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十

    卷之九十 (第2/3页)

    ○辛巳。上御太和殿传胪。赐一甲庄有恭、涂逢震、秦勇均、三人。进士及第。二甲陆秩等九十人。进士出身。三甲杨任仁等二百三十五人。同进士出身。

    ○壬午。上御乾清门听政。

    ○工部等部议准。河南山东河道总督白钟山奏。东省蜀山、马场、等湖。为潴水济运要区。查蜀山湖东面。马场湖北面。向未筑有圈堤。奉部俟水涸兴修。但地洼积水。若俟水消估筑。未免稽迟。今择水深处。略加开拓。绕湾避水。于地势稍高岸。补筑新堤。与旧堤相接。庶汇流济运。至蜀山湖。临河一面。东临大湖。西临运河。日被汕刷。在在卑薄。乾隆元年。加帮八百六十余丈。尚有八百九十丈零。亟应兴修。查蜀山湖、自颜珠、马家坑、新堤头、至胡家沟。堤工一千二百六十七丈。内建涵洞二座。胡家沟至苏吴桥。圈堤一千二百四十二丈。内建涵洞三座。临河一面。自嘉祥县汛大长沟北头起。至汶上县汛孙村交界。增堤一千七百三十余丈。又马场湖济宁州汛。自田宗智庄堤头起。至火头湾。北运堤堤工。二千五百七十九丈。内建涵洞四座。汶上县汛东堤。防风三段。计三百七十丈。济宁州汛东堤。防风三段。计三百八十丈。汶上、嘉祥、二汛西堤。防风一千三百五十五丈。通估土石柴工银、一万九千八百十四两零。请于司库地丁银支给。再查蜀山、马场、两湖圈堤。均坐济宁州汛。虽系水淹低田。有报垦湖荒。有祖传民业。应饬令该州按册查粮。按粮丈地。报垦计亩豁免。契买照数发价。从之。

    ○以正黄旗蒙古副都统绰尔多。为镶红旗蒙古都统。

    ○免长芦兴国、富国、丰财、芦台、越支、石碑、海丰、严镇、八场。青县、沧州、盐山、南皮、庆云、东光、六州县。乾隆二年。被灾灶地。未完停徵银、一千四百九十五两有奇。

    ○奉天府府尹吴应枚疏报。承德、辽阳、海城、盖平、复州、宁海、开原、铁岭、八州县。乾隆三年分。开恳荒地、八千四百五十九亩有奇。

    ○癸未。上诣大高殿行礼。

    ○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谕、朕御极以来。仰体皇考诚求保赤。视民如伤之至意。广咨博访。庶几民瘼得以上闻。至于水旱灾荒。尤关百姓之身命。更属朕心之所急欲闻知。而速为经理补救者。是以数年中颁发谕旨。不可胜数。务令督抚藩臬等。飞章陈奏。不许稽迟。亦不许以重为轻。丝毫粉饰。倘或隐匿不陈。或言之不尽。朕从他处访闻。必将该督抚等。加以严谴。盖年岁丰歉。本有不齐之数。惟遇灾而惧。尽人事以挽之。自然感召天和。转祸为福。若稍存讳灾之心。上下相蒙。其害有不可胜言者。是以孜孜不怠。惟恐民隐不能上达。即天下想亦洞悉朕心矣。乃昨冬宁夏地动。灾伤甚重。朕闻奏即宣示于外。特遣大臣驰驿前往。会同该督抚将军地方官等。逐户赈济。安插抚绥。毋使一夫失所。且不惜帑金数百万两。以为招集流移。缮完室庐之费。此皆明降谕旨者。彼时都统弘昇。奏称宁夏地动情形。发抄时宜从简略。恐有好事小人。借端捏造。煽惑愚民等语。此奏识见甚属褊小。朕不以为然。但其中有军机要务。恐似此传播于外之语。是以朕令内阁识之。盖谓国家政务。原有应密之件。如事关军机。查拏要犯。皆不可不密。以防洩漏。别生事端。至于旱潦饥谨灾祲之类。则断断不应密者。即数十年来。亦从无删减情节发抄者。乃内阁误将弘昇此奏播传于外。一似朕俞允彼言者。近日朕始闻之。因思此奏传播各省。该督抚等。必致错认。以朕心讳言灾伤。始而观望。继而欺隐。则黎元将何以得受国家赈恤之恩耶。是朕力行而犹恐未逮者。将转而为改弦易辙之举。岂朕之初志耶。夫民瘼所关。乃国家第一要务。用是特颁谕旨。通行宣示。嗣后督抚等。若有匿灾不报。或删减分数。不据实在情形者。经朕访闻。或被科道纠参。必严加议处。不少宽贷。该部即遵谕行。

