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七

    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七 (第2/3页)

。器具完美。恐有招摇撞骗等事。著留京王大臣详悉访查讯问。务得实在情形。朕于此案总期根究明白。留京王大臣不可误会朕旨。将曹锡宝加以词色。有意吹求。务须平心静气。虚衷详问。如果和珅有营私舞敝□大款迹。不妨据实指出。朕必质询明确。如果得实。不妨将和珅治罪等因钦此。仰见皇考至公至明。纤微毕照。彼时御史曹锡宝参劾和珅家人全儿各款迹。其意本欲参劾和珅。又不敢明言。故以家人为由。隐跃其词。以为旁敲侧击之计。皇考因该御史陈奏。即恐和珅有营私舞敝□大情事。令王大臣虚衷详讯。并令曹锡宝指出实据。其时该御史若果能胪列款迹。皇考必彻底严办。立将和珅惩治。乃该御史仅一奏了事。迨叠经开示令其指实。曹锡宝毫不能指出确据。而王大臣于审办此事。存投鼠忌器之鄙见。颟顸完案。以致和珅益无忌惮。骄纵日甚。必至身罹重辟而后已。在当日王大臣等、以私意揣测高深。竟似查办和珅、未必仰合圣意。今恭阅实录所载节次圣旨。指示明切。至再至三。可见皇考于和珅种种不法。早经照及。特当日大小臣工。无一人举劾。是以未及究办耳。朕广开言路。整饬官常。惟期内外各大臣、奉公守法。若有败检营私之事。必不肯稍有回护。嗣后言官若弹劾大臣。必须将其贪劣款迹。指明参奏。朕必执法严办。但不得隐跃其词。徒博建白之名。转滋疑似之迹。于吏治官方。庶有裨补。特此宣谕知之。

    ○又谕、本日礼部会同銮仪卫内务府衙门具奏、请将皇子婚礼旧例、执事内灯笼火把红氊酌量加增。事属可行。至称向来皇子迎娶福晋、例无仪卫、因查亲王、郡王、向俱专设仪卫一分、谨公同商酌、拟比较亲王之例、增设皇子仪卫一分、于成婚迎娶时、陈设导引、礼成后即由銮仪卫另库收贮等语。所议大谬。皇子班次。本在诸王之上。至册封则位有差等、并非一例锡封亲王。朕兄弟中即有郡王贝勒。焉有于成婚时即用亲王仪卫之理。是皇子必应封亲王矣。况亲王未分府者。均不设用仪卫。若于成婚时概照亲王例制造仪卫一分。礼成后又复另库收贮。日后若祇封郡王贝勒。则此一分仪卫。又将焉用。该衙门议奏此事。不加详慎。甚属不合。此摺系礼部主稿。该堂官定议舛错。著交部议处。其率行会奏之銮仪卫内务府堂官。俱著交部察议。此后仍循旧章。不准用仪仗。又据奏、公主厘降时、请将应得仪仗、一例陈设导引等语。定例、固伦公主、和硕公主、本有差等。向各有仪仗一分。系归宁时陈设。今议于下嫁时。用以陈设导引。并非例外增添。自无不可。著照所奏办理。

    ○以詹事府詹事桂芳、太常寺卿扎郎阿、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乙酉。孝淑皇后忌辰。命皇次子旻宁祭陵寝。

    ○以故土默特喀尔喀贝勒达什布木济纳子伊什喇克巴、袭爵。

    ○上以祭社稷坛。自是日始。斋戒三日。

    ○丁亥。祭先师孔子。遣荣郡王绵亿行礼。

    ○谕内阁、御史花杰奏、严禁州县逗遛省会、以专职守一摺。所奏是。各省州县为亲民之官。有地方之责。不应擅离职守。各督抚初莅该省。凡州县未经认识者。原许其因公调省。咨询地方事务。并藉以察识人材。或遇有紧要案件、必须面为商办者。亦不过接见数日。事毕即可令其速回。乃外省风气。往往州县奉调赴省。日久逗遛。以致本任事多旷误。实为恶习。嗣后各省督抚、遇有州县因公赴省者。事竣即令速回。毋得任其无故逗遛。致旷职守。将此通谕知之。

