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甩帽子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385章 甩帽子 (第1/3页)

    西汉时期,匈奴和大汉骑兵反复争夺位于今天的河西走廊,汉朝大将军卫青采用新打法大破匈奴,霍去病带领骑兵无后方作战深入匈奴腹地数千里斩获颇丰。匈奴和大汉经过数次交锋逐渐不支,匈奴占据的河西走廊成为大汉新领土,为了巩固打下的新领土,西汉政府分别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史称(河西四郡)。公元前119年到公元前138年大汉和匈奴进行三次大规模漠北会战,结果匈奴主力被歼,匈奴残余向更北的地域逃窜,至此漠南无王庭。匈奴进击中原的河西走廊逐渐成为稳定发展的农业区,后来又迁移关东贫民75万人定居在河西走廊一线,发展当地生产,卫戍河西走廊巩固边防起了重大战略意义。河西走廊成为中原连通西域地区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正式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向西,向西。最远到达今天的意大利,因此控制河西走廊就是控制丝绸之路。

    日本海军偷袭米国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后,出动海军严密封锁中国福建沿海所有港口口。至此倭寇海军全面封锁中国沿海所有港口,中国需要的石油等战略物资本身极其紧缺,尤其是宝贵的燃油可谓是(一滴油一滴血),还好福建的沿海港口不分昼夜的进口各种各样的物资,现在倭寇海军全面封锁中国沿海港口,这对贫油的中国简直就是雪上加霜还要雪上加霜,为了坚持抗战,为了把(贫油国)的帽子甩掉,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和石油工程人员在福建地方政府的资助下,根据北宋大科学家沈括所著《梦溪笔谈》和其他文献资料,历经千辛万苦,爬冰卧雪触风雨犯寒暑在中国西北的甘肃玉门一带发现油矿苗,当时抗日的烽火从北到南点燃,抗击倭寇侵略,甩掉(贫油国)帽子,开发玉门一带的石油成为维护国家安全抵御侵略的战略工程。

    早在孟百里主政福建带领部队痛击倭寇时,涉猎广泛见解独到的百里已经认识到机械化战争的威力,更清楚石油在国防的重要性,19集团军和福建地方政府为了长期抗战,除了动用宝贵的外汇储备和黄金进口来自缅甸的石油,从米国进口石油勘探冶炼设备。年轻的军事统帅不信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