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敲定买卖

    第124章 敲定买卖 (第3/3页)

两,你不得跟我急啊。再说了,这成本还是我和王贵两个人琢磨出来的,真的成本绝对比1000两低。

    “大概就是万把来两吧。你也知道的,咱们都是王爷,只管坐车,谁会去管它到底多少钱呢?反正,钱不够了就从封地里面拿嘛!”马希萼随口大咧咧的说道。这种话很符合一个王爷的职业习惯,作为王爷,谁会去过问一辆马车的价格啊。

    马希萼是硬充豪气,到了拽刺这边却是呵呵一笑:“马哥你说的对,不过,我们倒不必从部落里面筹钱,没钱的话,我们直接去南边抢回来就是了!随便打破一个城池,里面金银珠宝就收获不少啊!”剥削阶级,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这由国家支持的无本买卖就是来钱快。

    马希萼一怔,看着拽刺理所当然的样子,里面犹如翻到了调味瓶,酸甜苦辣,什么感觉都有。有点羡慕,有点气愤,羡慕的是,抢劫虽然没有技术含量,可就是来钱快,逮着人有钱,气愤的是,这丫抢劫的对象不对,你老是抢中原百姓也不是一回事啊,所不定哪天这中原就是大楚的了。呀呀呸的,这大楚和契丹未来会不会成了敌国啊。

    拽刺想了想,又说道:“恩,对那些族长、王爷们,这万两黄金不算什么,可是对一般人来说,有点贵了。”说着,拽刺还摇了摇头。

    马希萼下意识的问道:“耶律老弟,你这是什么意思啊?莫非。。。莫非你还想把马车转手?”

    “哈哈,那里。这么好的车,我怎么会转手呢!我在想,能不能从贵国买一些类似的马车来,然后到契丹来卖啊!只要契丹的贵族都坐上这种马车,呵呵,那岂不是都记着了我拽刺的大名!”拽刺洋洋得意的说道。契丹老一辈的人,却是有些人清贫惯了,就算现在发达了,有度也比较节俭,可是那些衙内们,可不一样,就拽刺自己接触的那个圈子,那些年轻人各个都是喜欢新奇的物品,只不过,契丹却是太偏僻了,除了茫茫大草原,就是瓦蓝瓦蓝的晴天,有劲就没处使。这种新奇的,又能体现身份的马车,销路一定不错!更关键的是,自己可不可以利用这些个马车,拉到更多的年轻贵族,把顽固派给彻底的压下去。

    马希萼嘴角撇了撇,心里有点鄙视这个拽刺,你既然可以抢钱,还卖什么马车嘛,这不是吃饱了没事干嘛。你是流氓国家,还搞什么由黑洗白啊。咦,这倒是个好办法。不如,我就跟着这个拽刺合作,到契丹来卖马车!恩,不过10000两黄金,却是太贵了,能买的起的估计没有多少人。

    哎,遗憾啊,遗憾啊。马希萼心里叹着气,突然,他眼前一亮,我何必只卖马车呢?看拽刺样子,这契丹人想必也没见过什么世面,一群儿土老帽。这些年楚国可出了不少新奇的玩意儿,我不如把那些东西弄到契丹来卖,狠狠的赚他一笔!马希萼想着,突然想到,自己船上那些东西。马云送给他的东西,可是价值不菲啊,不仅有贵重的金雕玉刻,还有一些新奇的物品。大到装饰品,小到配挂,琳琅满目估计有100多种。皇帝送我这么多玩意儿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啊?

    马希萼说道:“这个。。。这个比较困难。不是钱的问题,关键的问题是,这种马车,它限量啊!说白了,这车,还有车里面的装饰品,都是王爷级别的人才能用的,大楚现在可没有多少王爷啊,所以,每年的产量,可不怎么样啊!”

    “这。。。马哥,你贵为王爷,总是有些特权的,你能不能弄个四五十两啊!买家包在我身上了,我保证货到,就能卖掉!”拽刺说道。

    马希萼犹豫了一下,他说道:“这个。。。我尽量试试吧。不过,这皇族的东西,盯着的人很多,这上下打点还是需要不少钱的。这。。。”

    马希萼吞吞吐吐的样子,让拽刺很奇怪,他问道:“马哥,有什么难处吗?”

    “能不能先付点定金啊?”马希萼红着脸说道,弄马车的事情,他当然可以答应下来,可是,这么千里迢迢的运过来,怎么说,也要先收点款子才行啊。不过,对面这个拽刺,显然做王爷是很具有职业精神的,完全没有意识到,做买卖要先付定金。让马希萼不得不实话实说了!

    “厄。。。啊。。。好的,没有问题,这个是应该的!”拽刺反应过来了。废话,马希萼已经直说了,还能反应不过来。

    两人一路上,就这么边谈边聊,马希萼为了扩大自己的营业范围,不断的拿出稀奇好玩的东西来。他也知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媳『妇』儿套不着流氓”,慷慨大方的送了几样小东西给拽刺(废话,一辆马车赚了9000两黄金,就算把别的东西都松了,也是稳赚不赔)。从码头到锦州,从锦州到上京,两人的交情也越来越好,看的一旁的田雨等人啧啧称奇。他们那里知道,马希萼兴头这么大,一方面固然是找到了新的“钱途”,更重要的确是,在拽刺这个契丹王爷面前,马希萼也找到了大楚王爷的感觉来,这种感觉比当年在郎州坐土霸王可爽了上百倍。

    马希萼是“奉旨签字”来了,他只管最终的签字,其余的一概不管,全部由田雨等人负责。可是,马希萼一旦在契丹的地盘上出现,那么毫无疑问,楚国缔约代表团团长的职务,也只能由他来担任,而且还不能是一名誉团长。于是,田雨不得不在马希萼生意经的空闲期间找到他,和他统一口径,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听听就算了,什么话听见了也必须当做没听见。

    马希萼也不是笨蛋,听田雨说了半天,他总算抓住了两个主要基本点:第一,关于割让河北的问题,这事儿提都不能提,跟契丹人和楚国没有一点关系。大汉被伪周篡夺之后,他的旁支在太原重立,但是天命已经转移到了江南,不过,看在大汉和大楚的关系上,黄河以北,大楚绝不踏足。换句话说,河北的归属,汉国和楚国已经达成了共识,共灭伪周之后,河北归汉国,其余的地盘尽皆属于楚国!换句话说,契丹人跟我们大楚谈什么河北问题,那就是典型的鸡同鸭讲了。我的地盘,我做主,不是我的地盘,你找我谈个什么劲儿啊。另外,楚汉达成共识这一点,楚国也应该回避,为未来撕破脸埋个口子。

    第二,关于契丹大将杨衮的问题。要在各种场合,尽可能的为杨衮吹嘘造势,尽量鼓吹契丹人南下攻周。至于,契丹人南下烧杀抢掠的事儿,也不要提。可杨衮是汉人,楚国大肆吹捧杨衮,会不会造成契丹内部的矛盾,这个问题,不属于楚国考虑的范围。吹捧杨衮,不是为了让杨衮上位,而是让南下的言论上位。楚国要做的,就是将推动契丹南下,杨衮可以利用就用,如果在契丹皇族内找到南下的代言人,那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