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十一

    卷之六十一 (第2/3页)

堂。

    ○准噶尔使臣达什等、奉表至京。表曰、准噶尔台吉噶尔丹策零奏言。恭进大皇帝圣明。雍正年间。世宗宪皇帝。与我父当日情事。大皇帝既尽知之。不敢复渎陈。近者屡欲遣使。恭请圣安。因前岁吹纳木喀赍回敕书。内有尔诚遵皇考前旨定界。则遣使来。不然、亦无庸复遣之谕。窃思遵照大皇帝谕旨。我属下人。不得至阿尔台山。实有未便。倘冒昧陈请。又恐有乖谕旨。势不得已。暂尔停遣。去秋我边界人言、蒙古在我境内。安设卡伦。携二人来。因念既不得遣使。事又不容中止。不若即藉此二人。致书车臣汗。令其转达。车臣汗报书。令我缮奏遣使。一切情事。当代为详悉具陈。故今复遣达什等入奏。向来阿尔台山。本系我部游牧之地。若尽令移住山阴。恐地窄不能容纳多人。请嗣后喀尔喀、与厄鲁特。各照现在驻牧。无相掣肘。庶几彼此两安。以广黄教。以息群生。伏祈大皇帝鉴悯。随表进貂皮三十一张。奏入。上谕军机大臣、阅准噶尔噶尔丹策零、遣使求额驸策凌转奏之疏。甚属恭顺。其事有易竟之机。可遣使赍敕前往。与噶尔丹策零、将定界之事。定议完结。著侍郎阿克敦、充正使。御前三等待卫旺扎尔、乾清门头等台吉额默根、充副使。将应议事件。皆明悉晓谕之。即与准噶尔来使、一同起程。其带领来使瞻仰之事。如何办理。并著详议具奏。

    ○又谕、照看准噶尔来使。仍派常明、海望、应赏物件。著赏给。并令晓谕来使。前因尔等致书额驸策凌。且称另有奏摺。是以令尔等至京。照例给与口粮等物。派章京等照看。今据额驸策凌。将噶尔丹策零表文。转奏大皇帝。览毕。嘉予噶尔丹策零恭顺。故又特派大臣照看尔等。

    ○正蓝旗满洲都统永兴奏、印房参领明山、营私作弊。都统傅鼐、徇情保举。请将明山革职治罪。傅鼐等交部严行察议。得旨、朕御极以来。将傅鼐陆续擢用。至兵刑二部尚书。伊不感朕之恩。黾勉供职。屡行卑污之事。甚属无耻不堪。将伊革退尚书之任。仍赏予自新之路。授为都统。理应感朕复用隆恩。竭力实心。办理事件。效力赎罪。不意傅鼐不改前非。办理旗务。仍行徇庇。邀取虚名。种种营私情由。殊属可恶。负朕之恩。非常人可比。傅鼐著革职。交部从重治罪。余依议。

    ○以詹事府詹事王承尧、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命散秩大臣襄泰、为正使。内阁学士岱奇、为副使。册封朝鲜国王李昑子李愃、为世子。赐赉如例。

    ○戊寅。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军机大臣等奏、喀尔喀台吉额默根、与副都统达尔佳、佐领乌巴什、由额驸策凌处。率兵丁十二人。差往准噶尔部落还。额默根已恩授头等台吉。其达尔佳及各兵丁等。应否量加赏给。命赏赉银缎有差。

    ○又奏、驻防鄂尔坤东三省兵丁。去年已代其半。余兵二千五百。今年当代。应拨东三省兵二千。牧厂兵五百、前往。东三省兵、应以京城护军统领等官率之。牧厂兵、应以奉天等处副都统率之。得旨、著和托克、博秀、管辖东三省兵。和义、管辖牧厂兵。

    ○己卯。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还宫。

    ○庚辰。上以恭修太庙后殿。躬诣告祭。安奉神主于前殿。

    ○辛巳。谕、朕此次恭谒泰陵。著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在京总理事务。

    ○户部议覆、福建布政使王士任奏称、闽省秋屯兵粮米石。例于每年二月开徵。查现在米价昂贵。民力维艰。请将乾隆三年秋屯兵粮十二万八千余石。听民完纳一半本色。一半折色。定价以一两一石徵收。至不敷兵米、应在台谷、及监谷内、动碾支给。其折价银解司库。买补还项。均应如所请。得旨、依议速行。

    ○壬午。谕、去冬北方雨雪短少。农家待泽甚殷。入春以来。惟山东省所报雨雪。似已足用。直隶、河南、山、陕等省。虽陆续奏报。看来俱未沾足。京师目前亦曾得雪。稍觉沾润。未为优渥。目今东作方兴。麦秋所恃。惟在春霖。而雨旸之时若。非可豫料。惟当修人事以待天时。储蓄之方。不可不早为之备也。况去岁收成歉薄。今岁青黄不接之候。更与往岁不同。所有应行事宜。或借贷仓谷。或减价平粜。凡可以利益民生者。亟宜多方筹画。先事绸缪。向来祈求雨泽。皆在立夏以后。但此时正当望雨。该督抚等、各宜虔诚修省。感召天和。庶甘雨应时。麦秋有望。朕因直隶歉收。去岁曾降谕旨。欲遣侍卫官员。分路平粜。后据总督李卫奏称、可以迟至正二月间。昨因李卫未曾奏请。特降谕旨询问。今据李卫奏到。现交原议之大臣、会同该部速议。夫食乃民天。所关至重。无刻不系朕怀。各该督抚、宜共体此心。加意抚绥。豫为经理。以无负爱养黎元之寄。勉之。

    ○吏部题、大学士福敏、应授殿阁、及尚书兼衔。得旨、福敏著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

    ○移山东兰山县罗滕镇巡检、驻青驼寺。铸给印信。从山东巡抚法敏请也。

    ○是月。两江总督那苏图奏、上年徒阳运河。大挑届期。经题准兴工在案。查去冬雨雪连绵。现在河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