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十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四)

    第八百零十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十四) (第2/3页)

思之中醒来,目光看向贺铸。

    毛安福的事情,经过政事堂的审议之后,其实已经定性,文书之所以传回兵部,只不过是走一道程序,让兵部跟着政事堂的调子步伐,书写一道正式的定罪文书,然后传回政事堂,由政事堂执政事笔右相杨道临签字盖章,形成正式命令,最后送至大理寺与刑部。

    政事堂已经给毛安福定了性,那就是从重处罚。

    从重的选择其实就两个,处死,毛安福人头落地,家眷充作奴仆,发配,连同毛安福本人在内的全家老少,全部配送苦寒边地。

    不管是处死还是发配,毛安福与他的一家老少,这辈子就算是完了。

    在晋朝,发配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标准却是有两个。

    比如文官,获罪被发配之后,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岭南中部地区,以及陇右中部地区,并不是晋朝地域上最边远的地方,而且到了发配地之后,也会人才在利用,让其做些后勤或是文书方面的工作,待遇或许很低,但终归不是死路一条,还有那些家族显赫之辈,除非是整个家族被全部牵连,只要家族实力还在,就算被发配,日子依旧过的不算太差,比如被李勋整治的那些人,葛青峰被发配到岭南墨州,但因为有家族的照顾与疏通,他在墨州那里可是过得依旧逍遥快活,几年的时间,不仅没有受什么苦,反而还娶妻生了子,当然,若是不出太大的意外,他这辈子是别想走上仕途了,此生也不得离开岭南之地,但他终归是葛家族长的嫡子,葛青峰只要不死,葛家对他的照顾就绝不会停止与减少,葛青峰在岭南娶妻生子,已经算是葛家在岭南的分支家族了,或许几十年之后,可以发展壮大也说不定。

    至于武将,其发配的路途与地点,比之文官,就要重的多了,而且一旦到了发配地,往往会被立即充作戴罪军士,有任何战事发生,这类人,一般都是作为死士,冲锋最前,所以,一旦武将被判了发配,其实与死罪也就差不多,到了发配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