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九章 (第2/3页)

    此言一出,不要说俱文珍、刘光琦等,就是杜黄裳、杜佑心里都跳了一跳,暗骂薛盈珍这个祸害,俱文珍势大,若是逼急了,保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果然,俱文珍摘下帽子,跪倒在李诵面前,顿首道:“陛下,老奴终于陛下,此心可昭日月。薛盈珍丧心病狂,胡乱攀扯,必定是谋反无疑,老奴请陛下速降旨会审,将薛盈珍案审清,而后明正典刑。不然,老奴怕寒了忠臣和将士的心啊!”说话时,特意将“将士”咬得很重,威胁之意已很明显。此事刘光琦、杨志廉、孙荣义等都有份参与,当下一起跪倒,请求速速法办薛盈珍。

    李诵向杜黄裳、杜佑、郑珣瑜、高郢等望去,这些人都知道最近李诵宠爱薛盈珍,但杜黄裳、杜佑还是点了点头,建议李诵舍弃薛盈珍,而郑、高二人却装作没看见,显然怕事。李诵心下暗道,此二人过两个月就可以罢相了。又望向李淳,却见李淳也正在望向他,显然怕李诵因小失大。李诵微微点头,示意自己明白,李淳才轻松起来。

    李诵本来还考虑要不要保一下薛盈珍,毕竟他最初的打算是用薛盈珍牵制俱文珍,现在好了,不用考虑了。于是命俱文珍等人起来,挥一挥手,当下宫内侍卫上来,把薛盈珍拖了下去。薛盈珍兀自大喊大骂,声音凄厉无比。边上刘光琦、杨志廉、孙荣义等站起来,都知道薛盈珍此去必死无疑,不免兔死狐悲,心里凉飕飕的。而俱文珍却戴上帽子,一脸得意。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正当薛盈珍鼓动李诵查办韩愈时,宫外突然传来了连绵不绝的警鼓之声,这警鼓是太宗时的名臣马周所设,马周为了长安能够维持更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在长安城中的主干道上设立了许多警鼓,如遇上特殊情况,就命人击鼓为信。这么多的警鼓响起,必然有大事发生,于是李诵当即命令苟胜去探探出了什么事,苟胜才去不多一会,本已经离去俱文珍却回来了,看都不看薛盈珍一眼,就躬身对李诵说道:“陛下,右金吾卫大将军范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