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卷之一 (第3/3页)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据署盛京工部侍郎七克新奏称、本年六月十三日、山水汛发。漫溢福陵石堤。谨验得石堤坚固。无庸补修。所有石堤前平地。被水冲刷。又引河坝西河崖、冲开一叚。并石堤背后所筑之土。亦被水冲刷。应请敬谨修理等语。朕思福陵工程。风水攸关。甚为重大。从前皇考特命平郡王前往。会同该将军等、督率各员修理。今所筑土堤、有冲刷之处。或因从前修筑时、未曾妥协。或当日办事工员、未曾悉照平郡王指授、修理坚固。或数年以来、未曾岁加修筑、善为防护。数者均未可定。今既被水冲刷。即应敬谨修补、以资巩固。著派王一人、及大臣一员、带善看风水之人、前往相度形势。将应修工程。会同该将军、及盛京工部、即行料估。敬谨督修。并将从前经手熟练工员。酌带前往。分委襄事。再永陵堤工。亦微有被水冲刷之处。著派出之王大臣等、一并查看。敬谨修补。寻派出淳郡王弘暻、侍郎陈树萱、前往。

    ○又谕、朕敬谨检阅皇考遗训。见有嘉奖怡贤亲王之旨。谓王公忠体国。裨益良多。命朕子孙等、世世无忘贤王之美善。王之子孙。永当加恩厚待。此皇考于宫庭屡颁上谕之外、另收藏宫内之旨也。朕思叔怡贤亲王、当日竭诚致敬。办理国家事务。不但为皇考之贤辅。实为列祖之功臣。此朕所亲知亲见者。况皇考遗命谆谆。令我辈子孙、无忘贤王之美善。并加恩于王之子孙。今朕既即大位。则奖功褒德之典。怡贤亲王、在所当先。其如何加恩之处。著诸王大臣会议具奏。寻又谕曰。皇考时、怡贤亲王一德一心。赞襄国政。深蒙皇考嘉奖优待。今朕当仰体皇考圣心。眷爱怡亲王弘晓。教诲作养之。伊年甫十四。在内行走、岂可无人护从。著总理事务王大臣、选派妥善侍卫二员随护。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办理苗疆军务王大臣。黔省逆苗不法。扰害地方。哈元生、身为提督。节制通省官兵。弹压控驭。皆伊专司。乃平时办理。漫不经心。既不能先事豫防。及至逆苗反覆。初尚无多。若彼时即乘机调度。弗误机宜。亦不难立即扑灭。或即溃散。而哈元生犹自掩饰。一任勾结。迨至肆行焚掠。蔓延数郡。始自督兵。声言征剿。先进驻扬老。次移守清平。观望迟疑。并不援救。以致贼焰愈炽。州县失陷。然犹曰兵力单微。难以分布。援兵未到。不得不有待以慎重调遣也。乃滇楚两粤官兵。次第云集。堵御搜剿。皆已敷用。而哈元生零星遣发。若前若却。勇略无闻。所称恢复。不过空城。所称开通、仍多阻截。据各处奏报情形。约略相同。夫兵巳数万。时巳数月。内地、苗地、尚无一就绪。近且有截粮伤官等事。是哈元生筹谋无术。调度失宜。其所报斩获、报开通、皆不无粉饰、以图掩过。则人言非虚。亦可以概见矣。哈元生受皇考深恩。以微弁擢至提督。于顽苗蠢动之时。犹示原宥、不加惩处。旋授以将军敕印者。所以念其前功。勉其后效。冀其感愧奋励。鼓勇抒谋。誓期灭此朝食。为苗疆久远计。庶事可速竣。边方攸赖。哈元生亦得藉以自免罪戾也。乃数月以来。并无寸效。诸多可虞。哈元生是何料理。是何肺肝。尔等可密行严饬哈元生。若仍不痛自悔恨。速清内地。底定新疆。或复怀挟私心。欲将就完事。不特贻误军机、罪有应得。而背负皇考之深恩。其罪滋重。尤难以姑宽矣。

    ○总理事务王大臣奏。议得喀尔喀等部落、应赔官驼八千六百余只。皆系众蒙古手内损伤。以数万驼只、牧放多年。核准倒毙之数。请免追赔。又郡王丹津多尔济、额外调取骆驼五千八百余只。缘前大将军锡保、领兵前赴科布多。仓猝饬令解送。丹津多尔济以事关紧要。设法办给。非惟无罪。且属奋勉急公。应令大将军查明无著驼只数目。照官价折银、令锡保赔还。又扎萨克图汗格勒克彦丕尔等、应赔驼三千三百余只。系从前策旺扎布曾领价银、未交驼只之罪。今该部落生计艰窘。并陈欠驼二千三百余只。可否免赔。得旨、依议。格勒克颜丕尔应赔驼只。亦著豁免。

    ○以礼部满洲侍郎现在缺人。命总理事务王大臣、酌量一人奏署。寻拟以内阁侍读学士木和林暂署。从之。

    ○谕苏州织造海保、从前法会中僧衲、今分住外省者数人。恭闻皇考升遐。伊等不必来京。仍在本处虔诚讽诵。至超盛、元日、见地明通。修持精进。深蒙皇考嘉奖。著海保等、即送二人来京、瞻仰梓宫。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娄正额、前因随圣祖宣力有年。皇考殊恩优待。令伊奏请叩谒梓宫。念其年力衰迈。尔等察看光景。若尚可支持。令其于供献时、入乾清门叩谒。如步履维艰。免其进内。

