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四十六

    卷之一百四十六 (第3/3页)

数科后数满百名。另编字号。取中一名。从之。

    ○工部议准、原任浙江巡抚卢焯奏称、仁和县候潮门外普济桥。系出入要道津梁。年久坍颓。请拨银修造。从之。

    ○命左都御史刘吴龙、兼管国子监事。

    ○调广东碣石镇总兵林君升、为福建金门镇总兵。福建金门镇总兵魏国泰、为广东碣石镇总兵。

    ○辛未。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朕惟保天下者。求久安长治之视。必为根本初要之计。昔人谓持盈守成。艰于创业。非有德者不安。非有法者不久。夫振纲纪。修制度。可谓有法矣。然此特致治之具。而未可为根本之图。则所谓制治未乱、保邦未危者。必以风俗人心为之本。人心正则风俗淳。而朝廷清明。国祚久远。胥由于此。我国家受天景命。统一寰区。皇祖皇考厚德深仁。渐被海宇。实皆不世出之君。朕以凉德。缵承大统。早夜孜孜。敬天法祖。不敢稍自菲薄。历观史册。继世相承。爱民勤政。若是其积累深而涵濡久者。盖不数觏。且内无诐谒之女宠。干政之宦官。朝无擅权之贵戚大臣。外无拥兵之强藩巨镇。凡历代以来。所为腹心之蠹。跋扈之奸。不但无其人、无其事。抑且无畿微之萌檗。夫励精图治如此。立法无弊又如此。宜其教化兴行。习俗美盛。不令而行。不禁而止。措天下于泰山之安。纵不能远追唐虞。亦可以媲美成康矣。乃朕澄心静观。今日之人心风俗。居官者以忠厚正直为心。而身家利禄之念胥泯。未能也。为士者以道德文章为重。而侥幸冒进之志不萌。未能也。民皆家给人足。渐臻端良朴愿之风。未能也。兵皆有勇知方。足备干城腹心之选。未能也。由此以观。数十年来。惟恃皇祖皇考暨于朕躬。以一人竭力主持。谨操威柄。是以大纲得以不隳耳。倘或遇庸常之主。精神力量。不能体万事而周八荒。则国是必致凌替矣。此实朕之隐忧。而未尝轻以语群工。亦终不能默而不以语群工也。今国家当太平之日、承重熙累洽之后。所以立万年不拔之基者。诚不可不及是时而加之意也。在朕中夜以思。朝乾夕惕。不敢恃丰亨而忘治益求治之心。不敢安小成而缓长虑深谋之意。若蹈虎尾。涉于春冰。惟恐隳成业而失事几。然此非朕一人所能独理也。内外诸臣。当股肱心膂之任。必当以皋夔稷契为心。屏畏难之见。除苟安之习。凡吏治之得失。人才之贤否。民生之休戚。皆宜熟筹而切虑。夫王道虽无近功。而未始无成效。唐虞之治。方策具在。不师其迹师其心。为之有其渐。施之有其方。实非不可举之政。朝廷者风化之原。封疆者方伯连帅之任。惟在政其心术。固其本根。整纲饬纪。谨小慎微。勿为目前之计。而为久远之图。迎导善气。祗迓天和。我国家无疆惟休。实有厚望。语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阴阳否泰之机。不长则消。不进则退。断无中立之势。效唐虞不至。尚可冀为成康。假令畏难图便。晏然自谓已治已安。则祸患即已潜伏。不可不惧也。虽移风易俗。不能责效于旦夕。但及今不讲。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狃于便安。因循怠忽。上何以仰承谟烈。下何以垂裕后昆乎。易曰、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我君臣其共勉之。

    ○又谕军机大臣等。朕闻得广东潮州府属地方。今夏收成仅有五六分。米价昂贵。民食未免艰难。可即传谕王安国。或应减价平粜。或应酌量借给。务使贫民不致乏食。令伊速行办理。

    ○予故正白旗蒙古副都统马什塔、半葬、祭如例。

    ○陕西巡抚张楷疏报、雍正十三年、垦水田地一亩。旱沙、山、地一顷十一亩有奇。

    ○壬申。孝懿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大学士等议覆、直隶总督孙嘉淦奏称、辅国公齐努浑等、将王岐圈禁勒索。请将王岐等作为开户。或编入内务府当差。毋令齐努浑等肆其陵虐。查王岐业经刑部审明。实系齐努浑之庄头。冒入民籍。岂可因其告訏。即令开户。以长刁风。应将该督所奏毋庸议。得旨。王岐明系投充庄头。作为开户。固属不可。入于内务府当差。亦不可。齐努浑曾将王岐圈禁年余。其暴戾可知。未便仍行给与王岐一户。著赏给怡亲王。

    ○户部议覆、陕西巡抚张楷奏称。陕省荒地。应行开垦。并酌议招垦事宜。一、商州及所属地方。尚有未垦荒地三万余亩。现令地方官确查。开明亩数四至。官为插标招垦。无主之地。即给垦户为业。其有主而自认无力开垦者。定价招垦。给照为业。一、隙地多在山石榛莽中。凡零星地土。在五亩以下。不成丘段者。永免升科。一、本地人力无余。其邻近无业之人。亦听开垦。应将认垦之人。著落土著识认。移关原籍邻户保结到日、准其给照。即编入土著保甲之内。令该管保长等查察。如有赌窃为匪。禀官究治。一、平衍易收之地。每一壮丁。限以五十亩为率。山冈沙石难收之地。每一壮丁。限以百亩为率。有父子兄弟俱系壮丁者。酌量加增。一、荒地全无土产者。应查出开垦。其有民人现在割漆砍竹。及采取构皮木耳等项者。听民自便。地方官不得强令垦种。亦不得以现获微利。勒报升科。一、此项地亩。实力招徕。渐次开辟。毋庸定以议叙议处之额限。应如所请。从之。

