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天风》作者缘分0访谈录!

    第5章 《天风》作者缘分0访谈录! (第2/3页)

。不要把每一个被侵略的就看作是正义的。

    下面举一个真实例子:二战期间,苏联被德国人侵略,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那么可有几个人知道,德国人侵略的第一个国家--波兰,其实是在侵略前和苏联人约好了一起打的?所谓的邪恶轴心国,其实苏联也险些成为其中一分子。

    那么苏联又为什么要打波兰?原因很简单,波兰人曾经从苏联人的手中抢走过大片土地。

    具体我就不说了,我只是想借这个例子告诉大家,太多的真实战争,还有那纠缠不清的历史,都是建立在彼此侵略与被侵略的基础上的。

    所谓的正义苏联,曾经和德国人是一丘之貉,而所谓的可怜的波兰,也是依靠战争发展出来的土地。

    地球上所有的国家,除了那些贫瘠到根本不值得人们去抢的地方之外,唯一可以自豪的宣称不是从别人手中抢夺领土的,大概就数荷兰了。

    他们与海争地,四分之一的国土是建立在海洋上的,依靠填海发展起来的国家。

    他们是个例,而不是常例。

    我曾经在天风止水之战中用浅水清的口指出止水人的历史也不干净,但显然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

    那曾经固执的观念:被侵略的,永远是正义的,其实就是一个错误。就如钱钟书说过的那样--仿佛天下喜欢沉默的人,总是习惯性的会被认为不会撒谎。却不知这类人撒起谎来更大更可怕。

    二:想要在战争中出人头地,有时你不仅要站在敌人的尸骨上,更要站在自己人的尸骨上。

    这方面我不用举例子,大家都很明白是为什么。浅水清一路发展的经历,更是以此为基本前提。他杀衡长顺做卫校,杀惊风展做掌旗,升镇督要杀谁,就不用我来说了吧?

    三:战争中有成功与失败的区别,有手段与目的的区别,惟独没有仁慈与残暴的区别。

    封建战争里,仁义就是工具,彻头彻尾的工具。是用来管束人民,而不是用来约束自己的。

    屠夫手段,菩萨心肠,内圣外王,方是成功之道。

    浅水清做到了前一半,但没做到后一半,所以他经历了一次失败,但他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很快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并在下一场大战来到前修改了错误,因而才能创造三万里惊虹之战的辉煌。

    我曾经在书中举出过李世民的例子,在我眼里,李世民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皇帝,但这不是因为他成功创立了大唐帝国,不是因为他缔造了贞观之治那个夜不闭户的年代。而是因为他能一方面手舞屠刀,残杀自己的兄弟,逼退自己的父亲,霸占自己的嫂子,一方面还能让自己成为千古流传的好皇帝。

    行龌龊事,成天下美名,这一点,再没有谁比他做得更好了。

    在这里,我想问一下我的读者,那些喜欢或者反对我的看法的人。在你们受过的教育里,看到的小说里,人人都夸李世民伟大的那无数本书中,可有哪一本书,真正指出李建成李元吉腐朽无能的?

    这两个被李世民枭首的兄弟,可曾真正做过历史上令人发指的恶事?可曾真正无能不屑到令人们可以认为他们该死,令人们认为李世民的玄武门事变是应该的,是正确的,是正义的?

    不!我看了那么多书,我却从没发现过一起真正的可以让人信服的杀兄戮弟的起因。更别说什么李建成想杀李世民之类的荒谬话了,真正的历史里寻找一下,看看有多少理由充分到在那个忠孝为先的大年代里可以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唯一的理由就是--夺嫡!

    李世民做得更直接,夺嫡之后直接篡位!

    另一位千古一帝的侯选者,康熙皇帝,其实是一位大刽子手,文字狱坑死贤良无数,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这样的人还想再活五百年?唉!

    相反,那称帝之后大杀功臣,遭至骂名无数的朱元璋,其实其本意是为了肃清吏治,整顿朝纲,避免有人因功升骄,得意忘形,结果却落了个骂名无数。

    瞧,历史就是如此。恶人们总是有好报,只要干得漂亮,就能得到善终甚至是善名。所谓的邪恶终究会失败,只是一场笑话。

    那失败的,往往不是因为他邪恶,而是因为他不够邪恶!

    怀善心做恶事,往往比怀恶心做善事更加可怕了。

    所以说,要学会做婊子,又要学会立牌坊,这两者都是很重要也很必要的。

    浅水清还有些稚嫩,虽是天才,却乏了些经验,因此做事过于凌厉,缺乏柔和之道。当然这也和他无心功名,一些只想娶云霓有关。

    他所做的一切,包括他的急功近利,都是为此。

    这是他的原则,是他的目标,是他的长处,也是他的短处。

    只有这个心结彻底解开了,他才能不再有后顾之忧。

    所以随着他日后的功成名就,他处事也会逐渐圆滑起来。他将会在后面的战争中采取一些更加隐秘,更加凌厉,但同时又能让自己有所脱身的办法来夺得各种胜利。

    而我在这本书里,就要揭露这真实而肮脏的历史,还原大家一个本来的面目。我无法用真实的历史去述说它们,因为那样会引来更多无意义的争论。我不是历史学家,我有看法,但却没有足够的历史知识来证明自己的见解。事实上我的看法也仅仅限于看法而已。

    就象战争中那句非常重要的话:一个错误的决策,也比没有决策要好得多。

    同样的,写小说也是如此:哪怕是一套错误的思想,也比没有思想,要好得多。

    我不打算给人太多可以攻击我的借口,所以我写了这部全架空的小说。

    不过前几天一个读者说中了缘分的要害:又想要YY小说,又想要真实战争,有些不切实际了。

    说得对啊!

    缘分汗!

    还是以YY为主吧。

    四:战争中没有常胜不败的将军,只有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在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