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买地、返家

    第十二章 买地、返家 (第2/3页)

情于理,都要感谢一番,并进一步加深一下双方的关系。两人虽然都不是什么大官,但是手中都有实权,属于那种能‘办事’的人。

    同样,两人从徐克勤这里了解一些内情,知道徐克勤是在跟柴令武做对,最后竟然能够全身而退,并且让柴令武灰头土脸的离开洛阳,所以,两人也不再将徐克勤当作晚辈来看待。

    ……

    “东家,咱们徐家该买一些地了,我打听到,有个姓于的商人,因为资金周转不灵,有一千九百亩地要出手。”万青道。

    这是中国人从古到今的观念,在现代是买房子,而古代,则是买地,土地,一直是新中国建立前最受百姓欢迎的不动产。

    徐克勤当然也想置办一些不动产,给自己增加些底蕴,所以,在听到万青说起这个消息后,他立刻决定,要把这些地给买下来。

    按照现在的土地价格,1900亩地,只要两千多贯,即便是上等良田,也就三千贯。现在是唐初,人少地多,粮价便宜,经济总量低,所以土地相对的便宜。

    他现在拿不出这么多现钱,但是,他有随身县城啊!

    第二天,徐克勤便拿出了两根十五两重的金条,这是从县政府大院的一家屋子里搜出来的,一共有十根。

    按照金:银:铜钱是1两金=10两银子=10贯钱=10000文这个通用公式来算,他的两根金条,价值三千贯。

    当然,真正的换算,肯定不会是这么简单,金银的成色,这个很重要,他的金条,都是现代冶金技术冶炼出来的,成色自然不必说,按照万青的估算,这两根金条,应该可以兑换三千五百贯铜钱。

    很快,1900亩地的价格便谈妥了,土地这种固定资产,价格的浮动非常小,几乎没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

    1900亩地中,上等、中等、下等的田都有,合算起来,一共是2430贯。

    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