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对话

    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对话 (第2/3页)

了,朕就三个安排。”

    说到这里,赵智停顿一二,然后继续说到:“第一,朕死后,不必等到葬礼结束,太子可提前登基,第二,左相李忠实掌禁军三军指挥大权,可以便宜行事,杨道临继续担任右相之职,太子登基之后,由他两人辅佐太子执掌朝政。”

    说完,赵智看向李勋,沉默了一会儿,随后说道:“第三,李勋恢复其兵部右侍郎、参知政事之职,并入职政事堂为相。”

    李勋为相了。

    听完赵智最后的这个安排,众人顿时一片哗然,李勋今年才多少岁?他最近几年的功劳确实很大,但入职政事堂为相,不仅仅只是考虑功劳与政绩,还要综合资历、威望以及个人出身,其中出身最为关键,有一句话说的好,政事堂无寒门,晋朝建国至今五百多年,寒门出身,最后能够进入政事堂为相,少之又少,也就开国之初,以及武宗一朝,这两个时期,皇帝强势,皇权至上,可以冲破一些阻碍,以致很多寒门出身的官员,能够跻身核心权利圈,而赵智在位近三十年,始终保持打压门阀世家与重用寒门官员的政治态度与手段,但最后,也就李忠能够以巨大的战功与资历,顺利晋升政事堂为相,除此之外,寒门出身的官员,最高点也就是六部左官,参知政事。

    说到底,门阀政治在晋朝的影响与根基,太深太深了,一些有作为的皇帝始终想改变这种政治环境,可惜无法成功,无法根除,因为世家门阀的命运与整个晋朝的命运,已经紧紧的纠缠在一起,难以分离。

    秦安明站了出来,出声说道:“皇上,李勋资历尚欠,是不是先在兵部右侍郎的位子上历练一二,再行考虑晋职政事堂?”

    赵智冷冷看着秦安明:“这是朕的遗诏,你只需用耳朵听,不要用你的嘴去说。”

    “是,臣遵命。”

    秦安明抿了抿嘴唇,应声退下。

    赵智最后看了众人一眼:“其他事宜,按制度去办,希望你们能够尽心尽力,继续辅佐太子治理国家,除此之外,朕没有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