    ○又谕、侍卫傅努、在雍和宫时。皇考授为亲随侍卫。令在御前行走。今梓宫在乾清宫。乃并不敬谨。妄自高声。肆行无礼。乖戾至甚。著锁拏、暂行圈禁。俟过百日后、具奏请旨。

    ○甲午。定九月初三日吉期即位。建号明年为乾隆元年。召总理事务王大臣谕曰。今日尔等启奏朕即位日期、及建元颁诏典礼。朕心倍加感动。再四思维。皇考以列祖万世之业。传付朕躬。今所奏事宜。实是国家吉庆之大典。敬惟皇考圣心。自欲朕和豫祗承。以绵福祉。用是以礼制情。酌定降旨。可将此传谕廷臣知之。

    ○上每日供奠梓宫。尽礼竭哀。悲痛过甚。和硕康亲王巴尔图、率诸王大臣、合嗣奏请。恳上节哀。谕曰、朕承皇考顾复深恩。遭此大故。哀痛之情。其何能已。但念皇考付托之重。非徒事哀痛所能尽孝。朕亦不敢至于毁瘠。有误正务。即诸王大臣、均荷皇考教育之恩。亦无不思慕悲切者。惟当各效公忠。共勷国事。君臣交勉。使天下咸称皇考付畀得人。庶几上慰皇考在天之灵。下尽臣子报效之谊。此后不必再请节哀。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办理苗疆军务王大臣。经理苗疆。原为宁谧地方起见。从前皇考谕旨。至为明晰。乃逆苗反覆不常。近复骚扰内地。百姓被其荼毒。是以皇考特命提督哈元生、为扬威将军。又因地方辽阔。苗众甚多。恐哈元生一人料理、未能周到。复令湖广提督董芳、为副将军。先后遣发滇楚两粤官兵。前往会剿。又命尚书张照等、总理抚定苗疆兵马钱粮一切事务。乃各省官兵陆续到黔。已经数月。而剿抚事宜。尚未就绪。今遭皇考龙驭上宾。事务殷繁。部院大臣在本任者甚少。已降旨令张照回京。其总理苗疆事务。令张广泗前往黔省料理。当日皇考以张广泗曾任贵州巡抚。熟悉苗疆情形。且从前原系伊承办之事。故特用为湖广总督。俾得就近接应办理。今张照既令回京。是以遣伊前往总理。近闻哈元生、董芳、意见参差。不能和衷。以致军务机宜。俱未妥协。张广泗、素日实心任事。深蒙皇考奖许。今膺总理之任。当一秉公忠。悉心筹画。翦除凶逆。抚恤善良。俾地方即速宁谧。为一劳永逸之计。伊到黔后。哈元生、董芳、自必听伊指授。不容各逞私见。倘张广泗不能使伊二人同心协力。仍复怀私。不以国事为念。贻误军务。朕惟于张广泗是问。王大臣等、可传谕张广泗知之。

    ○以顺天乡试回避官生卷二十四卷。另派大臣等阅看、取中三卷。交考试官工部侍郎顾祖镇、翰林院侍讲学士戴瀚、酌量名次、填写入榜。

    ○总理事务王大臣奏、定边大将军平郡王福彭、审明中书麻常、抛掷匿名揭帖。妄议大臣属实。旋畏罪自缢。议将营长阿尔泰等、分别降革。查交审重犯。何致离监自缢。显有情弊。请派大臣一员、驰赴军营研审。得旨、依议。著派都统宝第。

    ○乙未。谕、今日下雨。所有齐集之王公大民官员侍卫执事人等、俱准穿雨衣。

    ○丙申。谕、法尔善、禄彬、准其成服。伊等俱系公爵。著在公爵班次行走。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自古人君为治。莫要于周知庶务。通达下情。虞帝明目达聪。执两用中。所以博闻广见。得时措之宜也。我皇考天纵生知。而犹圣不自圣。十三年来。广采群言、以资治理。自督抚提镇外、如学政、巡察、藩臬二司、及出差官员等。俱准其具摺陈奏事件。既可以周知在外之情形。又可以随时批示。以增长臣工之识见。朱批谕旨一书。乃千古所罕见者。朕以冲龄。继登大位。自知敷治宣猷。不能及皇考之万一。况从前读书宫中。于外事总未经历。今初理大政。正当广为咨诹。以补见闻之所不及。其从前何等官员准其奏事。或有特旨令其奏事者。俱著照前摺奏。诸臣当各矢公心。悉屏私意。以报圣恩。以副朕望。勉之勉之。

    ○礼部奏登极仪注。得旨、是。停止宣表。免赐茶。奏内称安舆于乾清门正中。现今皇考梓宫安奉乾清宫。朕不敢在乾清门正中乘舆。著安于稍左。

    ○是日。江西巡抚常安、奏报该省因夏雨愆期。在省城、及庐山、上清宫等处。斋僧祈祷。即降甘霖。又建造上谕亭。民间踊跃捐输等事。奏入。得旨批饬。今年五六月间、江西少雨。皇考在孜训堂办事。时时谕及。且云常安奏摺、何久不见到。圣心忧虑甚切。汝为封疆大吏。当以雨旸年谷为第一要务。今见汝奏摺八件。将不关紧要之事。胪列于前。而将奏报雨泽秋成之摺。置于最后。是汝以雨泽为可缓之事。而竟不以民食为重也。况斋僧道之举。不过祈祷中一事。又如建立上谕碑亭。亦属具文。钦奉上谕、只在身体力行。实心实政。不在碑亭之建立与否。百丈寺工。汝又不可揣度、以为可以草率完事。但无从京遣往匠役之理。御制碑文、俟有暇写来颁发。请留降调知县一摺。已交部议。其余各奏具悉。看汝所奏事件。不知轻重。朕心甚为忧虑。特行训饬。努力悛改。莫忘皇考圣训。慎之勉之。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