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四十

    卷之一百四十 (第3/3页)

第十台。当京城军营往返。及察哈尔左右翼、苏尼特、四子部落、茂明安、归化城、诸处、传递事件总路。不可照他台裁减。其间十大台。七中台。各用马甲十名。乌拉齐十名。马三十匹。驼三十只。章京骁骑校领催等。酌量存留。应如所请。其西路台站、应否裁减之处。俟准噶尔熬茶事毕。彻给密兵时。再行定议。从之。

    ○刑部议准、西安按察使图尔炳阿奏称。军流人犯、已聘未娶之妻。愿同签遣者听。如不愿、毋得勒令同签。从之。

    ○工部奏、直省一应工程。多有兴修而未题销。及已议覆。而做法工料。仍未分晰造报者。悬案至一百余件。请敕下各省督抚。勒限销算。以清积案。得旨。所奏甚是。依议。

    ○准噶尔部人、鞥可济尔噶勒达克巴等来降。命赏给安插如例。

    ○蠲免直隶霸州、文安、大城、东安、武清、宝坻、宁河、延庆、万全、怀来、等十州县。乾隆五年被水灾民额赋有差。

    ○乙巳。署福建巡抚王恕疏请。将前任福建总督高其倬入贤良祠。得旨。览王恕请将前任闽督高其倬入祀贤良祠一本。朕记忆皇考临御时。以高其倬平日居官。瞻顾游移。不肯实心办事。曾降谕旨。屡行训饬。特命大学士等恭查档案。旋查出数案。皆严饬高其倬之昆。或言其素性悠忽。避忌嫌怨。总为一己之私。辗转莫定。或言其沽一己之虚名。而不肯宣朝廷之德意。或言其好为两歧之说。以遂其推诿之心。严谕甚多。与朕所记忆者相符。夫国家之所以设立贤良祠者。原以旌贤表绩。树之风声。为百僚之仪型模楷。乃高其倬当日之居心为政如此。若滥邀优崇之祀典。不但不乎舆情。即伊有知。亦应抱愧。王恕之代为题请者。不过欲尽。厚于前官。以为己身将来援例邀恩之张本耳。高其倬不准入贤良祠。王恕著饬行。该部知道。

    ○丙午。予故蒙古副都统王府长史兼佐领托保、半祭、葬如例。

    ○丁未。大学士等议覆、直隶河道总督顾琮奏称。凤河双口以下。至平家庄旧河。仅宽三四丈。难资宣洩。亟应展挖宽深。计长九百余丈。于葛渔城迤东之北埝。加培高厚。以障北趋之势。即以筑堤取土方坑。挑切成河。又各工堤岸卑矮危险之处。请各加子埝。高二三尺不等。均应如所请。即动要工银两。鬃融赶办。得旨。依议速行。

    ○实授乔学尹、为湖北布政使。

    ○旌表守正捐躯之江苏高邮州民闵忠良妻、张氏。河南汝阳县民刘贵女、刘氏。

    ○戊申。谕、马尔泰现丁母忧。广东广西总督印务。著云南总督庆复前往署理。云南总督印务。著巡抚张允随署理。寻据庆复奏、滇省固属极边重地。两广尤为滨海要区。节制整饬。地广政紧。愈滋陨越之惧。请从贵州镇远取道常德赴粤。先由常德驰赴阙廷请训。得旨。卿不必来京粤省今年有旱歉之处。须卿速往弹压料理。至此署任。最久不过二三年。俟卿回任时。先来陛见。再赴滇省可也。张允随奏、滇省百蛮环处。夷多汉少。兵防边备。关系綦重。得旨。汝署黔督。甚觉实心。今在本省。更易为力。然滇省当交趾多故之秋。金江开工之始惟应以庆复为法。诸事熟筹。妥协为之。而不存畏难苟安之念。则得矣。

    ○修理河东运学文庙。从山西巡抚喀尔吉善请也。

    ○准噶尔部人罗布藏来降。命赏给安插如例。

    ○己酉。谕。殿陛韶乐音律。与乐章有未协之处。典礼攸关。尚须审定。著大学士礼部会同内务府。详酌妥拟具奏。

    ○又谕、八旗记名人员内。看来不无人材可用者。著大学士等传齐考试。或能诗文。或能繙译各就所长。不拘一格。考试后、分别等次。进呈朕览。

    ○刑部等衙门、会同九卿科道议奏、升任御史仲永檀。参奏原任提督鄂善、于俞廷试家发掘银两、受贿婪赃。照律科断、应拟绞候、一疏。谕、此案情节。朕从前所降谕旨。甚为明晰。鄂善婪赃受贿。已在朕前自认不讳。毫无疑窦。国法断不可恕。朕尚欲以礼待大臣而存国体。不忍明正典刑。令其自处。又令讷亲、来保、前往传旨。鄂善此时。或以罪当监候。恳切哀求。未尝不可缓其须臾之死。乃伊无耻丧心。将在朕前面认之语。肆行抵赖。此尚不谓之欺罔乎。尚不谓之大不敬乎。经王大臣等、将伊拟绞立决。实属情罪相符。朕所以复命九卿科道会议者。原欲使诸臣共知此宋情节。亦处治重罪。例应三覆奏之意。今九卿科道等、忽改为拟绞监候、以为婪赃之罪。律当如是。独不思鄂善之重罪。在于欺罔、大不敬。今止照伊轻罪定拟。而置重罪于不问。有是理乎。从来案情介于疑似之间者。臣工或从重定拟。以待奉旨改轻。谓为恩出自上。朕尚以为不可。岂有全无疑义之事。而反议从轻者。将竟视朕为姑息优柔之主乎。此则大非朕所望于九卿者也。朕于此案、再三斟酌。未尝不欲从宽。即遣王大臣向鄂善降旨时。亦非必不可暂缓其死。无如伊辗转狡狯。自陷重辟。若照九卿改议。则朕前旨。不且为无著之空言乎。宽纵至此。何以御臣工而昭国宪。鄂善本应照后议即时处绞。但刑于市曹。朕心始终不忍。著新住、五十七、前往刑部。带鄂善至伊家。令其自尽。余著照原议完结。至于九卿此议。错缪已极。是何意见。著大学士传旨严行申饬。

    ○户部议覆、四川巡抚硕色奏称。利川县、向配万县井盐。嗣因万县并无余盐。云阳县云安厂、增加煎办。足供运销。应如所请。改配销监。从之。

    ○又议覆、漕运总督常安奏称。江苏育婴堂。近缘地方官奉行不善。委任非人。借名侵蚀。应如所请。严饬地方有司。择殷实谨厚之人管理。仍令各州县率同佐贰。不时稽查。以归实效。并请通饬各直省一体遵行。从之。

    ○刑部议准、云南按察使张坦熊奏称。律载窃盗初犯。于右小臂膊上刺字。再犯、刺左小臂膊。三犯者绞。嗣定例停其臂膊刺字。初犯即明刺面上。请嗣后窃贼初犯。仍照原议、于右小臂膊上刺字。再犯有怙终之势。即于左面深刺。从之。

    ○以西安府城内籍没入官房屋。拨作督标左右前三营游击公署。从川陕总督尹继善请也。

    卷之一百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