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捡到宝了?

    第四十二章 捡到宝了? (第2/3页)

然是在82年末达成的协议,可是直到83年的3月,华夏海外石油公司才真正完成了整合。要不是,两边油田要保证一致,就算海华自个儿先建设好了,也不能出油还不是要等华夏海外石油公司的进度。就这样,拖拖拉拉的直到6月中旬才开始双方的工作人员才赶到目的地。

    本来,按照华夏方的意思,把几乎变成废墟的原先的设施修葺一下就可以了。不过,被李刚待娇了的大三角员工,他们可看不上原来的那些设施。而经过这半年多的建设,双方克服了第一次在沙漠地区施工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困难。总算是在83年年底的时候,完成了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油田所需要的各类大型措施也已经运输到位了。

    本来,在那个时候,如果真要开工干活的话,也就是83年年底的时候也就能够出油了。不过,就在准备出油的时候,谢瓦夫却送来了一个宝贝,就是苏联的一个退休的工程师,他叫契尔哈察,而他退休之后,仍然没有忘记自己钟爱一生的事业。经过快十年的辛苦研究,终于在82年的时候,获得了丰厚的成果,研究出了一种新的采油技术,能够使现行的采油率提高2到3个百分点,这还是相对于苏联的一般的油田来说,如果放到那些富产的油田来说,也许就不是这点了。可惜的是,在他兴冲冲的向苏联能源部报告这个消息的时候,经过那些个所谓的能源专家的研究,一致觉得他这个方案简直是异想天开,根本没有任何的可行‘性’。

    显然,在苏联的这些个实权人物的心里面,契尔哈察的份量显然没有那些个能源专家来得重,他的那份详细的报告也就被仍在废纸篓里面。一个偶然的机会,因为华夏海外石油公司的关系,谢瓦夫和能源部的高官们喝酒,商量聘请几个技术顾问的时候,一个喝醉酒的高官嘟嘟囔囔的把契尔哈察的事情当作笑话说了出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谢瓦夫却上心了。要知道,上次吴华给30%的股份,他只送出去了26%的股份就达到了目的,剩下的4%也就是他的了,再加上,事情办成之后,李刚又送给了他5%的股份,这样一来,他在华夏海外石油公司的股份就达到了9%了,如果,这个契尔哈察的方案是真的话,那么能够带给他的利润也就不是一点半点的。再说了,如果是真的话,他把这么个人才送到李刚的手里了,李刚怎么也得表示表示吧。

    只不过,他也不知道是该相信这契尔哈察呢,还是相信能源部的那些个能源专家们。在他把这个事情告诉给李刚之后,李刚可不管那些能源专家了。毕竟,他不是苏联人,根本不是特别在乎他们的权威‘性’。在李刚看来,就算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要试一下,不成功也无所谓,‘浪’费的时间全当自己的建设还没有搞好。而成功了的话,那收获显然不是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