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十五

    卷之七十五 (第2/3页)

银一两。是日上奉皇太后回銮。驻跸五里河。

    ○甲辰。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上亲射。恭请皇太后临阅。射毕。恭送皇太后还行宫。

    ○减直隶正定府城河地亩额赋。并豁除旧欠。谕曰。朕闻从前直隶正定府。城河水深之时。原有鱼藕之利。河岸浅滩。兼可种稻。每年额编租银六百两。后因滹沱河水涨。流沙淤漫。渐致缺额。俱系府属三十州县、公捐起解。雍正五年间。虽经营治稻田。合计新旧田亩之数。仅得六顷九十余亩。而藕地亦不过二顷一十余亩。每岁所收租银。祗有二百八十余两。较之原额、尚不敷三百一十余两。其雍正十二年以前旧欠。已经豁免。今特加恩。自雍正十三年以后、不敷银两。概行豁除。嗣后每年祗照二百八十余两之额徵收。以纾官民派垫之累。著该部行文直隶总督、即遵谕行。

    ○又谕、朕此次回銮。奉皇太后在南苑驻跸数日。随驾汉大臣等、俱著回京办事。不必随往。内阁本章、照例每日进呈。各部院有应奏事件。著照常具奏。

    ○又谕、朕进宫之后。部院衙门、照旧例奏事。八旗护军统领、领侍卫内大臣等、衙门事件。照圆明园之例。轮班具奏。如此、具奏事件、引见事件、不致积累。而旗下大臣、朕亦得常见。再非该班之旗分衙门。若必有应奏事件。不必轮班。即行具奏。封印开印之际。不必轮班。

    ○命署理青州将军事务领侍卫内大臣阿斯海、来京。以署领侍卫内大臣钦拜、代之。

    ○是日驻跸半璧店。

    ○乙巳。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今年直隶各州县、收成丰歉不一。米价未免稍昂。而奉天、山东、二处。年岁俱获丰收。从来邻近省分。必须商贾相通。以丰济歉。则需谷者既得以糊口。而粜贩者又藉以营生。殊属两便之道。但奉天、山东、俱届海滨。地方官吏、因向有禁米出洋之例。未肯任从民便。用是特颁谕旨。奉天、山东、沿海地方商贾。有愿从内洋贩米。至直隶粜卖者。文武大员、毋得禁止。但商贾米船放行之时。该地方官给与印票。仍行文知照直隶总督。其沿途巡海官弁、亦时加查验。毋令私出外洋。米船既抵天津。卸米之后。直隶地方官给与回照。仍行文知照奉天、山东、两省。俾米谷流通。以副朕轸恤民瘼。一视同仁之意。该部即行文奉天将军、府尹、山东巡抚、知之。

    ○又谕、据将军旺昌奏称、归化城地方。阴雨连绵。黄河泛涨。西尔哈安乐等六村、垦种屯田内。今年应徵田二十三顷。明年升科之新垦田一千零二十八顷。并民间庐舍。尽被冲淹。应查被灾民人。分别等次。散给米石。以度冬月等语。著照旺昌所请。速派干员。办给米石。令其散赈。其赈过数目。报部核销。被冲屯田内。今年应徵米草。著加恩豁免。其明年升科之新垦田亩。著再展限一年。于次年起徵。以纾民力。

    ○是日驻跸黄新庄。

    ○丙午。上奉皇太后驻跸南苑。恭奉皇太后阅围。上亲射。

    ○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遣官祭昭忠祠。

    ○谕理藩院、翁牛特贝勒彭苏克、所进之马。看来甚好。足徵伊进马之诚。甚属可嘉。著加恩赏银一千两。

    ○户部等衙门遵旨议覆、直省缓徵钱粮。虽有缓至次年麦熟、及秋后徵收之例。但一年之内。仍属新旧全徵。民力未免拮据。请嗣后分别被灾之轻重。以为带徵之年限。如本年被灾八分九分十分者。缓作三年带徵。其止五分六分七分者。缓作二年带徵。俾小民得以从容完纳。得旨。允行

