经书,最夸张的祖父把自己参军时抗击外国人缴获的一枚外国军章摆了出来。祖父平时可一直拿它当传家宝一般,旁人是看也不让看一眼的。

    母亲在另一头冲我招手示意着我爬过去,我在地上笨拙的爬着,傻头傻脑的笑坏了围观的乡邻。“看,这小子有读书做大官的命”隔壁路大爷看见我抓起老秀才的经书后说道,围观乡邻亲戚纷纷笑了,在我们那个小村子有个读书的儒生可是了不得的事。

    拿起经书后,我试着咬了咬,不但没尝出甜味,反被笔墨的味道熏到,便抛远了经书。转头抓着银元笑了起来。“做不成大官读书人,当名富家翁平平安安一辈子也好”爷爷抚须而笑道。可能是银元抓着凉凉的冰手,我抛下银元又向前爬去。

    短短十余步路程,我先后抓起过捕兽夹、狼皮、祖父俘获的军功章等十余种物品又全都放了下了。人群由开始的窃窃‘私’语转而好奇,不明白我到底想要什么。眼看我就爬到了尽头却什么都没有抓起来,以前小孩抓周从未出现过这种状况,祖父等人捉急不已。

    在我将要爬到母亲身旁时,“哐当”一声吸引了我,隔壁路大爷怀抱着三岁的小孙子,那小孙子耍着那把桃木剑不知为何掉到地上。我们那孩子小时候都会求一些辟邪物品长带在身边,毕竟身靠大山,以防止邪物作祟,侵害小孩子。那桃木剑正是去山下集市求得,桃木辟邪,上面又用朱砂画着道符,可是一等一的祛邪之物。

    我看了看掉在身旁三尺处的桃木剑,那赤红如血,密密麻麻的道符深深吸住了我的目光。我笨拙又快速的向它爬去。牢牢的抓起,呵呵的笑个不停。如同找到宝贝一般,那喜爱不已的样子印在在场每一人的眼里。

    围观的人群一下子嘈杂起来,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