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十五

    卷之五十五 (第2/3页)

分。支给雇募。不许地方官稍有亏短。俾兵民均得沾恩等语。黔省兵丁。数年以来。踊跃奉公。颇为效力。此番新疆内地。拨补各兵。有搬移家口者。所需口粮路费人夫各项。俱著照张广泗所奏。动帑给发。俾各兵家口路费有资。不至匮乏。再朕思拨补新疆兵丁。其搬移家口。较之内地兵丁。更为艰苦。应于给与银粮夫役之外。特沛格外之恩。令其从容宽裕。以资日用。张广泗查明新疆前后所设兵丁。有未经搬移家口者。令于家口到日。每兵一名。赏给一季口粮。免其扣还。再借给两季饷银。分作八季、陆续坐扣还项。其内地搬移家口之兵丁。既有一番迁移。亦必需安顿之费。每兵一名。准借给一季饷银。分作四季扣还。张广泗即转饬各标营。通行晓谕。俾各均沾实惠。以副朕加惠兵丁之至意。

    ○调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吉三、为正红旗满洲副都统。正红旗满洲副都统阿兰泰、为正黄旗满洲副都统。

    ○乙巳。上御乾清门听政。

    ○诣皇太后宫问安。

    ○户部议覆、江西巡抚岳浚疏称、遵旨密议、南昌府属南昌、新建、丰城、进贤、宁州、奉新、靖安等、七州县。应减浮粮一项。先经雍正元年、减免一半。尚存浮粮银七万五千五百四十九两零。再请酌减一半。银三万七千七百七十四两零。于乾隆三年为始。按则逐一扣除。应如所请。从之。

    ○大学士管浙江总督嵇曾筠疏报、海宁县建筑石塘工竣。下部知之。

    ○蠲免江南高淳县、本年虫灾额赋。桃源、宿迁、睢宁、三县。淤地未完银粮。

    ○调户部左侍郎赵殿最、为吏部右侍郎。

    ○以詹事府少詹事陈德华、为詹事府詹事。

    ○以翰林院侍读学士吴应枚、侍讲学士邹升恒、俱充日讲起居注官。

    ○予故江苏巡抚邵基、祭葬如例。

    ○丙午。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据驻防哈密提督樊廷奏称、本年蔡巴什湖、屯种地亩。经管之官弁兵丁等。人人黾勉。不敢少懈。天时人事。两收其效。计算收成分数。自十一分、以至五十三分不等。均称丰稔等语。口外驻防兵丁等。于屯垦事务。加意经理。收获丰足。甚属可嘉。其各官弁兵丁人等。俱著交部照例议叙。以示奖励。

    ○免江苏徐州府属铜、沛、萧、砀、四县。民欠未完银两。

    ○丁未。上诣寿皇殿行礼。

    ○准噶尔部人策凌古尔巴纳、来降。命赏给安插如例。

    ○赈贷黑龙江、被水灾户口粮。

    ○戊申。修奉先殿告成。上亲诣致祭行礼。

    ○己酉。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兵部议准、广东按察使王恕、疏请崖州营参将守备等官。照烟瘴文职例二年报满。更换升用。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河南长葛县民王大用女王氏。

    ○湖北巡抚杨永斌疏报、湖北新辟鹤峰、长乐、二州县。成熟田、地、山、共八百三十七顷二十一亩有奇。

    ○庚戌。命清理马厂牧放事宜。谕曰。国家马政。最关紧要。必平时牧养蕃息。斯缓急可以备用。从来用兵之时。需用马匹。俱发帑采买。为数甚多。且诸王等俱有进献之马。近年彻兵之后。此项马匹。未见著落。即云每年有倒毙者。亦每百匹中。不过数匹而已。其应存之马。作何辨理清楚。亦未据详悉妥议。夫牧养马匹。必须经理得宜。俾孳生蕃庶。日见其多。方为有益。然以无事之时。而频年饲养。不特糜费钱粮。且恐畜养过多。草料腾贵。于兵民均有未便。是在今日而筹议马政。须不糜费国帑。而孳生蕃盛。乃为策之善者。其应如何分设厂地牧放。俾永久有益之处。著总理事务王大臣、议政大臣、会同八旗大臣、该部、详查妥议具奏。至于京师亦需用马匹。而厂地多在口外。未免离京稍远。即如本年八月间。朕欲躬诣泰陵。即据兵部奏请、将京城八旗出厂马匹内。调回应用。夫以口外马匹。调至京城。用后仍须发回。则往返之间。马匹已致疲乏。又岂能济一时之用乎。附近京师。如密云热河诸处。有可安设马厂者。亦宜酌议安设。则调用更属近便。王大臣等、可一并议奏。

    ○户部议覆、山西巡抚觉罗石麟疏报、山西兴县、临县、永宁州、临晋县、荣河县、被旱灾地。遵旨分别平粜、缓徵、蠲免、各事宜。得旨、依议速行。

    ○礼部先期疏请、皇上躬诣泰陵。行释服礼。得旨、是、依议。

    ○工部议覆、福建水师提督王郡疏称、台澎战哨船只。分案估修。以免稽误。又遭风船只。定限分别赔修补造。应如所请。从之。

    ○蠲免甘肃平番县、本年旱灾、应徵银粮草束。

    ○辛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礼部先期疏请、皇上释服后。祫祭太庙。恭行吉礼。得旨、依议。

    ○赏恤渡台遭风淹毙兵丁。

    ○壬子。是日起、上以冬至祀天于圜丘。斋戒三日。

    ○命平郡王福彭、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留京办事。

    ○癸丑。赏给蒿齐特、喀拉沁、穷乏蒙古民妇。银两布疋。

    ○是月、钦差兵部左侍郎孙国玺等奏、查明山西各属丰歉情形。得旨。知道了。如此办理甚是。第汝等银米兼赈之议。朕不以为然。何则、因饥荒而赈米。则民无菜色。未闻因饥而赈银者也。若有米谷之可买。则无庸官为赈济矣。且贪官蠹役。从未有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