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回京(五)

    第六百五十二章 回京(五) (第2/3页)

多次拉拢陶侃,但是都被其婉拒。

    这说明什么,说明陶侃自始至终都是有意疏远杨氏一族,甚至是刻意抹除自己与杨氏一族的任何关系。

    陶侃的父亲虽然做到正四品官,他本人也是少年得意,进士及第,官路不说顺畅,但也不算差,年仅四十就是做到从四品的一州刺史,也是不错了,而自他父亲往上十几辈,都是贫民出身,所以说,陶侃其实算是寒门出身,这样的出身与地位,却是能够主动且可以的疏远杨氏一族,这几乎是切断了自己在官路上,迅速崛起的机会。

    对于这一点,司马图曾经说过,陶侃此人,要不然就是无心官场,自甘平庸,要不然就是一个有大抱负,大理想的人,一个身上有太重家族印记的寒门子弟,是很难走到官场顶峰,反之,也是同样如此,就赵智在位的几十年来说,他虽然重用寒门子弟,大力提拔世家之外的官员,但政事堂的相国,却还是被世家门阀给垄断了,寒门子弟与世家之外官员,最多也就是做到参知政事,从旁牵制,却根本进步了政事堂的大门,不是赵智不想,而是做不到,杨道嗣与刘桀两人以国为重,全力配合赵智,但对有些事情上面,也有他们的底线,这个底线,赵智很难攻破。

    一直到杨道嗣与刘桀的时代结束,赵智在军事上取得一系列辉煌的胜利,声望达到顶峰,这才打破了这层障碍,推动李忠进了政事堂,但这只是个例,非常少见,也非常困难。

    所以说,陶侃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人,其人生经历轨道,也是非常奇特。

    对于陶侃的到来,李勋自然是热情对待,他虽然是此行观察副使,但并不是赵通的人,赵通的一系列举动,陶侃与张金两人也没有参与进去,而是保持沉默与冷淡,所以李勋对这两个人没有什么意见。

    陶侃对李勋很感兴趣,或者说对李勋在陇右西部,实行的一系列政策与规划很感兴趣,两人热情交谈,陶侃对李勋在陇右西部的举措,非常赞同与赞赏,当李勋说到西域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