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十七

    卷之八十七 (第2/3页)

今忽移动之乎。夫休兵息民。永归和好。即定界与否。亦非要事。但使彼此游牧。互相隔远。而卡伦则安设如故。至科卜多并不复驻兵。止于每年应略地时。各遣二三十人前往巡视。约不相害。如此区处。尔之猜疑亦可尽释矣。台吉其遵旨定议。俟覆奏到日。朕当明谕喀尔喀。令其游牧永远无过扎卜堪也。如是、则事体声名。彼此均有裨益。此外更无应行另议之事。朕故不复遣使。即以敕书付哈柳赍往。台吉其熟思之。如遵朕旨。则遣使覆奏。不然。数遣使何为。尔又奏称、班禅额尔德尼圆寂。欲遣人往藏讽经布施。伏祈鉴允。朕为大君。有能奉教之人。岂忍阻抑。但从前尔部人潜往西藏残害土伯特。今若经行彼地。土伯特怀愤生事。亦未可定。尔诚心布施。须俟遵旨定议后。准用百人赴藏。朕当特遣官弁护送。随敕赐各色缎十端。

    ○户部议准、浙江巡抚卢焯疏称、漕截银两。向例十月开徵。勒限两月全完。未免期促。请嗣后二月随同地丁银徵收。即于秋徵后先尽漕截支给。如停运折徵。将实徵之数解部。从之。

    ○又议准、湖广总督宗室德沛疏称、古州新辟苗疆。先经拨发帑盐。设埠试销。今已日就疏通。自可招商认引行盐。请以古州旧埠为总埠。丙妹、永从、三角<?屯土>、等处为子埠。每年销引三千八百道。按引输饷。从之。

    ○兵部奏、武职旗员处分。除革职有余罪等案。交刑部照律从重科断。其一事有两罪名者。照中枢政考罪不重科之例。惟按大事议处。其事非一案。或一时同发。或先后并发者。请照吏部查议文员之例。按款分晰议处。从之。

    ○免湖北钟祥、京山、黄安、宜城、襄阳、五县卫乾隆三年旱灾额赋有差。

    ○辛丑。上御乾清门听政。

    ○诣大高殿行礼。

    ○奉皇太后居畅春园。上幸圆明园。

    ○刑部议准、浙江按察使郑禅宝疏请、继母将前母之子。有意故杀者自应遵照旧例。将继母之子议绞。如殴伤虽重。并无欲杀之心。将继母之子。杖一百。流三千里。如肆行凌虐。以致自尽者。又与故杀殴杀有间。将继母之子。杖一百。徒三年。从之。

    ○以翰林院侍读学士吕炽、吴履泰、充日讲起居注官。

    ○以归化城副都统殷扎纳、为正白旗护军统领。

    ○壬寅。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癸卯。孝昭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吏部议覆、河道总督白钟山疏请、河弁年满留工。分别等第。给俸候补。查河弁千总俸满。因其弓马生疎。不得保送。故酌为留工效力之例。若概令在工候补。易于壅滞。请将河工效力、并年满各千总。令该督详加考验。如果熟悉桩埽。留工效力。给步粮二分。遇守备缺出。即行题补。仍照标营例。三年内未经题补者。再加甄别从之

