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八 (第1/3页)

    目录

    科贡

    文进士

    文举人

    孝廉方正

    恩贡

    拔贡

    优贡

    岁贡

    武进士

    武举人

    职官

    同知

    巡检

    知县

    科贡

    职官

    科贡

    文进士

    郑用锡(道光三年癸未科林召棠榜),竹堑水田庄人。廪生。原籍同安县。三甲候选知县,官至礼部铸印局员外郎、花翎四品衔(有传)。

    黄骧云(道光九年己丑科李振钧榜),中港头份庄人。粤籍廪生。官至工部营缮司郎中(有传)。

    郑士超

    陈浚芝(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陶世凤榜),县城西门内人,原籍安溪县。五品衔(见未应殿试)。

    文举人

    何肇成

    郑用锡(嘉庆二十三年戊寅恩科叶大章榜),见「进士」。

    郭成金(嘉庆二十四年己夘科魏本唐榜),廪生。竹堑城内人,原籍南安县。大挑教职。

    黄骧云(同上),榜名龙光。见「进士」。

    林长青(道光元年辛已恩科林文斗榜),竹堑城内〔人〕。府学廪生。原籍漳浦县。

    李联芬(道光二十三年癸卯科曾照榜),竹堑城内人。原籍晋江县。

    许超英(道光二十六年丙午科黄维岳榜),竹堑城内人。附生。原籍同安县。候选教谕。

    黄延祜(同上),骧云子。粤籍监生。官侯官县学教谕。

    郑如松(同上),用锡子。府学优贡。蓝翎、候选员外郎。

    陈云史(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卢纫芳榜),中港头份庄人。粤籍。府学。

    黄延祚(咸丰五年乙卯科刘懿璜榜)骧云子。粤籍。台湾县监生。官晋江县学教谕。

    黄花节(同上),竹堑北门外仑子庄人。附生。钦赐举人。

    陈谦光(咸丰九年己未恩科补行戊午正科),中港头份庄人。粤。籍府学。

    罗万史(同治元年壬戌恩科补行辛酉正科王彬榜),咸菜瓮庄人。粤籍,府学附生。

    吴士敬(同治九年庚午科赵启植榜),竹堑城内人。增生。原籍同安县。五品衔、候选内闾中书。旌表「孝友」。

    以上淡水厅举人十四名,依「厅志」就新竹县辖内分载。

    郑维藩(同治十二年癸酉科方非福榜),竹堑湳子庄人。府学附生。原籍南安县。

    李藩岳(光绪元年乙亥恩科何成德榜),原籍闽县。

    以上淡水厅举人二名,就新竹县辖内新辑。

    陈浚芝(光绪八年壬午科郑孝胥榜),竹堑城内人。廪生。原籍安溪县。五品衔。

    李师曾(光绪十九年癸已恩科林旭榜),竹堑城内人。廪生。祖述侄、希曾弟。原籍晋江县

    以上新竹县举人二名,新辑。

    孝廉方正

    郑用鉴(同治元年特诏举),见「拔贡」。

    恩贡

    林玺(乾隆五十五年),彰化县学。竹堑城内人。原籍南安县。候选教谕(有传)。

    以上彰化县学恩贡一名,依「厅志」就新竹县辖内分载。

    林超英(道光元年),竹堑城内人。原籍同安县(「厅志」作嘉庆二十四年,籍噶玛兰。今据「林氏族谱」订正)。

    郑用铦(道光二十四年),用锡弟。府学。原籍同安县。

    陈缉熙(道光二十五年),中港街人,移居竹堑城内;原籍惠安县。五品蓝翎、候选教谕。

    彭培桂(咸丰六年补考三年分),竹堑槺榔庄人。原籍同安县。

    张有光(咸丰六年),竹堑隙子庄人。原籍永春州。

    郑程材(同治五年),竹堑水田庄人,原籍同安县。六品衔、署福州府学训导。

    以上淡水厅学恩贡六名,依「厅志」就新竹县辖内分载(内林超英一名,据「林氏族谱」)订正。

    郑如云(同治十三年),用铦子。原籍同安县。蓝翎同知衔、候选训导。

    黄如许(光绪五年),竹堑城人。原籍惠安县。署彰化县学训导。

    以上淡水厅学恩贡二名,就新竹县辖内新辑。

    刘锦标(光绪十五年),竹北枋寮庄人。粤籍。

    翁林煌(光绪十五年),竹堑城内人。原籍晋江县。

    郑兆璜(光绪十七年补考十六年分),竹堑城内人。原籍同安县。

    以上新竹县学恩贡三名,访查新辑。

    拔贡

    郑用鉴(道光五年乙酉科),竹堑水田庄人。廪生。用锡弟。原籍同安县。候选教授五品衔。

    彭廷选(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竹堑槺榔庄人。恩贡。培桂子。原籍同安县。候选教授五品衔。

