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点击,心情激荡

    第8章 点击,心情激荡 (第2/3页)

,然后领取个背心什么的。

    朝鲜人大都很有礼貌。见面握手时会向你鞠躬。上下级的关系不是向我们这样很平等。下级很尊敬上级。上级可以骂下级。就象我们通常说的:官大一级压死人。

    朝鲜这个国家是个外表和实际反差最大的国家。如果你做为一个游客,随组织好的团队到朝鲜做短暂的旅游,那么你所见到的一切都很美好。旅游线路经过的地方,农村的集体农庄住的都是楼房。你下榻的宾馆,服务员会精心热情地为你服务。到学校参观,你会看到天真烂漫的儿童为你表演节目。平壤的整洁的市容,美丽的景色,都会令你惊叹。总之,你所见到的一切都会感觉朝鲜人民很幸福,这真的是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国家。

    等你真正深入到了它的内部,你看到的真实情况和那些表面的东西相差甚远。

    朝鲜的妇女

    把朝鲜的妇女作为第二篇是因为我对朝鲜妇女的印象太深刻了。以前我和大家一样,只能从电影上看到朝鲜妇女的形象。比如“南江村妇女”的勤劳勇敢,“卖花姑娘”的美丽善良,“鲜花盛开的村庄”里的姑娘们的活泼可爱,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朝鲜妇女堪称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她们具备妇女所有的美德。可是在贫穷的国家里,妇女们却遭受着更大的苦难。

    1997年以后的三年里,朝鲜因自然和人为的各种原因,经济处于频临崩溃的边缘。这段困难时期,朝鲜官方称之为“苦难的行军”。最严重的是缺乏粮食,没有市场经济,吃供应粮食的城市居民,居然几个月都领不到供应粮。朝鲜官方封锁一切真实的消息,无从知道那三年究竟饿死了多少人。从熟悉的朝鲜人口中得知,许多地方连树皮草根都吃光了……。

    当时我们每天都要把大量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到朝鲜。我每天都去朝鲜办公,送粮的卡车到朝鲜后,要办理一些过境手续,然后交给与我们合作的朝鲜商社。朝鲜妇女是各种重体力劳动的主体。每次卸车搬运粮食的都是朝鲜妇女,而那些男人们往往都在点数,记帐什么的。朝鲜的妇女大都身材矮小,瘦弱。扛一袋面粉走路,双腿会不断地颤抖。卸一车粮食,她们往往大汗淋漓。每次卸车我都不忍心看这些妇女劳动的场面。我通过翻译了解到,其实这些妇女来做这么重的体力活,只是为了多挣点粮食,她们每天有300克的粮食的定量,如果来干活就可以挣到500克的粮食。

    按照我们现在每天所摄入的食物,300克大概也足够了,可朝鲜不同,他们副食匮乏,整年都吃不到肉,在太阳节,也就是领袖金日成生日的时候才供应两块豆腐。肚子里没一点油水,因此他们的饭量都很大。当兵的定量最高,每天600克,也是照样不够吃。那些年,见到的所有的朝鲜人,大都黑瘦。有人开玩笑说,朝鲜除了金日成父子以外,没有第三个胖子。

    于是,我每次运送粮食的时候,都要带上几箱面包和饼干之类,卸车的时候,先发给这些妇女,让她们吃饱了再干活。可发给她们的时候,她们都不吃,把面包放到衣服里,带回家给孩子吃。可恶的是那些当官的等我们走后,经常搜查她们,面包统统收上去供他们享用和支配。我知道了以后,非常愤慨。因为这些商社的头头都很富有,我们和他们做生意,都送给他们很多礼品,而且每单生意都有回扣,用美圆支付。即使这样,他们却连妇女们的一点面包都不放过。下次过去时我只好多带食品,先给头头几箱,然后给妇女们分发,关照她们先吃下去,干完活以后再发给带给孩子的。因为我曾经挨过饿,我知道挨饿的滋味,虽然每次要多花上几百元钱,但觉得心里能好受一些。

    朝鲜的劳动妇女在外面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回家还要最全部的家务。在朝鲜,谁家的男人如果做了诸如洗衣服这样的家务活,那是会被人笑话的。男人回家以后什么都不做。女人背着孩子要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饭好了以后,要服侍男人和孩子先吃,自己往往就在灶房里吃几口。千百年来的传统使得这些朝鲜妇女任劳任怨,从来不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平,每天就这样辛辛苦苦的劳作着。

    在贸易活动中,我也接触到一些上层的妇女,比如在国家对外经济委员会工作的女性,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我认识的一位文女士,曾经在北京大学留学,在朝鲜驻中国大使馆工作过八年。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每次和她面谈,她总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穿着得体,举止大方。她在朝鲜的女性中,社会地位算很高了,可她身上看不到一点点骄嗔,一点点傲慢,这大概就是朝鲜妇女的可爱之处。

    朝鲜妇女在整个社会活动中担负着很重的社会责任,各行各业女性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女军人,女警察,女工程师,公务员,工人,农民。她们共同的特点是吃苦耐劳,温柔善良。因此有人说朝鲜男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如果你能机会接触一些朝鲜女性,也会同意这个说法的。

    贫穷和饥饿

    在朝鲜“苦难的行军”时期,人民生活的困苦程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粮食短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