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四十一

    卷之一百四十一 (第2/3页)

类漏网。仍为地方之害。此处甚有关系。著管理苗疆督抚提镇等。严饬领兵官弁。于剿捕恶逆时。务将正犯擒获。毋据假捏之报文。俾凶顽得以兔脱。并于各处交界地方。易于窜匿之处。严密稽查。不得彼此推诿。养奸贻患。倘先期不慎。日后发觉。责有攸归。

    ○户部议覆、署理贵州总督兼管巡抚事务张允随奏称。贵州遵义府牲畜一税。重徵累民。铜仁府之永安场、威州之蛇街、等处。并非有名市镇。征收无多。又安顺府属之清镇县、于鸭池河渡口设立税所、每年额征盐杂税银七百余两。又大定府之六归、黔西州之猓结、两河。各于渡口。重征税银。请行裁革。又铜仁府南门。前因城垣倾圯。民间造屋栖处。收纳地租。现议修城。即需拆毁。请免纳税。又遵义府桑木关靛税。缘该处种植不常。请照每年收成分数输纳。均应如所请。从之。

    ○刑部衙门议覆、吏部左侍郎蒋溥、右侍郎周学健、等奏称。刑部自雍正元年、设立现审左右二司。旋令右司专管直隶刑名。左司专管奉旨交办事件。查奉旨所交。皆京城内外之案。专属一司。易开交结串通之弊。请嗣后特交之案。分派十七司轮流掣签审办。如掣定司分或少谙练之员。刑部堂官酌委贤能司员协同办理。再山东一司。本省案件极烦。复兼管盛京地方宁古塔将军衙门事件。愈形竭蹶。请改左司为奉天清吏司。专办奉天府各州县、并宁古塔将军衙门事件。其右司专管直隶事件。即改名直隶清吏司。各颁给印信。俾名实相符。再右司改办直隶。较繁于各司司官六员。实属不敷。应将山东司员外一缺、不必裁汰。改妇直隶司。匀应如所请。从之。

    ○刑部奏、向来行围之处。窃贼俱较定例重惩。请嗣后拏获围场窃盗。罪应笞杖者。不分旗民。俱枷号一月。满日分别鞭杖。至徒罪以上。民人仍照律定拟。若系旗人。以徒罪折为枷号者。每等递加五日、至满徒者、枷号五十日、以流罪折为枷号者。每等递加十日、至满流者、枷号七十日满贯者仍拟绞候。至偷马二匹以下。罪祗杖责者。亦枷号两月。得旨。所奏甚是。依议。

    ○工部等部议准、御史禄谦奏称民人。典买旗地。例得赎取。查有不肖民人。潜来京师。贿嘱原旧地主。串通旗人。代为出名换契假买。昂增价值。以防日后赎取。应严行禁止。又八旗婚嫁之礼。向多縻费。至有用西洋轿迎娶者。亦应严禁。以杜奢靡。从之。

    ○巡视东城兵科掌印给事中吴元安奏、巡视五城衙门。原有刑名之责。今律例馆瓣新书告成。请将副本先行送部。凡旧例本重而新例改轻者。准今巡视五城御史。各选书吏。赴部敬谨分钞。俾得照新例引用。得旨允行。

    ○川陕总督尹继善奏、熬茶准夷三百人、至东科尔。赏给米面羊只。皆感激祗领。交牧驼一千六百余只。马一千一百余匹。深以马驼疲乏。难于涉远为忧。查此次夷人。原非进贡可比。应听其自备资斧。因噶尔丹策凌词语恭顺。蒙恩豫备驼四百只。马八百匹。现在东科尔放牧。倘尚不敷。请于西宁附近各营。再行酌量拨给。令其作速赴藏。并已移知副都统巴灵阿、抚臣元展成、熟筹安办。得旨。所奏俱悉。虽云示恩。为不可启其无厌之心也。既已如此办理。可令伊等知系殊恩。后不可援以为例。

    ○旌表这正捐躯之河南祥符县民李天法妻、万氏。

    ○甘肃巡抚元展成疏报、乾隆二年分平番县垦地二百八十亩。

    ○癸亥。户部议准、奉天将军额尔图题覆、刑部侍郎常安奏请禁止海运一摺。查奉天米价。向属平贱。近年户口滋多。生齿日繁。又加各省贸易人众。本地所产。仅足食用。边外蒙古、黑龙江、船厂等处。收成偶歉。亦赖接济。若听水陆兼运。则粮价增昂。旗民必致艰食。请禁止海运。从之。

    ○是月。大理寺卿汪漋、副都御史德尔敏奏、前因春雨连绵。泰州、如皋、下游闸座未开。以致停工。得旨。观此事汝等与督抚不和衷之处显然。何不明奏、而为是隐语乎。寻覆奏、到工之日、凡兴浚修筑等事。俱会同督抚、和衷办理。惟泰州如皋盐河、系盐运总汇之所。行令通州知州王师旦、将下游之盐仓、唐家二闸。开放洩水该州面允止开唐家一闸。久之。唐家一闸。亦未开放。机宜坐失。工程未能及早完竣。皆由知州王师旦偏执所致。得旨。所奏俱悉。王师旦偏执。何不告之督抚耶。将此奏与杨超曾看。

