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十一

    卷之五十一 (第3/3页)

御史、严查从重治罪。得旨。上年八月。朕加恩八旗官员兵丁。借给一年俸饷。而京师钱文货物、一时昂贵。彼时即降旨晓谕。令其省改。不得蹈为富不仁之戒。目下朕又加恩、借给八旗兵丁半年饷银。以厚其生计。乃帑银尚未领出。而钱价物价、已经骤长。此等商民、竟不凛遵从前谕旨。而惟以图利为心。是不奉法之奸民矣。殊不知兵民原属一体。贸易亦应公平。况兵丁以银易钱易货。商贾营运得以流通。即照常市卖。亦尽可获子母之利益。何得借以居奇。不知餍足。为此贪饕剥削之计致使国家加惠兵丁之善举。竟为奸民等所阻。其罪诚不可逭矣。朕思伊等商民。自营生理。或一时为利欲所蔽。专务贪取。而昧于公平之义。然既具有人心。则天良未泯。尚可望其醒悟。著步军统领、顺天府尹、五城御史多方晓谕。速令悛改。如仍蹈故辙、则国法难宽。即照该御史所奏、从重治罪。如兵丁等、因此谕旨。有向铺户短价强买者。经朕访闻。亦必重治其罪。

    ○壬子。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癸丑。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前闻福建闽县、侯官、长乐、福清、连江、罗源、等六县。于八月十五夜、台风为患。庐舍舟船、多有伤损。已谕令该督抚、督率有司、安插赈恤。务使兵民得所。今思此六县民人、从前曾经被水、今又被风。各为缮葺室家之计。未免拮据。其本年额徵未完钱粮、输将竭蹷。著该督抚转饬该县、暂缓催徵。看地方收成情形。应于何时徵收。再令民间完纳。该部可遵谕速行。

    ○又谕。滇省安宁等地方。上年收成歉薄。朕屡降谕旨。令该督抚悉心筹画。多方经理。以济民食。除蠲除钱粮外。并将分作三年带徵之秋粮。全行豁免。俾闾阎无追呼之扰。但闻滇省有夏税一项。久经以麦改米。同秋粮并徵。今秋粮既免。而夏税犹分年完纳。恐小民难以分别输将。而官役又易于从中滋弊。非朕加惠边民之意。著将上年歉收各属夏税、共麦、荍、豆折徵米一万八千二百六十四石七斗零。米荍、折徵银四千八百五十四两五钱八分。永北府未完带徵麦、一百四十一石。悉予豁免该抚张允随、可即宣朕此旨。通行传谕。并饬有司。确实遵行。毋使不肖官吏、及地棍人等。侵蚀中饱。

    ○命本年各省秋审情实人犯、停止勾决。

    ○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议覆户部左侍郎赵殿最等奏、筹酌东省运河各事宜。一、东省沿河诸湖、蓄水济运关系最钜。查东岸之马踏、蜀山马场、独山、西岸之微山诸湖多种芦苇。虽目下湖势不十分迫促。若再占种、于运道大为不便。请令河抚诸臣、严行禁止。再西岸南旺、南阳、昭阳、等湖向系水柜。现在仅堪洩水。不能复用。亦请修治。均应如所奏办理。一、大小清河。乃济水之故道。二河原相表里。以洩济南、青州二府之水。实为民利。今大清河现在通流。小清河久经淤塞。现据仓场侍郎陈世倌奏请、开小清河之下游海口。以防水潦冲溢。但下游固宜疏浚。而上游必须一律宣畅。亦请次第兴修。应敕山东巡抚亲履确勘具奏。一、挖浅按户派夫。多系穷民。或不给以工食。请严谕河员。务使亲身派给。亦应如所奏。从之。

    ○又议覆升任甘肃巡抚宗室德沛、请豁免甘省河西、甘凉宁三府州县卫。随徵马粮一万一百余石零。查此项原系前明额外之徵。于民实多苦累。况该省河东各府、额徵粮内、并无马粮一项。而边地穷民。独相沿未革。应如所请。自乾隆戊午年为始照数豁除。得旨。依议。

    ○户部议覆、闽浙总督衔、专管福建事郝玉麟疏报、台湾社番巴老等、率男妇二百八十五名。归附版图。请输年贡獐鹿皮、暨折饷银两。酌收每年獐鹿皮各一张。免其折饷银两。以示羁縻。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山东莱阳县民董松儿妻、孙氏。

    ○甲寅。孝敬宪皇后忌辰。遣官祭泰陵。

    ○乙卯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兵部议覆山东巡抚法敏疏称、东省河抚两标、所有赏兵生息银两。敷用有余。查兖、登、二镇。兵数众多。兖镇现存本利银二万余两。登镇现存本利银一万八千余两。每年所获息银、不敷赏给。请于河抚两标。各拨出银三千两。以五千两添给登标。以一千两添给兖标。于乾隆戊午年为始。照数酌给。应如所请。从之。

    ○户部议覆、署理陕西巡抚事崔纪、疏请豁免神木、府谷榆林、怀远、靖边等县雍正十三年分。借给鄂尔多斯乏食蒙古京斗米五千四百九十石有奇。应如所请。从之。

    ○礼部右侍郎方苞疏言、九卿会议、宜令主稿之部、先行定议。然后移送九卿。俾得从容审度。如所见既同。既移稿画押。倘其中尚有数人未协所议。则主稿之部。会同未协各员、商确至当。使并列上奏以候圣裁。又九卿而外。詹事、科道各官。应照旧例。俾得并与会议。其中或有卓见。与主稿之部原议不符。亦得随九卿后、公同商酌。得旨。廷臣会议公务。其秉公建白与否。皆发于其人之中心。非立之章程、可迫之使然者。如方苞所奏、不但事有难行。即定以为例、而不肯视国事如已事之人、其缄默仍如故也。嗣后九卿等、当思受朕简畀之恩。凡遇廷议事件。胸有所见。即据理直陈。互相参酌。以归于至当。毋得推诿主稿衙门、随班画题、以了故事、有负朕博采众论之至意。

