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归程(下)

    第120章 归程(下) (第3/3页)

好容易找到了史家,敲开大门之后,一个青年男走了出来,弄明白了马云等人的来意之后,那男颇为遗憾的说道:“王爷。真是不巧。前几日家父的一位至交好来访,两人相约一同去庐山游玩了。”

    马云一愣,连忙追问道:“不知畏名先生,何时才能返家啊。”

    那男望了远处幽幽的青山,说道:“如果兴致已尽,今日就能回来,如果兴致未尽,那就不知何时。”

    听了这话,马云颇有种“松下问童,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觉。

    趁兴而来,总不能怏怏而去。于是马云就问这男,要了笔墨直言,留下了一封信:“自黄巢叛乱以降,唐室衰亡,群雄逐鹿,天下混乱,北狄窥伺,西戎崛起,中原政权连环交替,三十七载间,已历六帝,大义不彰,仁爱不行,藩镇割据,旋服旋叛,百姓颠沛流离,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江南之地,诸国林立,专事骄奢淫逸,不思养民,盘剥苛刻,行杀鸡取卵之举,不思创业之艰难。云不忍百姓受难,预收天下之众,重现汉唐之盛世,只是智术浅短,前途茫然。望先生念云之赤诚,出山相助云本想写“效刘玄德得孔明,谱当世之佳话”,他看了看站在身旁的赵普,又想起远在荆南的范质、吴班,把这句话当即改成了:“效力天下,共创大业……”诸葛亮在刘备哪里可是当丞相的,在马云眼里,赵普、范质、石文德甚至吴班都可以是丞相的候选人,至于这个史虚白,可从来没听说过。刚才朱元举的例,也无非是文章写的漂亮,可写的再漂亮还能强过李煜吗?口水不能口才,这文才可不等于人才。

    数十万荆南百姓嗷嗷待哺,外加荆南政务也不能长期离开这位最高领导。回到江州的马云,马不停蹄的直奔岳州而去,再也没有时间学刘玄德三顾茅庐了。十多年之后,马云常后悔不已,当时为什么不多跑几次呢?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句话还真是至理名言!——

    三日后的傍晚,游玩尽兴的史虚白和陈传回到家中,方才知道楚国五王马云拜访过,还留下了一封信。陈传知道后,心中颇有些愧疚,原来哪些鱼尾纹,应得果然不是李璟,而是马云。这马云的命相,贵不可言,自己老若是依附了马云,说不定就可以实现心中所愿了。

    于是,他瞥了眼正在看信的史虚白,老脸难得一窘,说道:“这马云和我还算有点交情,不如我们一起去荆南看看如何?”

    史虚白将信仔细的看了一边,然后将信就着烛火烧掉,他淡然一笑,说道:“这马云还算是个人物,不过却也不是我心中所期盼的主。荆南虽小,宰相之才的却也不少,我去了哪里,虽能得到重用,却不能尽用。我都五十了,终不能再为年轻人检漏补遗。”

    自己的老,陈传还是相当了解的,史虚白羡慕的是像诸葛亮那样,能够有一个可以让他尽情发挥才干的主。可马云显然不是,亲不过赵普,中不吴班,运筹帷幄有李骧,治理百姓、输运粮草有范质、石文德、孙光宪,史虚白去了,用能做些什么呢?

    “走,明日收拾收拾,我们过江去寿州。”史虚白断然的说道——

    第二卷到这里就结束了,明天将更新第三卷。在第三卷里,不仅会写马云,还会写一点柴荣、赵匡胤。我会用心写出精彩的故事。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这段话不要钱

    史虚白这个人物不是虚构的,是历史有名的。其实历史有很多人才,只是没有人尽其用罢了。这本中,除了勾走赵普、范质外,北方的人才,我基本不动。小人物一样可以写历史的。

    最后,这章更新的比较晚,不过还算兑现诺言了。

    本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