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十五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之一百十五 (第1/3页)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

    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年庚申。四月。丙戌。谕、朕从前降旨。各省微员离任身故。实系穷苦、不能回籍者。令该督抚于存公项内。酌量赏给还乡路费。以示轸恤。今福建布政使乔学尹摺奏、闽省办理。止及于革职解任告病身故等员。而丁忧之人。不得均沾恩泽。恳请一体赏给等语。朕查原旨内。有离任微员字样。则凡系丁忧离任者。即在应赏之内矣。闽省既经错办。或他省亦有与闽省相似者。亦未可知。该部可行文晓谕之。至于参革人员。其间情罪轻重。不可不加以区别。或虽经参革。而无劣迹者。自应照旧赏给。如有侵贪重款。则系有罪之人。不得仍行给与。亦著行文各省。画一办理。总之此朕格外之恩。各省大吏司其事者。不得过刻。亦不得太滥。

    ○又谕、据河南巡抚雅尔图奏称、定例凡小民零星钱粮。及大户尾欠。一钱以下者。概准以制钱交纳。计银一钱。完制钱一百文。以免用银折耗。此诚体恤闾阎之意。惟是各省钱价昂贵。每制钱百文。易银一钱二三分不等。今若以钱百文。止准作银一钱。即不加火耗。小民已暗折银二三分。况州县收钱之后。仍易银起解。是徒以百姓之脂膏。饱官吏之欲壑。以臣愚见。应令州县各将本处钱文实价。报明上司、每钱若干。作银若干。正耗一体科算。照时值公平交收。倘将来钱价平减仍照例完纳等语。朕思制钱价值。各府州县不能画一。即一邑之中。早晚时价亦不相同。今若随时计算。无一定之准则。诚恐有司开报不实。上司稽查不周。官民上下之间。易滋弊窦。今雅尔图以豫省近日钱贵。奏请如此办理。乃从地方起见。著照所请。于豫省试行一年。再行奏闻请旨。

    ○以故青海扎萨克辅国公阿拉布坦扎布素之侄达什那木扎勒袭爵。

    ○丁亥。孝端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陵。

    ○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

    ○哲卜尊丹巴呼图克图之母病故。常银一千两。

    ○戊子。谕、淮安滨海地方。上年遭值水灾。朕屡颁谕旨。蠲赈兼施。加意抚恤。今访闻得淮安分司所属之板浦、中正、莞渎、临兴等场。泰州分司所属之庙湾场。及附近之安东、海州、赣榆、沭阳等州县。去年被灾最重。直至秋间。积潦尚未消退。以致春麦不能播种。小民谋生无策。当此青黄不接之际。并无二麦登场。饔飧不给。虽现在将盐义仓米石拨发平粜。而小民无力籴买。仍不免于饥馁。朕心深为轸念。应将各处被灾之民。再照上年散赈之例。给赈一次。其在州县地方。著该署督郝玉麟、巡抚张渠、委员查办。其在盐场地方。著盐政三保。委员查办。动用运库减半余平银两。事竣报部核销。至被灾州县中。有去年觅食外方之贫民。今移送回籍者。亦应一体加赈。将饥民户口。重加查点。俾无遗漏。该督抚盐政等可仰体朕心。迅速办理。务使穷民均沾实惠。

    ○长芦盐政伊拉齐。疏报山东永阜场。新垦灶地。并草荡地。五十二亩有奇。

    ○己丑。上奉皇太后还畅春园。

    ○谕、上年豫省所属地方。雨水过多。泛溢为害。其被水成灾之祥符等州县。及被水未成巡之淇县等州县。原有乾隆元二三四等年民欠未完常平社仓等谷三十一万七千余石。又加乾隆四年种麦时。借给农民耔种银一万二千三百余两。又借给易麦播种常平社谷二万七千四百余石。均应于本年麦熟时徵收还项。朕思该省上年秋收歉薄。当此麦熟之际。既应纳上年缓徵带徵之赋。迨及秋成。又应输本年应纳之粮。若再令其交还屡年积欠。并新旧两年借谷。民力未免艰难。用是特颁谕旨。除未被水之州县。照旧徵收外。凡上年被水地方。今岁麦熟后。祇令完纳本年正赋。及缓徵带徵之数。并所借耔种银谷。其余积年旧欠借谷。无论常平义仓社仓。统令分作三年带徵。俾从容完纳。民力宽纾。不至竭蹷。该部即遵谕旨行。

