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 一场空(五)

    第八百五十四章 一场空(五) (第2/3页)

自擅一方,其财政基础依赖于国家的赋税收入,其武力凭借的是法律上属于国家军队,即所谓的官健。

    所以藩镇里的那些割据藩镇既企图游离于中央朝廷之外,又不能彻底否定中央统治。

    在土地所有者看来,赋税是上供朝廷,还是截留藩镇,并没有经济上的实际区别。同样是以交纳一定赋税的形式与政府共同瓜分百姓创造的剩余价值,在骄藩控制下,并不比在中央朝廷统治下能得到更多的经济好处。

    因此,大土地所有者对藩镇节度使始终抱着不支持不合作的消极态度,乃是他们本身的客观经济利益所决定的。

    承平五年,江南之战时,杨烈成叛乱,黄詬奉命平叛,地方大豪俊杰,争来效节,其原因即在于此。

    说到底,如今的天下,其土地兼并已经到了极限,大量的百姓无田可种,为了生计,只能是另谋他路,出身于底层的他们,其选择层面显然是少的可怜,当兵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出路,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藩镇节度使,兵源不竭的原因所在。

    早在广元十四年的时候,随着禁军体系的重建逐渐完整,中央财政充盈,杨道嗣与刘桀等人,就土地兼并的问题,已经有了进行改革的念头与打算,在做了详细的计划之后,杨道嗣等几位相国相继上书赵智,得到赵智的支持与肯定。

    可惜啊,就在改革计划即将实施之际,一场规模浩大的暴乱,打断了一切。

    到了赵智的晚年,虽然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胜利,但是中央财政问题,已经越来越困难与严重,这个时期,一些有远见的大臣,曾经多次上书,希望可以展开土地、经济等方面的改革,可惜啊,赵智已然是有心无力了。

    李勋曾经感叹过,若是赵智、杨道嗣这代人,能够多活十年,以他们的能力与威望,国家一定会得到一定的改善,天下的藩镇数量,至少可以减少一半以上,可惜啊,这一切都只能是假设了。

    “知文,我们这次可谓是倾巢而出,用尽全力,积攒了这么多年的人力和物力,全部都是拿出来了,剿灭了成希嗣之后,皇上会答应我们的请求?”

    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