    ○甲辰。清明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上诣恩佑寺、安佑宫、行礼

    ○户部议覆、和亲王弘昼奏仓储事宜。除禁报廒座赢余。准开雀鼠减耗掣验运通米石。增改监督员限。均无庸议外。一仓米按年收放。新陈不得混淆。应令仓场于进米时。将陈廒封固。俟新米进完。亲赴丈算。核足闭廒。设同时大收大放。仍令监督、将挨陈应放之廒。开报仓场。委员监察。一、仓中贮米太多往往于抽放后。中空旁重。鼓动墙壁。兼且难查渗漏。应定以大廒贮米一万三四千石。小廒一万石。一、东豫二省。岁运黑豆体本坚硬。又属随收随放。应将按月递减之例停止。一、通州米局铺户多有贿嘱仓役撞斛多量等弊。应令仓场严行察治。一仓中铸造铁斛虽与木斛相符。尚恐暗中更换。应令仓场逐一记烙火印。遇有修造。对准方许量用。一、京内南新、旧太富新兴平等仓。但用土墙间隔。一仓开放。四仓尽通。保无从中盗窃。应照环墙之式。用砖修砌。一、量仓用会典积方之法核计。三年内、方一尺者得三斗一升六合。三年外、方一尺者得三斗四升。但米粒须渐次坚实。此二法可否著为成例。应令仓场详查定议。工部铸造铁尺。给户部、仓场、京通十五仓、各一条。嗣后查仓交代。照依核算。一、仓役脚价银两。与个儿钱文。令赴坐粮厅支领。但该厅远驻通州。不无跋涉守候。且京通十五仓。人役众多。亦难逐名遍及。应令仓场、仍责成监督。如数散给。至所称监督向于仓役脚价内、扣取费用。今已杜绝此弊。自宜给与养廉。亦令仓场将每员酌给若干、动用何项银两之处。分晰妥议。从之。

    ○又议覆、户部左侍郎陈世倌条奏漕运事宜。一、裁北仓耗羡。查北仓截留米石。既照通仓之例。按月递减。应请嗣后免交耗米。其截留天津水师营、并易州米石。业经仓场委员抽验。地方官亦不得勒令晒扬滋累。一、失风漕船。免交茶果银两。个儿钱文。查茶果银两。系收买运丁余米。与京通各仓公用。其因赔累免交之处。令仓场查明办理。个儿钱文。原为津贴经纪运米脚价。若失风船只。临仓买补。无藉转运。或可免交。其米石无亏。仍需经纪运通者。自应如旧交纳。至各员处分。应如所请。除捏报失风。希图挂欠者。照例察议外。如汛水猝发。竭力戽救。抵通粮无亏缺。将领运守备千把总。与押运同知通判。及沿途文武员弁。一体免议。再、押运同知通判。本系兼辖。又与运弁有间。凡有处分。亦应从轻。原议罚俸六个月者。改为三个月。罚俸一年者。改为六个月。降二级留任者。改为降一级留任。降二级调用者。改为降一级调用。应行革职者。改为降三级调用。一、领运全完。加至都司佥书之大衔千总。奉旨以卫守备用者。虽于卫守备班次大衔告降之后。设一升班。铨资尚易壅滞。今据该侍郎所请。酌为疏通。于一即升、一应升、一捐升班之后。添设一大衔班。并将从前大衔升班。移至二即升、二应升、二捐升班后。为第二大衔升班。较俸升转。其效力武举。业著劳绩者。轮至南漕本班。仍照旧选用。倘科分甚深。而漕班选期尚早。入于代押重运班内轮推。从之。

    ○礼部以会试中额请。得旨、这会试。满洲蒙古取中十名。汉军取中三名。直隶取中三十名。奉天取中二名。山东取中二十名。山西取中十八名。河南取中十六名。陕西取中十四名。江南取中三十五名。浙江取中三十二名。江西取中三十名。湖北取中十四名。湖南取中八名。福建取中二十名。广东取中十八名。广西取中六名。四川取中十名。贵州取中八名。云南取中八名。旗卷五经取中一名。南卷五经取中八名。北卷五经取中三名。中卷五经取中二名。

    ○移浙江乌程县后潘巡检驻南浔镇。从浙江布政使张若震请也。

    ○乙巳。遣官祭历代帝王庙。

    ○吏部议覆、湖广道御史张重光奏、举人候选知县。既于奉文截取时。该督抚分别验看。给咨赴部。其下科乡试先行验看之例。自应停止。除现在举人。业经从前验看知县者。仍准注册外。请于每科会试放榜后。云贵川广福建湖南等省举人会试一科。直隶等近省举人会试三科者。在臣部具呈。公同拣选。择其年力精壮者。以知县注册。年力就衰者。以教职注册。倘有患病丁忧事故。下科补行拣选。从之。

    ○又议准、广东道御史陈豫朋奏、各部院事件。当科道按限注销之期。令承办司员。将已未完结事件。详造清册。送督催所。该所司员。就近传验各司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