    ○谕军机大臣等、粤省滨海地方。洋匪充斥。缉捕紧要。而缉捕尤以船只为先。从前该省设有米艇。较<⿰舟曾>艍尤为得力。嗣因米艇日渐曹□少旧。地方官以修理不赀。意存推诿。营官则以无船驶驾。藉口偷安。偶有盗警。官兵需船配渡。一时猝不及办。辄将商船雇募应用。商船无编号可查。设被洋匪抢占。岂不转为贼用。甚或肆其诡计。转将抢占船只。作为商船。受雇与官兵驾坐。探听消息。皆属事之所有。现在该省实有米艇若干只。是否一律修整。足敷驾驶。著吴熊光会同孙玉庭查明据实具奏。至水师额兵。均系本地民人应募充当。果能留心遴募。凡勇健之徒。皆可籍之营伍。地方多一精锐之兵。即少一犷悍匪徒。实为一举两得。至于招抚一节。永远停止。切勿踵行。将此谕令知之。

    ○戊子。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

    ○幸圆明园。

    ○己丑。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庚寅。谕内阁、庆桂等议奏、查明畅春园、三山、奉宸苑、南苑等处、额外添设顶带及拜唐阿等、分别裁减一摺。各园亭等处。自官员以致效力人等。均经设有定额。内务府风气卑靡。往往夤缘干请。而该管大臣、亦遂徇私市惠。轻亵名器。即如畅春园等处。未经奏明。辄据呈准增设虚顶。溢额多人。实属冒滥。今既经查明。均著照所议分别裁彻。所有历任该管大臣、本应查明议处。姑念相沿已久。尚非始自现管之各大臣。著加恩免其查议。嗣后各该处额缺顶带。悉以此次奏定为准。如有擅自增添者。一经查出。定当从严究治。决不姑贷。

    ○以故翁牛特郡王包多尔济子喇特纳济尔迪、袭爵。

    ○辛卯。上启銮。恭谒东陵。

    ○免跸路经过地方本年额赋十分之三。

    ○是日。驻跸汤山行宫。

    ○壬辰。遣官祭黑龙潭昭灵沛泽龙王之神。玉泉山惠济慈佑灵濩龙王之神。

    ○是日。驻跸三家店行宫。

    ○癸巳。遣官祭昭忠祠。

    ○是日。驻跸大新庄行宫。

    ○甲午。遣官祭历代帝王庙。

    ○贵州提督富志那奏、松桃协牛心堡原管之螺蛳土□董、下过肘、岩会坡三碉、紧接楚省。请改拨湖南螺蛳土□董汛管辖。就近派兵驻防。从之。

    ○是日。驻驆白涧行宫。

    ○乙未。清明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

    ○命皇次子旻宁祭裕陵。

    ○遣官祭孝淑皇后陵寝。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是日。驻跸隆福寺行宫。

    ○丙申。上恭谒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裕陵。俱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步入隆恩门。诣宝城前行礼。躬奠哀恸。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均随行礼。

    ○是日回銮。驻跸桃花寺行宫。

    ○丁酉。谕内阁、成宽等奏唐努乌梁海总管达玛琳扎布属下佐领端多克、拏获在乌梁海收债民人孙幅培、审明定拟一摺。已依议行矣。乌梁海人等所欠商民孙幅培一人之银。即有一千余两。岂尽伊等交易实欠。或该商民放借银两。或赊给物件。重利盘剥。积欠始至如此之多。况该处商民甚众。若不查禁。该商民等任意私往放债。而乌梁海人等赊欠不清。日久讼狱纷繁。必所不免。著成宽等将乌梁海人等所欠旧债查清。缓定期限偿还。仍严行禁约。嗣后务以现银实物交易。毋许商民再赊物借银与乌梁海人等、致滋事端。违者、不特将商民及乌梁海人等治罪。该管总管佐领等亦著一并参奏治罪。

    ○调四川屯土兵二千名。赴台湾剿捕洋匪。

    ○是日。驻跸盘山行宫。至辛丑皆如之。

    ○己亥。调福建巡抚李殿图、为江西巡抚。江西巡抚温承惠、为福建巡抚。

    ○调四川兵一千五百名。赴台湾剿捕洋匪。

    ○庚子。谕内阁、各省押运道员。前经降旨、令该督抚出具考语。给咨送部。俟抵通交粮完竣。即由仓场侍郎查明移咨吏部带领引见。兹据瑚图礼奏、湖北省道员押运、向止趱抵临清闸口、即移交东省接催前进、例不抵通、可否请将该省道员、俟押漕三次后、准其出考给咨送部引见等语。湖北等省距通州较远。即令中途交替。其所历程站。比之豫东江浙等省。劳逸维均。自应一体示以奖励。嗣后湖北省及湖南江西省粮道、押运已届三次。如果催趱认真。并无过失。即著该督抚出具考语给咨。由仓场侍郎查明送部引见。此外豫东江浙等省粮道、直押抵通者。亦著俟押运三次后送部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