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章 可持续发展 (第2/3页)

时候,也不会例外啊。

    在李刚答复之后,吴老就匆匆的告辞了。他得回去,拟个清单。同时,还要拟个名单出来。看着吴老匆忙的背影,李刚除了苦笑还是苦笑。他见到吴老,心情还颇有些‘激’动。可是,吴老的心思仍然全都在计算机上面。苦涩啊,极度的苦涩加不平衡。

    看着李刚那愤愤的神‘色’,邓老赶紧转移话题,如果李刚把怨念转到他身上来了的话,他也不会很爽快,“小刚,你看,我们的合作,是以口头约定呢?还是签署一份文件,以合约的形式确立下来?”

    邓老的问题,让李刚一愣。这个问题,他可是从来没有考虑过。以前,两方的合作还仅仅限制在互派科研人员而已。那个时候,怎么着都无所谓。可是,现在的合作一启动,那可就不一样了。至少,那些双方合作的技术问题等等得签一个合约,设定双方应该付出哪些,研发出来之后,有应该得到哪些权益,怎样分配。这些,都是问题,光靠口头约定?

    “邓老,您说呢?”虽然,心里已经趋向于签约。可是,李刚还是不想直接说出来。毕竟,华人对签合约不是非常感冒。几千年来,讲究信誉,口头协议在华人的‘交’往之中占据着很重要的比例。

    “小鬼头。这样吧,我们的签约仪式就不公开了,怎么样?具体的细节就‘交’给其他人敲定,就没我们什么事情了。”

    邓老松了口气,和李刚谈论合作,对华夏有着非常大的利益。而且,李刚对华夏没有什么坏心思,不用提防着李刚,本来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可是,现在邓老却对不用再和李刚谈判而松口气。因为,再也不用忍受李刚毫无顾忌,直来直去的脾气了。这几天,邓老忍得可是非常辛苦。

    李刚看到邓老已经有送客的意思了,赶紧开口说道:“邓老,我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和您商量。”

    开什么玩笑,其他事情还可以让以后谈判团慢慢墨迹,这个事情可得现在就说。时间一过,那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看到邓老做出倾听状,李刚才开口说道:“邓老,华夏现在要进行改革,要开放,要发展经济,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的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从眼前来看,是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可是,从长远来看,却是得不偿失的。比如说,环境问题,文化遗迹问题等等。”

    为了抓住邓老的兴趣,李刚只好先把大的框架给拿了出来。很明显,李刚成功的勾起了邓老的兴趣。只不过,李刚也清楚的看到邓老那微皱的眉头。嘿嘿,又不是什么好事啊。看来,今天之后,也许只有在自己回国的时候,才能够见到邓老了。谁都不希望听坏消息,只不过理智的人能够接纳坏消息里面的意见而已。

    “我说小刚啊,你搞啥子哦?刚开始和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