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七

    卷之十七 (第2/3页)

。以无负朕之期望。

    ○总理事务王大臣等奏、本月十七日奉旨。前者军兴以来。令大臣官员往驻蒙古边疆。办理事务。今大兵既彻。仅留驻兵。一切防守事宜。并已减省。其各处办理驻劄之大臣官员。有应彻者。著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议奏。臣等查驻劄归化城办事尚书通智、驻劄西宁巡抚德龄、散秩大臣塞楞、郎中三达礼、员外郎五十七、主事齐明、驻劄肃州内阁学士岱齐、侍读学士阿兰泰、驻劄哈密员外郎达桑阿、扎史、驻劄西藏副都统马拉、那苏泰、员外郎那逊额尔格图、驻劄呼伦贝尔领侍卫内大臣哈达哈、原任郎中伊特格尔、以上各官。尚书通智、本以归化城都统根敦、副都统席尔塔、悉赴军营。其地乏人。是以遣往。今根敦、席尔塔、已各还所在。应令通智、俟修城驻兵等事竣、即行还京。西宁原驻大臣一员、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兵兴以来。始增驻大臣章京等。今既彻兵。应于德龄、塞楞、三达礼、三员中。留一员。余并彻回。至五十七、齐明、军前历年最久。应令理藩院奏请更换。肃州办理军需。较前亦少。应于岱齐、阿兰泰、二员中。留一员。哈密驻劄章京。协同扎萨克办事。因一人不能换班。又增一员。定例二年更代。哈密现有驻兵。达桑阿、扎史、仍应留彼。俟年满更代。西藏向无大臣官员驻劄。前以康济鼐与颇罗鼐、交恶相攻。因遣大臣率兵暂驻。今达赖喇嘛还藏。兵亦彻还。毋庸更驻大臣。现今侍郎杭奕禄、有事赴藏。令其酌办奏到日。再将马拉等定议进止。哈达哈、前往军营。亦四载余。请交兵部。于明年二三月间、奏请遣官赴呼伦贝尔更换。伊特格尔、亦令同还。得旨。西宁著留德龄。肃州著留阿兰泰。其通智承办之修城驻兵等事。著令完毕。再行具奏请旨。余依议。

    ○八旗王大臣会议、侍读学士积德条奏、拖欠钱粮人等之入官房地奴仆。与坟墓相关。赏还本人。画一办理一事。入官房屋地亩。与坟墓相关者。从前入官时。有登记档案者。亦有临时报出者。此内亦有希图徼幸多报者。若视其报出、即行赏还。则不肖之徒。希图徼幸妄报。在所不免。臣等公同酌议、入官坟茔祭田内与坟墓相关者。如系三顷以下。即查出赏还本人。其十余顷者。将三顷赏还本人。余者入官。此项房地内。卖出者、交各该旗查明在部原交数目。支领赎出。退还本人。看守坟茔人内。已经卖出者。若令赎还。或有拆散夫妇之事。除已经卖出者。毋庸议外。其现在官者。俱请查还。又此项坟茔地亩。圣主施恩赏还。诚恐伊等绝祀。实仁慈之至意。但此内有弟兄数人者。虽一人之房地入官。其弟兄尚有房地。若此者。请毋庸查办。如此、则圣恩周遍。亦可去宵小徼幸之事。命下之日。交与各旗秉公查办。从之。

    ○定边大将军庆复疏言、臣等与喀尔喀副将军等、酌议安设卡伦。每处于侍卫护军中。选一人专管。再于喀尔喀四部中。选贤能台吉一人、协同办理。其台吉等月粮。照例给与。兵丁六月一换。喀尔喀内卡伦。并如旧例。每处拨章京一员。兵丁二十名。于西三部落。按佐领拨出。其豫备操演兵三千名。于土谢图汗敦丹多尔济部下。拨扎萨克一员。副台吉三员。官七员。兵一千三百六十二名。于贝子成衮扎布部下。拨扎萨克一员。副台吉二员。官四员。兵七百四十八名。于扎萨克图汗格勒克雅木丕勒部下。拨扎萨克一员。副台吉一员。官三员。兵三百五十六名。于车臣汗达玛琳部下。拨扎萨克一员。副台吉二员。官四员。兵五百三十四名。每名给马三匹。每百人纛一杆。十人旗一面。五人帐房一架。计兵三千名。内一千名。给与鸟枪。每年六月初旬。齐集鄂尔昆。操演豫备。九月彻巡哨兵时。令各归本游牧处。先是、西边三部落中。共拨兵一万二百名。于车臣汗部下。拨牵驼兵六千。嗣减一千。存五千。合计一万五千二百名。除驻劄鄂尔昆、乌里雅苏台、一千五百名。每年调往鄂尔昆操演三千名。尚余兵万余。令在本游牧处。整练保聚。以备缓急之用。有事易于调集。器械务令整齐。令副将军与参赞贝勒公等。一年一次会阅。每年出哨之兵。各路并拨一百五十名。每逢夏秋二季。三路分拨。拨东三省营总三员。率领前往。其侍卫护军等。俱有管辖卡伦之责。若复令出哨。恐人不敷用。请于在京新满洲索伦巴尔虎厄鲁特等侍卫中。拣发十员。以备差委。三年期满更换。得旨。如所请行。其初次查勘台站。著派参赞大臣一员前往。嗣后间岁派参赞大臣一员往勘。至喀尔喀游牧处。豫备之兵。其会集、及检阅器械。著将军参赞大臣会议、于参赞大臣内派出一员。会同喀尔喀副将军、参赞贝勒公等、公同阅视。其将军亲自会阅之期。几年一次。著额驸策凌、酌定具奏。

