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烈焰守护

    第五十八章 烈焰守护 (第2/3页)

的问题。

    预备队的存在,其目的是防止变化,留得少了,一旦情况有变,只怕回天无力。留得多了,参与战斗的人就会少,对战局所能起到的帮助也就会小。

    因此,很多时候两军交战,为留多少预备队的问题,常引领兵将领的头痛。一些只知杀戮的莽汉型武将,就是那种提倡从来不留预备队,一股作气杀他娘的类型,其结果就是一旦情势有变,动辄全军覆没。而保守谨慎的沙场老将们,则喜欢多留预备队,因此在战斗时,常常由于兵力的不及时投入,而给予对手可趁之机。

    烈狂焰这一次,在战场上先后保留了一万五千名预备队,其中一万人,是用来做战场支援的,他们的任务是在必要的时候,出现在必要的地点。比如左翼强攻时,出现了极大阻滞,烈狂焰就调了五千人过去帮助攻击。而中央战场出现危急状态下的败退迹象时,他又调了五千人过去协助防御。

    然而自己和这五千烈焰卫,却是再不可轻动得了。

    这五千人,是战争最后的保障,也是烈狂焰手中的一张王牌,非到最后时刻,轻易不可以撒出去。

    与孤正帆破釜沉舟式的进攻,一出手就尽派铁卫相比,老元帅这一次,到显得稳重许多。或许,第一次小梁河大战,鹰扬军团的覆灭,也给了所有人一个难忘的记忆吧。

    到现在,双方的兵力数字其实没有太大意义了。因为当战争进行到一定规模时,再多的人也不能对战争做出决定性改变,惟有新的情况,新的变化,才可以确定战争的方向。

    然而,新的变化很快就要出现了。

    。。。。。。。。。。。。。。。。。。。。。。。。。。。。

    由于是在敌人的国土上行进,两万惊虹鬼骑其实是极为小心的,他们尽量挑选荒无人烟的道路行军,一路马不停蹄,但凡有人现他们,直接杀无赦,不予任何人报信的机会。不过他们在度上,却还是不免落了无双一筹。大规模的部队行进,永远不可能比同样状况下的个人度更快。毕竟人越多,效率就越低,古今如此。

    但就算是这样,无双要想赶这些惊虹骑兵,依然费尽了所有的力气。

    几乎是用生命在奔跑,跑到最后,马儿早已经支持不住,无双不住向马儿体内灌输内力,维持它的生命,只盼它能坚持,眼看着快要到达地方,那匹马却终于彻底累毙。

    此时,无双和惊虹兵已经站在了一条并行线上,有所不同的是,惊虹人在荒野,而无双则在大路上肆无忌惮地前冲。

    望着死去的可怜枣红马,无双叹息一声:“对不起你了。”

    然后他足狂奔。

    这是一次战争史上的生死时,谁拥有更快的度,谁就可以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一场高质量的战争,有时不仅仅是一场整体素质的较量,同样也不乏个人表演的舞台。

    个人英雄主义虽然不适合出现在战场指挥官的身上,但对于斥候来说,有时却恰恰是一种极重要的品质。

    一名优秀的斥候,有时可以主导一场战争的胜负。

    而今天,无双便是如此。

    远方巨大的喊杀声渐渐传来,一路狂奔累得筋疲力尽的无双知道自己终于来到了战场上,他大喜过望:“啊!”一声长啸,狂喊起来,尽情抒这几天没日没夜狂奔后的激动情怀。

    下一刻,他站在了烈狂焰的身前,将自己的现告诉了他。

    惊虹人现了第四条通往国内的通道,并且利用那条山道秘密运兵,从战场的后方杀来,且马上就要来到这里,这样的消息就算是烈狂焰般山崩地裂也沉得气的人也感到震惊无比。那个时候,他立刻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秘道之事先做为军事机密,除我之外,只可告诉皇帝和浅水清,不可由其他人知晓。现在战场上处于胶着状态,一旦从战场收兵回撤,必定会引乱局,极可能导致大败。鹰扬军团的战况不可重演,我们一定要稳住军心,所以不能从战场上调兵回来。”

    “可是烈帅,惊虹骑兵就要到了啊!”

    烈狂焰豪情万丈:“那就由我和烈焰卫,为这个国家,为这支军队,做一次守护者吧。”

    无双目瞪口呆地看着烈狂焰:“烈帅,你要亲自上阵阻击对方?”

    “没错,此时此刻,除了我们这支预备队,我已无人可用。”烈狂焰怅然回答。

    远方的地平线上,惊虹骑兵身影初现,尘烟条条而起,他们果然已在这要命的时刻,出现在了暴风军团的后方。

    。。。。。。。。。。。。。。。。。。。。。。。。。。。

    战场上,有时候一分钟,就可以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

    我们很难评断,第二次小梁河战役,暴风军团之所以没有输得太惨,到底与殿后士兵的英勇顽强悍不畏死有关,还是与烈狂焰的临场指挥得法,稳定军心有关,但是无可置疑的,无双的到来,的确将暴风军团从死亡的边缘上往回拉了一把。

    事实上,无双只比惊虹鬼骑早到了一分多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