    ○免江苏京口驻防绿旗各营、未完折中米价银二万三千一百五十一两有奇。

    ○丁未。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奉皇太后至晾鹰台阅射。上亲骑射。

    ○工部议覆、河南山东河道总督白钟山奏称、东省馆陶、临清、二处。前经户部侍郎赵殿最奏、请立一水则。以验浅深。查卫河水势。惟在相机启闭。水则可不必立。嗣后如遇雨水调匀之年。请将百泉等处渠闸。照旧官民分用。倘值河水浅涩。即将民渠民闸。酌量暂闭。以利漕运。或河水充畅。漕艘早过。官渠官闸。亦可酌量下板。以灌民田。应如所请。从之。

    ○戊申。上奉皇太后幸马驹桥阅围。上亲射。

    ○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遣官祭贤良祠。

    ○谕、据安徽巡抚孙国玺奏称、安省地方。今岁夏秋亢旱。得雨后期。补种秋粮。不能畅达。除望江等十八州县卫、已报灾伤外。续据报到凤阳、寿州、舒城、无为、青阳、当涂、繁昌、贵池、南陵、霍邱、虹县、泾县、铜陵、桐城、太平、临淮、巢县、庐江、霍山、含山、合肥、怀远、东流、太湖、英山、等二十五州县、凤阳、凤中、泗州、庐州、建阳、等五卫、计共四十八处。咸皆被旱轻重不等等语。孙国玺现在监临入闱。向例凡有题奏事件。俱行停止。今安省各处被旱。灾黎急需赈救。岂容稍缓时日。该部可即行文该抚、令其速委干员。分路确勘。并飞饬各州县卫、分别赈恤。及开仓平粜。采运米谷接济之处。务需亟为妥协办理。俾灾民早沾实惠。不致流离失所。其被灾稍重之地。有应蠲及应行停徵者。著遵前谕与下江一体办理。以副朕轸念民瘼之至意。

    ○又谕、据步军统领鄂善、将内务府所属米局、及正蓝旗汉军都统米局。用车载米。卖与米铺商人之处。查获参奏。夫设立米局者。原为平米价以裕旗人生计。从前设立米局。米价甚为平减。续因有人条奏裁汰米局。米价渐致腾贵。是以复令开设。今内务府及正蓝旗汉军都统米局。俱用车载米。卖与米铺商人。任其堆积。是非裕旗人生计。反致奸商射利。米价焉得平减。此皆都统等漫不经心。并不以此为事之所致也。朕曾特降谕旨。令尔等不时访查。伊等职事无多。何至所交些小之事。俱不查办。如都统等果悉心查办。俾贩卖商人。不能堆积。实卖与籴米食用之人。则米价自平。于旗人生计有裨益矣。若似此不以为事。一任属员苟且滥卖。不但米价断不能平。日久必致有人以开设米局。亦属无益。复奏请裁汰也。国家之事。屡次更改。忽行忽止。于体统亦属未合。嗣后都统等、若仍不悉心办理。或经朕访闻。或被人参奏。朕惟该都统等是问。鄂善将此查出具奏可嘉。著交部议叙。内务府总管内。因无特交之人。彼此俱不经管。始至如此。内务府所属米局事务。著和亲王总统管理。朱震亦非去得之人。所管正蓝旗汉军都统米局事务。著弘暟管理。

    ○又谕、八旗分派御史稽察事务。非惟注销文册而已。遇有八旗都统等凌虐属下。及旗员等舞弊之处。皆应查明参奏。前以查旗章京侍卫等较多。因行裁汰。正欲尔等专一稽察。责任愈重。现在都统内有被他人参奏议处者。亦有经朕特降谕旨交部议处者。尔等并未查参。从前或有弗知。嗣后若仍不留心稽察。朕必严加治罪。

    ○己酉。上奉皇太后幸三台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