    优贡

    郑如松(道光十七年丁酉科),见「举人」。

    岁贡

    卢焕章

    张熏

    陈宗汉

    李有成(道光十年)

    魏绍华(道光十八年),竹堑城内人。原籍安溪县。

    叶呈芳(道光二十六年),竹堑城内人。原籍同安县。官至闽县学教谕。

    郭襄绣(同治元年),竹堑城内人。原籍南安县。候选训导。

    陈梦藜(同治四年),粤籍。府学。

    锺百容(同治七年),竹北石冈子庄人。粤籍。

    以上淡水厅岁贡五名,依「厅志」就新竹县辖内分载。

    林霄(光绪八年),竹堑苦楝脚庄人,原籍同安县。署台湾县学教谕。

    李祖训(光绪十二年补考十年分),竹堑城内人。联芬侄。署台湾府学训导。

    吴逢清(光绪十二年),竹堑城内人。原籍晋江县。署台湾县学训导。

    李祖述(光绪十六年补考十五年分),竹堑城内人。联芬侄、祖训弟。

    李希曾(光绪十七年补考十六年分),竹堑城内人。祖训、祖述侄。

    黄廷交(光绪十九年补考十六年分),竹北□人窝庄人。粤籍。府学。

    郑如磻(光绪二十年),竹堑水田庄人。原籍同安县。

    以上新竹县学岁贡七名,新辑。

    武进士

    周士超(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一甲三名。竹堑新社庄人,榜籍永春州。官至广东香山副将。

    吴安邦(嘉庆元年丙辰科),籍彰化县。官至闽安副将。

    以上淡水厅武进士二名,依「厅志」备载。

    武举人

    周士超(乾隆五十一年丙午科),见「进士」。

    吴安邦(乾隆六十年乙卯科),见「进士」。

    温斌元(嘉庆二十四年己卯科),竹堑城内人。府学。

    吴兴邦(道光元年辛已恩科),官至千总。

    张建邦(道光五年乙酉科),竹堑湳子庄人。

    林秋华(道光十一年辛卯科),竹堑六张犁庄人。

    吴奠邦(道光十二年壬辰科)

    郑大经(道光二十六年丙午科),竹堑东势庄人。

    叶长青(同上)

    李耀华(咸丰九年己未恩科补行戊午正科)

    以上武举人八名,依「厅志」就新竹县辖内分载。

    学额(附载)

    淡水厅自雍正元年建设厅治,先附入彰化县考试。嘉庆二十一年奏准设学,以彰化县学训导移设淡厅。童生归厅考试,额进文童六名、廪增生各四名,四年一贡;武童额进二名。兰厅自嘉庆十年始入版图,无学额,在淡厅六名之中分进一名。

    道光二十一年,福建巡抚刘奏准酌加二名;以五名分给淡童、三名分给兰童。廪增生亦酌加二名,于淡、兰二厅附生考补。

    咸丰八年,台湾道裕铎奏准淡厅永远加广文、武学额各二名,兰厅永远加广文、武学额各一名;请淡厅取进十五名、兰厅取进八名。奉部议准『淡厅学额拟为八名;兰厅请立专学,拟为额五名,照向例由厅录送道试。其淡厅永远加广二名、兰厅永远加广一名,各于正额之外照数取进;廪、增各缺,淡厅定为各六名、兰厅定为各四名,均准四年一贡。武童进额,拟将淡水厅武童学额定为五名,并加广定额二名,共取进七名;兰厅武童学额,准照淡厅原设二名之例,并兰属加广定额一名,共取进三名。所请淡厅改设教谕、兰厅添设训道之处,自应准如所请』等因。光绪四年台北新设府治,闽浙总督何璟等奏准新竹县学额进文童五名;其淡厅本有加广二名,归淡、新二县各于正额外取进一名,共为六名。拨入府学二名、三名,无定额。廪、增生各四名,四年一贡。番童另编字号,于正额外量取一名,无定额。武学就淡厅原额五名再加一名,分为淡水武学额三名、新竹武学额三名。

