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儒道

    第二十六章 儒道 (第2/3页)

半个月后。

    “老师,鲁王下令,封你为曲阜阙里的委吏,负责管理曲阜阙里附近的仓库!”子路皱眉前来。

    “欺人太甚,我老师,只做一个小吏?鲁王他怎么想的,要在宋国,老师什么样的官职得不到?这是故意的……!”南宫敬叔瞪眼怒道。

    “好了,不要管那些了!”孔丘摇了摇头。

    对于小吏,孔丘并没有在意。

    “老师……!这是对您的侮辱!”子路焦急道。

    “你不去在乎他们,他们的侮辱只能是嫉妒!为师如今,开始做春秋了,没有精力去处理外面的事务,接下来,你们帮我处理!”孔丘郑重道。

    “是!”一众学生只能应声道。

    在宋国的时候,孔丘开题《春秋》!

    如今回来,正是安心打磨春秋大道的时候,哪有时间管外界之事?

    孔丘不管外界,一众学生可不能不管。

    特别南宫敬叔,在宋国,可是看到整个宋国对老师的崇拜的啊,老师宁可放弃宋国的威望,也要回鲁国,鲁国居然这样对待老师?

    委吏?这是*裸的侮辱啊!

    “南宫敬叔,你回去问问你爹,是什么情况!”子路皱眉道。

    “师兄放心,我一定问清楚!”南宫敬叔很快离开了。

    孔丘安心做春秋,却看到,孔丘大道头顶,那巨大的正气海,随着春秋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出现,变的越来越大。

    在宋国的时候,可以扩大到五十里的正气。如今越来越大,仅仅半年功夫,就达到了百里之大。

    看着每日变大的正气海,孔丘的一众学生纷纷露出激动之色。

    孔丘一边钻研学问,一边给学生们讲道,而一众侄子,这段时间也极为用心学习,学的也飞快。

    偶尔,孔丘也陪着亓官赤,看着亓官赤肚子越来越大。

    “夫君,你这大道取何名?”亓官赤靠在孔丘怀中问道。

    “我之大道,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的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与仁政,轻徭薄赋,抨击暴政,力图建立礼乐秩序,移风易俗,保国安民,以入世为主,人人可学,人人需要,取‘人’、‘需’二字,是为‘儒’!”孔丘郑重道。

    “儒道?那不是……!”亓官赤惊愕道。

    还记得穿越前,面对的儒道领域呢,那个胜荀况。

    如今,这也是儒道?

    “一切皆有缘法,这或许也是一种缘法吧!我之儒,非胜荀况之儒!”孔丘笑道。

    “咯咯咯,我不是惊讶,而是我在想,等我们穿越回去的时候,你这可是儒道正宗啊,到时,还不将胜荀况气的吐血?”亓官赤顿时笑道。

    孔丘摸了摸亓官赤的头,微微笑道:“胜荀况,不足为虑,胜李耳,才是危险者!”

    “哦?”

    “不过,胜李耳再强,也是假的李耳,而这个时代,有真的李耳,若是我的儒道领域能与老聃的道德领域争锋,那回去,一定能赢那假李耳!”孔丘郑重道。

    “你的意思?”亓官赤好奇道。

    “我想,等我完善了《春秋》,打磨好了我的大道,我就启程前往大周的朝都,洛邑,见老聃,切磋我俩之大道!”孔丘郑重道。

    “去见老子?”亓官赤皱眉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