    ○以广东惠州协副将黄贵、为福建汀州镇总兵。

    ○癸酉。上御勤政殿听政。

    ○谕、嗣后考试官员试卷。著于弥封姓名下。注明某省人。

    ○户部议准、河东盐政博启图奏请、于乾隆六年、余引十万道外。再添给十四万道。接济民食。从之。

    ○又议准、云南总督兼巡抚庆复奏称、滇省每年搭解停铸京钱。原用铜一百八十九万一千四百四十斤。照依额铜之例。作为四运。每运委佐杂一员。赴永宁领铜。尾同运解额铜之员。押至汉口。即换装站船。湖广等省。委员协运。其佐杂养廉。并陆路脚价银。悉照办运额铜之例支给。从之。

    ○以故奉恩辅国公璐达之子麟魁。袭爵。

    ○以太仆寺卿钱陈群。为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以太常寺少卿霍备、为右通政。

    ○以江南寿春镇总兵吴进义、为江南提督。

    ○甲戌。谕、同学健现在出差。刑部侍郎事务。著杨嗣璟暂行兼理。俟周学健回京之日、仍著伊兼办。

    ○户部议覆、署湖南巡抚许容奏称。乾州、凤凰、永绥、三厅。俱系新辟苗疆。在万山之中。产谷有限。其赴仓籴买。类皆踰山越岭。跋涉往回。籴谷一斗。所减不满三厘。请嗣后丰年平粜。听其照市价随时酌减。仍与以限制。凤厅每谷一石。不得过八分之数。乾厅之谷。每石亦不得过五分。绥厅之米。每石亦不得过一钱。臣部以减价过多。秋成不敷买补。必致帑项有亏。且恐奸户开囤积之端。州县滋冒销之弊。于民食亦无裨益。应毋庸议。得旨。照该抚所请。

    ○又议覆、给事中朱凤英奏请、各省积贮事宜案内。将采买常平仓粮运脚、照例开销、一摺。嗣后各省采买拨运常平米谷。除收捐折色。买补本色者。原议照捐折定价。尽数买补。毋庸另开运费外。其春间出粜。秋成仍动本款买补者。照例于籴买赢。余项下开销。至赈济缺额。酌动另买补。及本地仓粮、协拨邻省者。应于耗羡存公项下。动支报销。倘有不敷。准于正项银内。奏明动用。其一应脚价多寡。应行令各直省督抚、详细区别。酌定成规。从之。

    ○刑部等衙门议覆、川陕总督尹继善奏称、嗣后安西回民一切命盗等案。仿照榆林、宁夏、口外蒙古之例办理。如两造俱系回民。应令扎萨克公、将人犯拘交办理夷情之部郎查审。径报理藩院完结。若民人与回民交涉之案。则令安西同知会同部郎。审拟详报。均由安西道核审。转移臬司。详请咨题完结。其承审限期。准于正限外各展恨两个月。应如所请。至安西地方属卫所者。应以卫所为专管。该同知为兼辖。不属卫所者。即以该同知为专管。均以安西镇道为统辖。照例分别承督职名。再扎萨克公拘交之回民。责令于限内获解。如托故挨延。将该管扎萨克公额敏和卓等。及承缉督缉之员职名报部。照例分别议处。地方民员。免其查参。从之。

    ○以翰林院侍讲张鹏翀、为河南乡试正考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钱度、为副考官。翰林院编修万年茂、为山东乡试正考官。周煌、为副考官。吏部駗封司郎中黄□王□(火□又)□、为山西乡试正考官。翰林院检讨阮学浩、为副考官。

    ○缓徵陕西咸宁、长安、渭南、咸阳、兴平、盩厔、鄠县、郿县、华州、武功、等十州县。乾隆五年水灾额赋。

    ○丙子。上还宫。

    ○谕总管太监。著总管李英、谢成、严谕跟随出外各处太监。不许肆行跑马。若似从前魏珠、于锦、跑马射箭。断乎不可。如有此等事。惟汝二人是问。

    ○户部议准、署广西巡抚杨杨锡绂疏称、新设凌云、天保、二县。地处烟瘴。政务殷繁。各给养廉银八百两。从之。

    ○刑部等衙门议。参革山西布政使萨哈谅婪收加平、勒索属员、纵容家人不法、一案。准钦差吏部右侍郎杨嗣璟等、将萨哈谅拟绞监候。查例内。多收税银入己。以监守自盗论。又例内、侵盗钱粮一千两以上。拟斩监候。应将萨哈谅从重改拟斩监候。原任巡抚石麟、不行访察题参。降三级调用。系革职留任之员。无级可降。应革任。又刑部侍郎钟保议、萨哈谅贪婪已极。仅拟斩监候。尚不足蔽辜。应改拟为绞立决。得旨。依前议。萨哈谅依拟应斩。著解部监候秋后处决。石麟著革任。余依议。

    ○丁丑。中元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上诣奉先殿。大高殿、行礼。

    ○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喀尔喀副将军扎萨克图汗格勒克雅木丕勒故。赐祭如例。并赏办丧银一千两。

    ○添建直隶马兰镇黄崖关。桃木岭、连院墙、等处兵丁营房。

    卷之一百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