    光绪十五年析新竹县为新竹、曲栗两县,曲栗改隶台湾府,分拨新竹原额一名、再加一名,共为定额二名;新竹仍隶台北府,改为定额五名、拨入府学三名,共为八名,今因之。

    「厅志」:『道光初年,特恩广额取进文童六名。四年,七名。七年后,俱六名。三十年,七名。咸丰元年,六名。三年,七名。四、六两年广额,科岁一取进十名。光绪元年,特恩加广淡厅学额连拨入府学共二十二名,内加广学额若干名(自光绪五年淡新分治,案卷散失甚多。今县中、学中均无案可考,应请总局宪台案核正)』。

    职官

    同知

    雍正元年设驻彰化,稽查北路,兼督彰化捕务。雍正九年,割大甲溪以北刑名、钱谷悉归管理。乾隆二十一年,移驻竹堑。光绪四年,台北新设府治,裁缺。

    王汧,山西乡宁人。贡生。雍正二年任。六年,休致。

    刘浴,直隶枣强人。监生。雍正七年任。

    张宏章,江苏丹徒人。监生。雍正九年任,兼摄彰化县知县。十年,以大甲西番变解任。

    尹士俍,山东济宁州人。监生。雍正十一年任。

    徐治民,浙江山阴人。岁贡。雍正十一年任。乾隆元年,升台湾府知府。

    赵奇芳,广东澄海人。丁未进士。乾隆元年任。(「通志」云:『榜姓陈。雍正十二年任』)。

    戴大冕,江苏上元人。监生,诸罗县知县。乾隆三年升任。

    庄年,字榕亭,江苏长洲人。保举。乾隆□年十一月任。七年,升建宁府知府;八年,升分巡台湾道按察使司副使。

    郝■〈雨上任下〉,顺天霸州人。甲辰进士,俸满台防同知。乾隆七年署。

    曾曰瑛,字芸田(「府志」作芝田),江西南昌人。监生。「府志」作乾隆十年任,「厅志」作十一年任。升台湾府知府(有传。按「彰化县志」卷三「官秩志」云:『彰化县知县曾曰瑛,乾隆十年二月以同知兼摄』。「府志」卷三「官秩」亦云:『彰化县知县曾曰瑛,淡水同知;乾隆十年三月摄县篆』。而「彰化县志」「列传」则又云:『乾隆十一年任淡水同知兼摄彰化县事』。彼此互异,未详孰是?并存以备考)。

    陆广霖,字用宾,江苏武进人。己未进士,彰化县知县。乾隆十三年署。

    陈玉友,字琼度,号邃园,顺天文安人。雍正庚戌进士。乾隆十三年任(有传)。

    俞唐,浙江仁和人。监生,台防同知。乾隆十六年署。

    王鹗,江苏昆山人。监生。乾隆十六年任。

    刘辰骏,江苏武进人。生员,彰化县知县。乾隆十九年署(有传)。

    以上同知十五员,依「府志」、「厅志」备载(内曾曰瑛兼参「彰化县志」备考)。

    傅尔泰(「府志」、「厅志」俱不载。按「彰化县志」卷三「官秩志」云:『彰化县知县傅尔泰,淡水同知;乾隆二十年七月摄』。而「府志」卷三「官秩」云:『台湾海防同知傅尔泰,满洲正白旗人。监生。乾隆十九年十一月任。二十年七月,摄彰化县篆;十一月回任。二十一年四月,摄台湾县篆』。岂曾任淡水同知,而「府志」、「厅志」俱阙佚欤?抑或补授而未到任欤?否则,「彰化县志」讹「台防同知」为「淡水同知」欤?(案卷无稽,姑并存以备考)

    以上同知一员,据「彰化县志」增补。

    王锡缙,四川威远人。禀贡。乾隆二十年任。

    杨愚,山西兴县人。己未进士。乾隆二十三年任。

    夏瑚,字宝成,浙江仁和人。监生,台湾县知县。乾隆二十五年六月护(有传)。

    干从濂,字静专,江西星子人。戊辰进士。乾隆二十五年任。

    胡邦翰,浙江余姚人。壬申进士,彰化县知县。乾隆二十七年署(有传)。

    夏瑚,见上。乾隆二十八年任。

    陶绍景,江苏上元人。戊午解元,台湾县知县。乾隆二十九年署。

    李俊原,浙江山阴人。举人。乾隆三十年任(「通志」「原」作「源」)。

    张所受,广东灵山人。附贡。乾隆三十一年护。

    段玠,山西净山人。举人。乾隆三十一年任。

    黄宽

    张所受,见上。乾隆三十三年兼署。

    李倓,广东化州人。贡生。乾隆三十三年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