    ○直隶总督孙嘉淦、奏报通省得雨沾足情形。得旨。此实上天浩荡之恩。即批发摺日、京师又复得十分沾足之雨。钦承之下。倍切乾惕。卿其同此意也。

    ○又奏、遵旨至宣化审办事件。现在巡边。即由山海关取道兼程前往。得旨。为有人告王者辅谋叛。其言虽属荒唐。或王者辅平日居官平常。以致民怨。则未可知耳。卿其秉公查审。未至宣化。尚宜密之。卿其毋庸来京。亦不必过于匆忙就道也。

    ○吏部尚书署两江总督杨超曾奏、据大理寺卿汪漋、左副都御史德尔敏等、勘估开挑淮扬运盐河道。因河水泛涨。不能施工。议开通州之盐仓、唐家、二闸。洩水入江。知州王师旦、请祗将唐家闸开放。并于出水之地。及该州迤北。各筑一坝。拦截盐仓、并各支河之水。不使旁洩。正在会同工员筑坝。乃乡布愚民。以播种时资水灌溉。若一洩无余。必致秧苗枯槁。人心惶惶。同声呼吁。求免开闸。以致市民关闭铺面。现在查明有无倡首之人。严拏究治。得旨。据汪漋等奏报。已有旨命卿秉公查办。卿其无纵无枉。秉公办理可也。

    ○江苏巡抚徐士林奏、病躯恐贻误封疆。恳请解任。得旨。览奏实廑朕怀。已遣太医前往诊视。本应照所请行。但此任甚重。一时实难得人。汝可念朕用人苦衷。为朕勉强办理。加意调摄。以期速痊。以慰朕望。

    ○安徽巡抚陈大受奏报、赴江宁热审。盘查藩库。趱办奏销。并檄行修筑圩岸。省视城垣。搜捕蝗蝻。各情形。得旨。诸凡所办俱妥。至捕蝗一事。尤应加意者也。

    ○又奏、据布政使托庸详称、向来社仓米谷出借。至秋收催还时。兼收杂粮。即以彼时市值计其本息。时价消长不同。殊难稽核。似应折中酌定。小麦粟米、每一石抵还稻米八斗。大麦秫秫、每一石抵还稻米五斗。统计所借米谷。按数折收。得旨。所奏俱悉。托庸办事不患无才。但其人过于聪明。汝以为何如。

    ○又奏、凤、颍、泗、三府州被水。查勘灾户情形。得旨。所奏俱悉。被灾贫民。加意赈恤之。

    ○闽浙总督宗室德沛奏请陛见。得旨。卿体素弱。道路往来。甚廑朕念。朕非不欲见卿也。俟明年身体甚健。再行奏请可耳。

    ○又遵旨覆奏、自与浙抚卢焯共事以来。见其意涉偏私。曾加规正。兹经左都御史刘吴龙。参奏其营私纵贿等情。向未得有实据。现差亲信之人访查。得旨。卿向来存心。朕亦知之。所以待彼。朕亦知之。既已差人访查。谅有实据。以朕所闻。则此事十有八九也。

    ○刑部尚书署理湖广总督那苏图奏、湖北省自四月初七后。雨水过多。安陆府钟祥县之三官庙月堤。天门县之沙沟垸堤。汉阳府汉川县之彭公垸堤。间有漫溃。其附近居民。有坍塌房屋者。照例资助。并查被淹户口。有无贫乏。借给耔种。得旨。所奏俱悉。其被灾贫民。加意赈恤。毋致失所也。

    ○又奏、贵州黎平府永从县逆苗顽梗。椄准署督臣张允随移咨。派兵严加防守。檄委辰州协副将哈尚德、为总统。俟黔省知会文到。即带兵前往。订期协剿。又于南省、北省、预派兵共一千五百名。听候调遣。附近苗疆地方。添兵巡游。团练乡勇。以资防守。其有黔省难民入境。好为安抚。酌给口粮。现在探知逆苗已经溃散。仍密饬文武员弁严为防范。务与黔省协剿。以靖余孽。得旨。知道了。所办亦属妥协得宜也。

    ○又奏报。右营守备张振虎、拏获行劫积匪杜二山等。得旨。知道了。张虎殊属可嘉。卿当予以升进之路。则众知劝矣。

    ○又奏请。窃案获盗。其罪如止于杖剌。并无窝夥当审。或虽供有窝夥。而赃迹已明。毋庸候质者。悉照雍正五年所定自尽命案之例。即于通详文内。加具切看。候批发落。庶人犯得淹禁。再查保甲定例。十户一牌头。十牌一甲长。十甲一保正。其有崇山峻岭。居民散处之所。户口畸零。应酌加变通。不必按十户一牌之例。彼此牵搭编排。免致纷扰。得旨。此皆卿因地制宜之事。知道了。

    ○署理湖南巡抚许容奏、湖南各属、制钱缺乏。计惟筹备铜觔。设局鼓铸。闻滇省各厂。产铜甚旺。除解京外。尚多余剩。本拟一面具奏、一面委员赴买。但究未识滇铜是否足供鼓铸之需。因咨询云南总督庆复、并购取样铜样钱。寻据咨复。滇省金钗厂铜。堪以接济邻省。其样铜业已委员赍解湖北等语。旋准督臣那苏图札称。滇铜业已解到。现在试铸。俟有定局。另行札商。但闻金钗厂铜质不高。应俟湖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