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十三章 (第1/3页)

    岐伯在医学上的主要贡献有一下几个方面:/p>

    1、创立中医学基本理论:/p>

    《内经》基本理论和思想/p>

    岐伯/p>

    方法的最初构建者是岐伯,《难经注疏》、《皇汉医学》均言,《内经》乃“昔者岐伯以授黄帝”,肯定岐伯的创立之功。/p>

    2、开创中国医学著述先河:/p>

    《黄帝内经》以《易学》哲学思想统领全书,阐明了阴阳五气六气说和脏腑经络说,包括了人的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系统及其相互关系。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药物学以及治疗原则最经典的医学典籍,其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理、生物、农艺、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是中国部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中医典籍。/p>

    3、创立中医针炙学理论和人体按摩学:/p>

    现存的历史典籍中托名岐伯的主要著作约有8种,有《汉书?艺文字》载《黄帝岐伯按摩》十卷;《隋书?经典志》载《岐伯经》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载《岐伯炙经》一卷等。内容主要涉及针炙、按摩、藏象等。/p>

    4、创立中药学:/p>

    岐伯尝百草、辩药性总结临床经验,辩证施治创方剂。记载古代药物的制作《神农本草经》,收药物365种,共记载植物、动物、矿物和酿造的饮料食品及少数化学制品等,因以草药居多,故有此称。/p>

    5、创立中医养生理论:/p>

    《黄帝内经》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主张治病要从病根着手治“未病”,治乱要从“乱”的源头治起,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等理论。创导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妄事操劳,起居有常,卫生合理等养生之道。/p>

    6、创立生命哲学的国学基础:/p>

    岐伯以人的生命即:生老病死为中心,研究了人的生命与天文、地理、周围环境、心理、历史等方面的辩证关系,集中体现于《黄帝内经》一书中,是人的生命的百科全书。/p>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说:“黄帝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而《内经》作矣。”晋时皇甫谧《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序称:“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师、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之性命,穷神极度,而针道生焉”,都阐明了这一点。/p>

    张隐庵《黄帝经世素问合编》:“天师,尊称岐伯也。天者,谓能修其天真;师乃先知先觉也。言道者,上帝之所贵,师所以传道而设教,故称谓曰天师”。/p>

    岐伯庙/p>

    《庆阳县志?坛庙》载:“岐伯庙,在县城南。”据《辞海》:北地,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