    ○大学士伯鄂尔泰等议覆、直隶河道总督顾琮等。条奏青沧减河善后事宜。一、两减河尾闾。宜疏通达海。减河之水。均以岐口海河为归宿。而岐口海河原有二支。一支南向为南河头。一支西向为西河头。又有旁支斜向西南。西河正支。紧与兴济河尾相对。旁支紧与捷地河尾相对。为两减河天然归海之尾闾。请将捷地减河。自刘三家庄以东。由船到沟等处。一路开通。并将西河头之旁支。展挖宽深。上接长港。下接李连宾家口。以达于岐口海河。至兴济减河。从老堤头开挖。经沈家塘。李连宾家口。以接西河头之正支。使二河尾闾。均于李连宾家口会合通流。直接岐口海河。可无阻塞之患。至此项挑通海口。远在海港。一片沮洳。人烟寥落。需用工价。非减河挑淤可比。应照河工定例。分别水旱土方给价。一、两减河上半截堤河。宜加帮展宽。挑浚深通。两减河堤岸。逼近河身。单薄残缺。其势甚危。捷地之堤。至刘三家庄止。计一百六七里。兴济之堤。至老堤头止。计八十三里。两堤窄狭。汛水入闸。难资容纳。若全体帮筑。需费太多。止宜就势展宽帮培。用资捍御。应将捷地减河。南岸自龚家堤起。至夏家庄止。展筑遥堤一道。将旧堤拉成坦坡。水大听其平漫积淤。外有遥堤捍卫。不致泛溢为患。北岸自余家茶棚以下。至夏家庄止。择其卑薄险要者。加帮筑成坦坡。夯硪坚固。其筑堤之土。即取河中。就势将河身展宽挑深。其屈曲之处。或裁湾取直。或圈月堤以顺水势。兴济减河。北岸自周龙庄起。至道口止。展筑遥堤。将旧堤拉成坦坡。水大之时。亦听其平漫积淤。南岸则自周龙庄以下。至蔡家庄止。帮筑堤坡。悉照北岸。亦于河中取土。将河身展宽挖深。以期永久坚固。一、两减河下半截堤岸。宜作拉沙坝。引浑水于港地。查捷地自夏家庄以下。兴济自蔡家庄以下。皆荒碱之地。与其费帑筑堤。不如就地开坝。引用浑水。一以缓宽水势。一以淤肥地土。请将捷地北堤。自夏家庄以下。兴济减河南堤。自蔡家庄以下。并截成拉沙坝。河水流至下游。由拉沙坝平漫。于中间低洼之地。浑水一过。荒碱地土。即可淤肥。便于种麦。一、两减河闸口。请设立闸板。一俟运河水势归槽。将闸口下板。使下游两岸积水。俱由减河宣洩。洼地即可涸出。使水退沙停。得早收种麦之效。并请于捷地闸下。镶砌开窝。以防冲陷。一、兴济减河清水泊一带。捷地减河李家桥风化店一带。各请开设涵洞。俟闸口下板之后。减河水落。即将两岸积水。由涵洞放入减河。并于兴济减河南岸之仓上洼等处。捷地北岸之龙洼等处。随地开挖水沟。使各洼之水。得以会流归海。一、两减河压挖之地。曾经题定除粮给价。将来堤内河滩地亩。自应作为官地。仍令附近居民佃种。收租入官。以作抢修料物之用。汛临防护。地方官拨夫按堡看守。以上各条。经理减河。从前之患可除。而无漫溢之虑。原属经久之计。但工大费繁。汛期不远。刻难竣事。臣等就中分别缓急。先将两河尾闾疏浚。并将两岸卑薄之堤。择其险要。增高培厚。交地方官加谨防护。以御大汛。本年汛后。交民看守。修建桥梁。以护闸堤。再查两减河中间。历为受水荒碱之地。今引水淤田。倘其中有近于海港。极洼难涸者。应除粮赋。以免小民赔累。如地势洼下。离河稍远。本年不能受淤种麦者。汛后查明。另行具奏、均应如所奏行。至所称青县请设县丞一员。管理青县兴济减河河堤。沧州请设州判一员。管理捷地闸以下、夏家庄以上、河堤等语。查沧州原设有州判一员。青县原设有主簿二员。俱系专管河务。今该督等奏请添员。是否各员所管地方。与现议开挖之处。相隔窎远。难以兼顾。必须添员专管之处。奏内并未声明。应令该督等确查。分晰具题。到日再议。从之。

    ○刑部遵旨审覆。都察院左都御史查克丹。暨监察御史宫焕文。参奏扬州盐商曹翰思。欲将乙卯纲引十六万道。另给无引之商。认领运销。贿求四川道御史褚泰条奏一案。现经审实。褚泰得银五百两。合依官吏受枉法赃八十两。绞监候律。拟绞监候。秋后处决。其行贿过付各犯。一一如律问拟。得旨、褚泰依拟应绞。著监候秋后处决。余依议。

