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决策

    第111章 决策 (第2/3页)

德跑到淮南,可不是逛过旅游去了,他烧杀抢掠了一番,还是颇有收获的,虽然粮食没有抢到多少,可是银子、铜钱却抢了不少。而这银子、铜钱却正是伪周所缺少的。也江南缺粮不同,伪周缺铜钱,缺少货币。

    在唐代的时候,不过是地处中央的河南,还是河北、山西,关中都是产量区,而江南则是相对贫瘠,后世异常达的江浙、广东、湖北,在五代时候,都属于贫困偏远地区,为什么中国历史自宋代往前数,从来都没有南方统一北方的,南方经济基础薄弱,也是一大原因。打仗,如果双方脑子都不笨,都不神经的话,从根本上来说,是比人口数量和经济形势。

    所以,伪周占据了产量区,即便他战乱多了一些,可以一旦平静下来,恢复能力就不容小视。而南方就不行。良田也是要靠不断的改良、育肥的,不是说火种刀耕就能弄出来的。所以,马云在荆湘花了十年才初有成效,所以,马云才悍然动了交州之战。可中原有一样不行,产铜地太少了,这造成铜钱稀少,硬通货有了问题。过去,中原王朝,还有南方藩镇们的进贡,现在南方统一在大楚的旗下,彻底和大周翻了脸。大周少了一个重大的铜钱来源,后来,大楚又控制了沿海,使得大周无法从高丽手中换铜矿,又少了一个来源。逼迫无奈的情况下,大周默认了民间私铸假钱(就是铜钱里面掺入大量的杂质),可是这假钱不经使用,很容易就磨损掉,绝对不是长久之计。

    几个大臣点了点头。郭荣又说道:“你们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明人不说暗话。咱们大周虽然是应运而生,煌煌天朝。可是,现在四海不平,百姓颠沛流离,朕想一统天下,诸位爱卿有什么良策啊?”

    这个问话很普通,估计在五代时候,每一个帝王或者藩镇的老大,都会问类似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臣们对这个命题也不觉得新鲜,当下,王溥几个人都只是泛泛而谈,讲的无非就是“以仁之国、以德治国”这些老生常谈。

    唯有王朴说道:“陛下,诸位大人说的虽然在理,可臣以为却不合时宜。当今乃乱世,当以力争,以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