    ○丁亥。上诣雍和宫梓宫前行月祭礼。

    ○大学士管浙江总督嵇曾筠奏、浙盐现已充裕。前将淮盐通融接济。恐奸贩影射。请即停止。从之。

    ○吏部议覆、署兵部侍郎王士俊奏请、嗣后现任官员。父母年七十以上。家无次丁者。或有兄弟、而笃疾不能侍养者。及父母年老、虽有兄弟、而同父异母者。又祖父母年七十以上。家无次丁者。或年至八十以上。虽家有次丁。愿请终养者。不拘历俸三年之限。该督抚取具印结具题。仍照旧例。准其回籍终养。应如所请。从之。

    ○戊子。训文武大吏和衷、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国家封疆重寄。端于督抚是赖。督抚两官。实为一体。至于提镇。均任封疆之责。文武虽有专司。兵民虽有专辖。而事皆朝廷之事。兵皆朝廷之兵。民皆朝廷之民。譬如手足臂指之同在一身也。乌可以歧而二之。存彼此之见。分畛域之形哉。古人重和衷之义。盖两三人共一事。和则成。不和则隳。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书曰。推贤让能。庶官乃和。刘向曰。众贤和于朝。则万物和于野。和之收效。彰彰如是。苟其不和。督与抚各持己见。互相龃龉。则教令纷更。事务稽滞。百姓罔知趋向。属吏无所禀承。事每多歧。泽不下逮。甚至乖戾之气。上干天和。而全省受其害矣。文与武不和。则文员藐视武弁。而存疎远之心。武弁嫉妒文员。而怀不平之意。以致兵民不协。争斗相寻。而闾阎行伍。皆为之不宁矣。凡此不和之故。往往起于意见之参差。而成于属官之谗构。凡人性情好尚。不能皆同。气质偶偏。亦所不免。而不肖属员。每利于上官之不睦。得以自行其私。遂尔乘间伺隙。巧于浸润。日积月累。嫌隙益深。至于不可解释。向来各省大员。多蹈此习。而不自知其非。我皇考屡加训饬。尚有未能悛改者。如程元章、隆昇、元展成、哈元生、即目前之显然昭著者矣。皇考圣谕曰。人臣共事。断无公而不和之理。此千古不易之大训也。盖以公心事主。则其心止知有国事。不知有已身。僚采之间。同心合志。惟期有裨于政治。有益于民生。而爱憎无复介怀。恩怨有所不计。又岂区区萋菲谗间之言。所能摇惑于万一哉。朕深虑向来之积习难除。人心之蔽锢不觉。用是切颁谕旨。儆戒提撕。凡为封疆大臣者。果能各矢公心。屏除私意。同舟共济。休戚相关。则诚意交孚。上行下效。官弁皆敦协恭之谊。兵民胥成豫顺之风。和气致祥。受天之祜。岂非朕心所厚望欤。

    ○谕内大臣海望、广储司每年所收八旗滋生利息银两。往往不能尽用。徒存于库。此项银两。原为滋生、以助贫穷兵丁缓急之用。今尔等一年之内、所收利息若干。兵丁一年之内、红白事件、需用若干。羡余若干。按此项羡余银两数目核计。或现在加恩赏给应领恩赏人等。或遇未得钱粮、不应支领恩赏之鳏夫、及无子嗣之孀妇。红白事件、赏赐之处。著内务府总管会同八旗大臣、查明详议具奏。寻议、内务府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兵丁先后共支领过滋生银一百十万两。每月应交利息银一万一千两。每年共得利息银十三万二千两。内除汉军于明年正月起、赏给恩赏银外、八旗满洲蒙古包衣三旗。约计应需银七八万两。羡余之银。仍尚有二万余两。照此数核计。应赏事件十八款。俱予加增定议。俟命下之日。请即由本年交纳利息银两内动用。年终汇题。八旗照原议支赏银两数目奏闻汇题。羡余银两存库。从之。

    ○授一甲一名进士金德瑛、为翰林院修撰。一甲二名进士黄孙懋、一甲三名进士秦蕙田、为翰林院编修。

    ○兵部议准、贵州按察使方显疏请、武闱乡试、于本省州县调取科甲出身之员。不必于别省调取。各直省一体遵行。从之。

    ○辛卯。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命广布御纂经书。定生员试经解。谕总理事务王大臣、从来经学盛。则人才多。人才多。则俗化茂。稽诸史册。成效昭然。我皇祖圣祖仁皇帝。道隆羲顼。学贯天人。凡艺圃书仓。靡不博览。而尤以经学为首重。御纂周易折中。尚书汇纂。诗经汇纂。春秋汇纂等编。又有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