    ○设榆林府司狱一员。从署陕西巡抚崔纪请也。

    ○以刑部尚书那苏图、署理兵部尚书务。

    ○是月。两江总督庆复奏、江省人民。好谈祸福。自立教名。因有缘明教、斗母教、五恩教、长生教、等称。节经谕令地方官严察。兹查获南汇县缘明教张瑞林等。上海县假谈天主教张乾等。审无为匪情事。惟图诓骗财物。遂将为首立教之人、及在会执事人等。分别枷杖。得旨。如此办理。殊属宽严得中。防微杜渐之意。

    ○又奏、江浙接壤。风土大略相同。浙省蚕桑之利甲天下。而三吴组织所需。皆资市贩。应令各州县官、查勘该处地方。可以植桑者。即官买桑秧、分给居民种植。示以育蚕之法。如有成效。即加奖赏。俾小民各知蚕桑之利。得旨。农桑乃为政之本。所当时刻留心。此奏欣悦览之。

    ○闽浙总督衔、专管福建事郝玉麟奏报、闽县、侯官福清长乐、罗源连江、等六县被风。松溪、政和建安、瓯宁等四县、被水、请缓徵本年钱粮并赈饥各事宜。得旨。览。被灾州县、务须加意抚恤之。

    ○又奏、泉漳地方、民风强悍、查有奸徒、假神纠夥、造作谣言、谋为抢劫、现经拏获审究。总期毋纵毋枉、以安良善。得旨。此等事、若听其蔓延。则为害非小。若严究首恶。则余类自散。毋纵毋枉之言、得之矣。然地方中不可屡有此事也。

    ○湖南巡抚高其倬奏、查勘长沙、善化、邵阳、桑植、澧州、等五州县、被水甚轻。补禾又成实。不为灾。其茶陵州、及衡山新化二县属。田禾被水较重。现已先给两月口粮。再于冬春之间。给三个月口粮。以资接济。得旨。览如此尽心办理、方是。不可以通省丰收。遂置受偏、灾者勿论也。

    ○河东河道总督白钟山、山东巡抚法敏奏、东省汶上县南旺地方。较南北独为高亢。古称水脊。汶水至此、南北分流。以济漕运。故又名分水口。为东省全河枢机。旧有禹王庙、分水龙王庙、前明工部尚书宋礼祠、凡三区。实为往圣先贤、及山川之神、有功德于民者。现会同钦差侍郎赵殿最、查勘戴村坝。目睹各庙、日就倾颓。应饬地方官确估详题。委员监修。以肃祀典。得旨。此系应举行之事也。俟工程完竣之日。汝等奏闻。

    ○山西巡抚觉罗石麟疏报、晋省于七八两月。得有透雨。查勘通省。惟兴县、永宁、临县、临晋、荣河、等五州县、雨泽未遍。难望收成。所有被灾贫民。现经分别极次、酌定赈济。得旨。晋省得雨、较直隶为尤迟。且闻米价日贵。此奏不稍涉粉饰乎。至被灾州县、加意赈恤之。毋致失所。

    ○四川巡抚硕色疏奏、前奉恩旨。各省出借仓谷。至秋成后还仓。若值歉收。免其加息。查川省春借仓粮。无论丰歉。概不加息。应请仍照旧例。得旨。自应如是办理者。岂有向无加徵、而反因此加徵者乎。

    ○又奏、川省自设立社仓以来。惟达州、内江、等三十余州县。有捐贮谷二万一千余石。此外百余州县。俱无存贮。查川省常平仓、每年春粜秋还。多有盈余。应将各属盈余。俱令买入社仓。或盈余州县社粮已多。即将此州县之盈余。拨买粮少州县之社仓。俟数年后。皆有积蓄。民自乐捐。积贮有数。再行酌量建仓。得旨。既经周详筹画。其次第实力行之。以观后效。

    ○两广总督鄂弥达奏报、本年八月初二日。高雷琼等属。陡被风潮。现在委员赈恤。得旨。此乃八月初二之事。至九月初十、始行陈奏。乃云现在委员赈恤。先行具奏亦可谓留心民瘼者矣。

    ○又疏报、东省雨泽稍稀。米价未能平减。得旨。或平粜、或赈恤务在民受实惠。切不可以已不饥、而瘼视民饥也。

    ○福州将军隆昇奏报、省城陡遇飓风骤雨。庐舍损坏。除民间被灾情形、即当俟总督郝玉麟查办外。所有四旗两营、及水师旗营各兵丁。俱有损坏房屋。现在分别旗营。借给银两。以为修葺之用。得旨知道了。此等奏报、惟应以实。督抚或有隐饰。尚赖汝等据实奏闻。若汝等复存讳灾之念。则虽百摺奏、庸何益耶。

    ○山东兖州镇总兵李建功奏、奉到漳河神庙。御书福佑通漕扁字一幅。敬谨摹刻。择日悬挂致祭。以答神庥奏入。报闻。卷之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