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试探

    第92章 试探 (第3/3页)

如果河东胜了,楚军又没有足够的军队抢地盘,岂不是白白便宜了河东。想到这里,李廷儒立刻拿定了注意,河东不能赢。

    其实,李廷儒相差了。马云之所以让李廷儒劝说刘崇退兵,理论基础在于刘崇不可能胜利,如果刘崇真的胜利了,马云估计做梦都能笑出来。刘崇胜了,那么郭荣、赵匡胤说不定就被刘崇给解决了,少了这两个人,楚国统一天下机会毫无疑问就增加了很多倍。

    李廷儒冷笑道:“杨将军,依在下的拙见,刘崇必败无疑!”

    “李大人,这是从何判断呢?”杨衮问道,他不是傻子,河东军队他也观察了很久,算得是精兵强将了。所以,他才能这么安安稳稳的呆在汉军的侧翼。如果是蜀军的话,估计杨衮早就走人了。

    “刘崇有三败,第一,河东地势狭小,粮饷缺乏,而神武皇帝没有做到取粮于敌,他没有长期作战的实力。如果,周兵坚守不出,最先不下去的,肯定是河东;第二,神武皇帝虽然出身军旅,可是他并没有什么大战的经验,在汉太祖刘知远的麾下,他是最不起眼的一个节度使,可他偏偏又是一个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的人,利令智昏啊,他现在骄傲自满以为天下无敌,汉兵已经变成了骄兵,骄兵可是必败的。第三,潞州还在周兵的手里,如果神武皇帝大军远赴晋城,潞州军出来捣乱怎么办?这可是腹背受敌啊。所以,如果大军一旦南下,那就只有一条路决战,要么胜,要么败。可是,如果周兵将晋城等地牢牢守住,当着汉军南下道路,可是,又不和汉军决战,那么……汉军危矣。”

    如果说李廷儒“三败”是忽悠的话,那么李廷儒最后描述的那个境地,却深深的打动了杨衮。决战并不是你想打,别人就会陪你打的。更可况,伪周已经转危为安,他并不需要一场快胜。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只要守一段时间,等汉军撤退的时候,再突下杀手,就足够消灭汉军了。

    杨衮问道:“既然李大人如此说,可是有了什么计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