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卷之三

    实录卷之三 (第2/3页)

部右侍郎阿迪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汪承霈、通政使司通政使宝源、大理寺卿萨敏、各九推。毕。顺天府府尹。率农夫终亩。赏赉农夫耆老如例。

    ○以内阁学士恒杰、兼正黄旗汉军副都统。

    ○旌表守正捐躯湖北黄冈县民刘良才妻萧氏。

    ○壬子。上启銮。侍太上皇帝恭谒东陵西陵。

    ○谕军机大臣等、来凤县并无城垣。该县庄纫兰。带兵无多。仓猝遇贼被害。情殊可悯。著该督等照当阳县黄仁之例。于事定后咨部优恤。现在所调河南官兵。业经毕沅截留应用。而惠龄一路。正需分兵进攻。著毕沅即飞催恒瑞。及署兴汉镇总兵文图。领兵遄行。到楚应用。或河南后到之兵亦可。将此各传谕知之。

    ○以礼部左侍郎铁保、吏部左侍郎沈初。知贡举。礼部尚书纪昀、为会试正考官。都察院左都御史金士松、兵部右侍郎李潢。为副考官。

    ○免跸路经过地方本年额赋十分之三。

    ○是日。驻跸烟郊行宫。

    ○癸丑。驻跸白涧行宫。

    ○甲寅。谕军机大臣等、现在秦承恩已赴兴安一带。陕省地方亦关紧要。宜绵。祇当于西安省城。及商州一带。稽察弹压。不可又赴楚境。景安现在南阳。足资照料。亦不必越至楚境。于本省事务。转致不能兼顾。将此各传谕知之。

    ○是日。驻跸隆福寺行宫。

    ○乙卯。上侍太上皇帝恭谒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俱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步入隆恩门。诣宝城前行祀。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随行礼。

    ○上复恭谒孝贤皇后孝仪皇后陵寝。

    ○诣端慧皇太子园寝奠酒。

    ○是日。驻跸桃花寺行宫。

    ○丙辰。旌表守正捐躯安徽六安州民童玉凤妻林氏。

    ○是日。驻跸白涧行宫。

    ○丁巳。孝贤皇后忌辰。遣官祭陵寝。

    ○谕军机大臣等、此时当阳贼匪。业经围住。所调官兵。不日即可到齐。毕沅现分派四路。用炮轰击县城。未免稍拙。攻城之法。或声东击西。西三面攻击。故留一门为贼出路。暗设伏兵。乘贼窜逸为掩捕之计。若专用炮击。徒糜火药。与甎石为敌。殊属不值。且致耽延时日。至孙士毅驰抵楚北边界。堵剿贼匪。所办亦属可嘉。其所称此时祇宜上紧剿除逆匪。邪教一节。暂缓查办。以安众心。所见适与朕前旨吻合。将此各传谕知之。

    ○毕沅等奏、保康竹山二县。向无城垣。被贼贱破。知县陈世章、刘大成等、均以遇贼被害。得旨、事定后咨部议恤。寻又奏、保康县知县陈世章、遇贼被羁。骂贼不屈。经乡民救免。嗣西安将军恒瑞查奏、陈世章并无骂贼不屈实据。请革职发往新疆效力赎罪。从之。又陕甘总督宜绵查奏、竹山县知县刘大成、署游击孙魁抡、典史吴国华、贼至不能固守。均自尽。上以刘大成等、虽未骂贼捐躯。究与偷生者有闲。仍下部议恤。寻议。均照伤亡例减等赐恤。从之。

    ○免湖北被贼滋扰之枝江、宜都、长乐、长阳、东湖、远安、当阳、归、兴山、南漳、谷城、宜城、光化、均、钟祥、竹山、竹溪、房、保康、来凤、二十州县、本年额赋。

    ○免四川逆苗滋扰之酉阳州本年额赋。

    ○是日。驻跸烟郊行宫。

    ○戊午。上侍太上皇帝至南苑。诣元灵宫永慕寺行礼。

    ○是日驻跸旧衙门行宫。

    ○己未。上侍太上皇帝至团河行宫。上行围。

    ○是日。驻跸新衙门行宫。

    ○庚申。谕内阁。健锐营向设有云梯一项。专挑兵丁习演。最为趫捷。即如此次荆州剿捕贼匪。若该处满兵习用云梯。岂不更易蒇事。何至用炮攻击。致耽时日。嗣后外省驻防满兵处所。该将军等、当挑选数百名演习云梯。而绿营中兵数较多。每省督抚提镇标下。亦可酌挑一千名。使之随时演习。俾臻精熟。

    ○赏吐鲁番兵丁修屋银。

    ○免江苏上元、句容、二县。开河占废田额赋。

    ○是日。驻跸黄新庄行宫。

    ○辛酉。驻跸半壁店行宫。

    ○壬戌。谕内阁、乌什哈达、从前尚无重罪。今由伊犁彻回。伊既情愿自备资斧前往湖北效力。乌什哈达、著加恩授为头等侍卫。随同毕沅惠龄等效力。

    ○是日。驻跸秋澜行宫。

    ○癸亥。毕沅奏报攻剿湖北当阳贼匪。赏总兵官阿克东阿、道员高杞、舒永阿、花翎。

    ○秦承恩奏报、歼剿湖北竹溪县贼匪。副将文图、以总兵官升用。赏武生王万年、守备衔。余给顶带口粮有差。

    ○是日。驻跸梁格庄行宫。

    ○甲子。上侍太上皇帝恭谒泰陵。泰东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