    ○直隶总督孙嘉淦奏。雍正十三年。乾隆元年二年分。各属未完及缓徵带徵银米。悉奉豁免。续奉蠲免乾隆四年地丁钱粮九十万两。所有耗羡。似应一体蠲免。得旨。此奏甚是。照所请行。

    ○江西巡抚岳浚疏报。江西丰城、上高、泰和、万安、玉山、铅山、贵溪、南康、安远、长宁、十县。乾隆二年分。劝垦老荒、续荒、及额外新生田地塘、二十八顷有奇。

    ○户部议覆、江西巡抚岳浚疏报。新淦县雍正十二年、十三年。捏报开垦田地、四十五顷五十二亩有奇。应请开除。从之。

    ○甲申。大学士议覆、食礼部侍郎俸方苞奏。遵旨选择时文告竣。请颁御制序文。并标名字样。应将原奉谕旨。刊刻卷首。标名钦定四书文。从之。

    ○乙酉。命各省设立救生船。谕、南方号称水乡。长江大湖。洪涛巨浸。每遇风浪骤发。人力难施。向有设立救生船之处。每年颇多救济。但恐经费不足。则为数无多。而稽查未周。则为善不力。著各省督抚。确查所属地方。有险厄之处。应设救生船只者。酌动存公银两。估计修造。每年给与水手工食若干。并交与地方官。载入交盘册内。永远遵行。毋行始勤终怠。

    ○先是福建按察使觉罗伦达礼。以定例军流人犯。隆冬停遣。福建、广东、冬月常暖。遣犯照常办理。近来闽省寒暖。不异他省。奏请援例停遣。刑部议准。并咨广抚酌议具题。至是议准署广东巡抚王謩奏称。粤闽疆圻交接。气候相同。天寒发遣。冒雨冲风。殊堪悯恻。亦请照例停遣。得旨允行。

    ○钦天监奏。端慧皇太子园寝。应于魏家沟地方营造。得旨。此事不必太忙。可交与讷亲、海望、俟万年吉地看定之后。再于附近处所选择。

    ○湖广总督宗室德沛奏。武昌沿江堤岸。先经调任巡抚张楷。请添护岸。并土矶工程。加增二层。查土矶临江枕湖。水势南来折东。波涛迅激。一层培岸。势难稳固。必须加增二层。三面环筑石堤。计三十六丈。再查十四号工内。太乙宫前。正面堤岸六丈五尺。前未估计入册。旧岸单薄。日见裂卸。自应修筑。计太乙宫右首起。至砖瓦巷口止。正岸三十五丈五尺。岸陡土浮。水冲堤脚。应加筑护岸。高九尺。进深六尺。共计工料银六千七百九十九两零。请于原估工料银内。撙节支用。不敷、另请拨帑。下部知之。

    ○丙戌。谕、今春正二月间。雨雪沾足。麦谷以次播种。朕心深为慰藉。乃自三月望以后。弥月不雨。炎风屡作。麦根虽幸无恙。而麦苗已将萎矣。若十日不雨。则无麦。朕甚忧之。著传谕该部。即速虔诚祈祷雨泽。朕时常召见九卿。询问政事利弊。诸臣率多以目今无甚弊政陈奏者。审如是、何以水旱频仍。以致上苍屡示警耶。抑政务之小者。原未见有过而朕躬之阙失。陷于不自知者。诸臣不肯言之耶。或所用之大臣。不洽众望。而诸臣以为朕信任之。不肯攻其过耶。有一于此。皆足以致灾生□月。用是剖晰肺腑。广开言路。大学士可询问九卿科道等官。俾各直陈无隐。

    ○军机大臣奏。据额驸策凌奏报。军营现存米石。足支兵饷六七年。储蓄过多。恐致折耗。请自明年起停运。俟二三年后。令额驸策凌。酌量奏请。从之。

    ○户部议覆。署江苏巡抚布政使许容疏称。各属徵解河银。系供黄运河湖。岁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