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四

    卷之四十四 (第3/3页)

管地方。增添兵丁。移驻文武员弁。分设营汛驻防。应于松桃建筑砖城一座。分防嗅脑、落塘大塘木树、康金大平、茶苞茅岩、拗构、皮乾塘十营汛。建筑土堡十座又建副将衙署一所。游击衙署一所守备衙署二所。千把总衙署九所同知衙署一所。现在勘明基址。确估料物。动项兴筑。应如所请。从之。

    ○以故贵州小程司土官程玉妻陈氏、暂摄小程司事。

    ○丁卯。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总理事务王大臣等奏热河地方。甚为紧要所居满洲兵。现有八百名其从前一千操演兵已遣往归化城驻劄热河所余满洲兵较少。理应添设查京城闲散人丁一万三千八百余名。请将一千二百名、拨往热河。热河兵丁八百名。俱分拨官房、在桦榆沟喀拉河屯等处驻劄。今遣往一千二百名。即将拨往热河之一千兵房屋、给与居住。又查得热河八百名驻劄兵。每月、领催等食饷四两。兵丁等食饷三两。领催兵丁等、每匹应领米四石四斗。共马二百匹。拴马者、每匹应得乾银二两。今新添驻劄兵一千二百名。应得粮饷亦照此例。从之。

    ○监察御史朱凤英、奏。御试词臣、详加甄别。厘为四等。其在末等休致十二人。仰恳圣慈饬赐引见。量才酌用。以最后效。得旨。朱凤英此奏、明系瞻徇情面。朕前月考试翰詹官员。先于养心殿引见。其中有年力衰迈。及人才不及者。皆一一记名。及亲阅试卷。而此十余人文字。又复列在四等。是伊等人文。经朕再三评隲。而后降旨休致。并非因试卷一日之短。而遽加摈斥也。朱凤英如果确知中有可用之人。即当举出名姓。据实陈奏。今乃泛指十二人中。不无可用之材。请朕复行引见。是其胸中必有注意之人。而为此含糊之奏。以图侥幸。其瞻徇之处甚属显然。著交部严察议奏。

    ○予故正白旗蒙古副都统阿必达。祭葬如例。

    ○以故广西江州土知州黄锡圭之子黄承烈袭职。

    ○已巳。户部议准、湖北巡抚钟保疏报、安陆府属之何家集等十六处、襄阳府属之双沟等十集、郧阳府属之安阳、龙门、江峪、三处。耰锄箕帚薪炭鱼鰕杂税。向不入正项。请全行裁革。从之。

    ○建四川新设打箭罏厅关帝三代庙宇。春秋致祭。

    ○户部议奏、总漕补熙遵旨疏请豁免上下江、自康熙五十二年起、至雍正十二年止、未完民欠漕项银、共三十万六千七百两有奇。米、七万一千三百四十石有奇。麦、二万二千九百五十石有奇。豆、二百六十六石有奇。应照数豁免。从之。

    ○又议奏、江西巡抚岳浚覆题、先经升任巡抚俞兆岳、疏请将江省贮局铜觔。照江浙等省之例。开罏铸钱。搭放兵饷。以裕民用。经九卿议、设罏铸钱。必得铜觔充裕。铸出钱、足敷通省流行。方免钱价昂贵之患。今摺内并未声明。难以悬议。应令该抚查明具题。今查局贮生熟铜、连收私铸、翦边钱。共计二十六万五千一百三十斤有奇。足资铸用。每钱重一钱二分。共可出钱三万二千一百六十串有奇。以之搭放兵饷。自能渐次流通。不致昂贵。应准开铸。并请颁发样钱。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山东范县民魏群妻王氏。

    ○庚午。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禁止烧锅一事。朕从前降有谕旨。因孙嘉淦条奏。复降谕旨。令王大臣九卿集议。续经两议具奏。朕又降旨令其确议。今思禁止烧锅。乃关系民生日用之事。该省督抚大臣。所当悉心筹画者。著将朕屡次所降谕旨。及孙嘉淦所奏。与王大臣九卿等所议。悉行抄录。交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督抚。各抒所见陈奏。不必会同商酌。

    ○又谕、刘元燮所奏、李绂、张坦麟、二事。朕实并未降旨。亦未将旨收回。而外边遽尔传说。此风断不可长。伊有风闻言事之责。此奏甚属可嘉。著交部议叙。此等妄行传说不已。将来吓诈生事之弊。皆从此出。此向来南书房之陋习。经皇考十三年以来。教训殷勤。此习已渐改革。嗣后九卿、及南书房翰林等、务当小心恪遵。凡有关系之事。倍加慎密。不可纤毫洩漏。遇风影之谈。尤不可轻信传播。以惑众听。如有仍蹈前辙者。经朕访闻。或科道等官纠参。必加严惩。至于汪由敦、陈辩一摺。如伊果有其事。虽强辩何益。如实无干涉。则不辩自明。亦当静听。乃朕甫交总理事务王大臣询问刘元燮。伊何由得知刘元燮奏中有伊名乎。即此已足见其耳目颇广。必招摇生事。不安分之人也。著革去内阁学士。在侍读学士上效力行走。

    ○吏部议准、刑部左侍郎刘统勋奏称、臣伏见新任督抚提镇。往往奏请随带人员。以备委用。在封疆大吏。平日亲知灼见。自应有干练之才。足收指臂之益。惟是先寄耳目于数人。即付腹心以要缺。补用不循资格。舆论指为私交。更相仿傚。滋弊多端。嗣后请文员除河工效力。武员除军前效力外。概停其随带。如本省、本标、人员。不敷任用。则奏请由部拣发。若调任之后。于属员内果有才能出众之人。则据实保奏。仰候皇上谕部引见。量才任使。如此、可以杜封疆大臣、偏袒之陋习。才能人员、钻营之故智。似于政体官常。均为允当。从之。

    ○以故扎萨克郡王策凌拉朴坦之子策朴德恩巴勒珠尔、袭职。

    ○豁免山东章邱县缺额银米。

    ○免浙江仁和、安吉、德清、武康、四州县水灾、乾隆元年分额赋有差。

    ○辛未。禁偷放运河水源。谕总理事务王大臣、今年五月间。山东雨少。运河水浅。以致粮艘不能衔尾而进。沿途挖浅起剥。甚费经营。而临清以北、更多阻滞。朕细加访察。临清以北。全赖卫水合汶济运。而卫水发源于河南卫辉府。至临清五百余里。沿河居民。往往私洩、以为灌溉之用。每致运河水浅。粮艘难行。经前任河臣靳辅题定、每年于五月初一日尽堵渠口。使卫水全归运河。以济漕运。此<?历心>年遵行之成法也。今因日久法弛。卫水来源。小民不无偷放之弊。遂至运河水势。长落不常。重运难于北上。目前正当紧要之时。所当稽查严禁者。著北直河南督抚、速行办理。务使卫水涓滴不致旁洩。粮运遄行无阻。若地方有司。有视为故套者。即行查参。

    ○先是十三日得雨。至是日、甘霖大霈。四郊沾足。上心怡悦。朝野欢腾。

    ○户部议奏、署陕西巡抚崔纪疏报、商南、山阳、雒南、肤施、等县。冰雹损伤田禾。应令该署抚饬知各县。将被灾地方逐户查明。借动仓粟。加意抚恤。得旨。依议速行。

    ○壬申。旌表守正捐躯直隶武清县民杨进忠女杨氏。卷之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