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五十八

    卷之一百五十八 (第2/3页)

。嗣后遇达赖喇嘛年班。著仍遣副使同来。班禅厄尔德呢呼毕尔罕遣使年班。颇罗鼐不必遣使为副。

    ○是日起。上以祈谷于上帝。斋戒三日。

    ○己巳。实授协领沈之仁、为福州左翼副都统。

    ○庚午。和硕庄亲王允禄等奏。乾隆六年。十二月二十日。奉上谕。常朝乐章。每月各以其律其吕为宫。坛庙朝会。尔等俱经议奏其大略。俟朕细加审详。另降谕旨。至皇太后升座还宫乐章。应用何律何吕之处。尔等未经议及。理合考古准今。求其至是。拟议奏闻。候朕酌定。伏惟十二律吕。皆生于黄钟。故黄钟为声气之元。但黄钟既专用于南郊。以尊上帝。自不便拟用。且律协于乾。吕协于坤。坤元允宜用吕。惟大吕为黄钟之吕。恭拟皇太后乐。以大吕为宫。又按礼记曰。天子日也。后月也。酉为月之正位。谨援礼记之义。恭拟皇后乐。以南吕为宫。又和硕履亲王允祹奏。在馆诸臣。所谓皇太后乐。以大吕为宫。臣愚以为大吕南吕。并是阴吕。有所未便。皇上曾有凡庆贺大典。皇太后宫庆贺。应用阳律之旨。敬惟皇上万寿圣节。在八月。如八月常朝。自当用八月之吕。至于万寿庆贺大典。似应仍用阳律。查旧制。一切大典。俱以黄钟为宫。恭请仍循旧制。皇上冬至、元旦、万寿、三大节。并以黄钟为宫。皇太后。皇后。三大节。亦仍循旧制。并以黄钟为宫。得旨。万寿节。履亲王所议是。余著画一定议具奏。

    ○又奏。乾隆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奉上谕。冬至以黄钟为宫。倍夷则为羽之说甚合。至社稷坛、与方泽同之处。方泽用蕤宾之吕为林钟。尚可。朕意社稷究不可同。或亦同文庙春秋分用夹钟南吕之处。一并再议。又帝王庙。春用夹钟亦妥。秋祭以九月。或用无射。或仍用南吕之处。再议。查古制。祀天曰郊。祭地曰社。社之文与郊对。犹地之文与天对也。凡经文举地示后土者。即不别言祭社。举祭社者。即不别言祭地示。周礼。大宗伯大司乐典瑞。戴记月令。郊特牲。礼运。中庸篇。并可证据。自汉匡衡始建议别为北郊。遂析社与方泽之祭为二。后世因之。而社稷降为中祀矣。臣等前议。谓社亦地也。宜用林钟。仰蒙圣训。谓与祭地宜有分别。伏思社稷典礼。既不与方泽齐等。乐章自应不同于地。圣训周详。尤宜遵改。查社稷坛祭、以春秋二仲月之上戊。宜以夹钟南吕为宫。至历代帝王庙。大清会典开载。并以二月八日致祭。然每年多有用三九月者。咨查礼部、太常寺、钦天监、乃据选择通书。称系清明霜降前。择古致祭。盖二八月祀典甚多。次第举行。此则排至末后。查未届清明霜降。仍是夹钟南吕。似未便以时日在三九月。而即用姑洗无射也。仍请照前议。亦以夹钟南吕为宫。得旨。依议。

    ○大学士鄂尔泰等议覆。将军补熙奏称。自杀虎口、距额尔德尼昭。相隔三千余里。倘经调动。适值青草畅茂之时。沿途歇养马驼。必须二十余日始到。虽有备派兵丁。恐不能应期而至。恳赏价、先于额尔德尼昭沿途地方。置备马驼听用。查现在喀尔喀四部落所存余驼、二万七千余只。马、三万四千余匹。内地扎萨克哲里木等处、五盟长所存驼、一千余只。马、二万五千余匹。无须另行置买。而此项兵丁。与克期起行者不同。调聚日久。必致伤损。若届期备办。又恐赶送不及。应令额驸策凌等。由该处探贼消息。将喀尔喀等部落所存马驼。就近豫备。俟补熙兵到时。酌量拨补更换。又奏称。绥远城右卫两处。所存子母炮四十八位。向无驮驼。遇有调遣。运炮维艰。请陆续买驼备用。查现在右卫兵三千五百余名。马三千五百余匹。驼一千七百余只。绥远城兵三千九百名。马三千九百匹。驼九百九十余只。合计两处。共马七千四百余匹。驼二千六百余只。所有此项备派兵二千名。如有调用。约计每人给马三匹。两人合给驼一只。惟需马六千匹。驼一千只。尚余马一千四百余匹。驼一千六百余只。炮位即拨余驼九十六只驮往。又奏称。蒙古地方用兵。棉甲最为有益。本处惟自热河拨来兵一千名。携有棉甲。恳再赏给棉甲三千副。令绥远右卫兵丁备贮。查现在军营收存备用军器内。有棉甲二千副。补熙既称棉甲有益。兵行时请免其携带铁甲。即将备用棉甲一千副。令其携往。抵军营后。无甲兵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