    ○免陕西葭州。怀远二州县。乾隆四年分旱灾额赋有差。

    ○旌表守正捐躯之江苏宝山县民许高妻王氏。

    ○庚寅。谕、前经御史胡定、条奏工部工程。应令陕西道亲查一案。工部都察院议覆准行。具奏时。朕即以为国家设立科道官员。专司言责。上而朕之用人行政。下而大臣及庶司百职之过愆。俱得据实入告。并非为查勘工程等事而设也。如遇有工程等浮冒情弊。科道原可纠参。又不必专委以查工之任矣。但胡定原奏、援引顺治及康熙初年旧例为言。朕是以降依议之旨。今御史官福。以部议内称如有浮冒等弊。该科道即会同工部题参。该道若不亲身到工。并不据实查核。工部即会同都察院参奏、是部臣之意。盖欲参科道之权。使科道瞻顾而不敢言。愈得以行其私弊。且专以查工责之该道。而置该科于不议。显因条陈出于御史。而故为此语以阴制之等语。夫工程果有情弊。御史即不亲身查验。亦可风闻纠参。如无情弊。工部堂官。又何惮御史之查核。而豫先设法以箝制之乎。此论殊为过刻。至于部议称该道而不及科。盖言道而科自在其中。岂得于字句之间。过为搜求耶。若谓条奏该部之事。而该堂官即欲挟私以图报复。伊等俱系国家大臣。朕谅其断不出此。科道查核工程之处。著照会典所载旧例行。至官福请将工部及都察院堂官交部议处之处不准行。

    ○又谕、刑部尚书员缺。著那苏图补授。鄂善事务繁多。不必兼管刑部。

    ○追予和通呼尔哈阵亡之云骑尉兼骁骑校委署前锋参领彦济那、世袭云骑尉。并祭葬如例。

    ○辛卯。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曰。尚书那苏图奏称、现在三品以上之大臣父母病故者。例得奏请赐祭。伊母似可邀恩等语。那苏图之母。著照典礼。赐祭一坛。可传谕该部知之。

    ○绥远城建威将军伯伊勒慎奏、查杀虎口至归化城及绥远城二处。旷野地方。多有奸匪拦路劫夺。而城外关厢左右。贼匪逃匿颇多。当即签差缉捕。内有京中逃犯十九名。又查归化城所属之吐默特地方。并有蒙古人潜行窃盗。案件累累。而归化城都统所派之章京等。徇庇蒙古。并不据实办理。以非臣本管。又未便差人缉拏。但似此党庇徇私之员。及目无法纪之蒙古。公行劫夺。知而不言。心实不安。用敢据实陈奏、得旨、此奏甚属可嘉。尚其益加奋勉。另有旨。

    ○赐故直隶总督李卫、入祀京师贤良祠。并祭一次。

    ○以故班禅额尔德尼之徒喇嘛色固鼐、补尚卓特巴。办理西藏事务。

    ○壬辰。定出征伤病官兵免扣豫借银之例。谕、朕览兵部纂修则例。内称从前进藏出征之官兵。及受伤病故官兵。所有豫借银两。免其追还。系出自特恩。未便纂为成例等语。朕思兵丁捐躯行阵。情实可悯。其豫借银两。理应豁免。若必待特降谕旨。恐其中不无一二遗漏。著著为定例。凡遇有此等事件。该部援例请免。则恩恤之典。可垂久远矣。

    ○又谕、朕看胡瀛年齿已老。未必熟谙外任。著留京以布政使相当之京堂员缺补用。

    ○癸巳。大学士等议覆。原任总理青海夷情副都统巴凌阿条奏、一。蒙古偷盗牲畜之首犯。例应解京拟绞监候。朝审减免。仍发回西宁。长途往返。蒙古不习内地水土。兼未出痘。请嗣后青海蒙古有犯死罪者。即在西宁监禁候旨。应如所奏、仍饬该部行文遵奏办理。一、沿边番民。久经内附。隶地方官管辖。而抢劫蒙古各案。仍交各扎萨克缉拏。以致经年累月。未获一犯。未起一赃。嗣后请于事发之日、即交与地方官上紧缉捕。以重责成。此条应请敕交该督抚查明情形。定议具奏、一、青海二十八旗。每年派扎萨克七员赴京。由臣衙门先期请旨。仍俟理藩院汇题。行文传调。似觉烦冗。嗣后请将应赴京各扎萨克衔名。竟咨理藩院。汇奏请旨等语。似属可行。从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